劉鳳娟
靜脈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護理觀察分析
劉鳳娟
目的探討在急性心肌梗死臨床治療中采用靜脈溶栓治療方法的臨床護理效果。方法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進行靜脈溶栓治療,并給予患者心理護理、溶栓前、溶栓治療過程中以及溶栓治療后的護理,觀察效果。結果在靜脈溶栓治療和護理后,冠狀動脈再通患者114例,占比76.0%;梗死復發患者15例,占比10.0%;出血患者12例,占比8.0%;死亡患者9例,占比6.0%。結論在急性心肌梗死臨床治療中,靜脈溶栓治療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且護理人員的護理干預措施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急性心肌梗死;臨床護理;靜脈溶栓
作為心血管內科一種常見的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具有發病急、病情重和病死率高等特點[1]。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地提高。但是,由于飲食和情緒控制等方面的不足,我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發病率也不斷上升。溶栓治療作為當前一種廣泛的應用方法,其在改善患者心肌缺血和缺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當然,靜脈溶栓治療效果的提高也不能離開護理人員有效的護理措施。本次隨機選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0例作為研究對象,現將在急性心肌梗死臨床治療中采用靜脈溶栓治療方法的臨床護理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82例,女68例,患者年齡30~78歲,平均年齡(45.8±10.7)歲,發病至治療時間6~24 h。經臨床診斷、血常規和心電圖等相關檢查,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臨床診斷標準[2]。其中,急性心肌梗死部位在前壁的患者有54例,在上壁的患者有47例,在下壁的患者有49例。
1.2 治療方法 將溶有150萬U尿激酶(煙臺北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4848)的100ml生理鹽水給予患者靜脈滴注30min。在溶栓完成后的12 h內給予患者100 U/kg低分子肝素鈉(Aventis Intercontinental;批準文號X20000390)臍周皮下注射,連續治療1周。
1.3 護理方法
1.3.1 心理護理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發病突然、致殘率和致死亡率較高的特點,故患者時常會出現憂郁、恐懼、焦慮不安等不良情緒。因此,在患者入院之初,護理人員應掌握患者的基本資料,積極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患者的病情、急性心肌梗死相關知識、靜脈溶栓治療的治療方法和治療效果等,仔細回答患者及其家屬的疑問,以有效獲取患者的信任,降低患者不良情緒發生的幾率,提高患者的治療勇氣和信心,從而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促進患者身體的恢復。
1.3.2 溶栓治療前護理 在溶栓治療前,為減少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產生的不適感,護理人員應做好監護室醫療設備的準備工作,并確保室內環境的各項指標控制在適當的范圍內。為避免患者發生感染,護理人員應保證患者所處環境的絕對清潔,并做好醫療設備的消毒工作。此外,除給予患者常規心電監護和高流量供氧外,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在病房中要絕對的臥床休息,做好心電監護儀的連接工作,密切觀察儀器設備的運行狀況,并準確記錄現實的變化結果。
1.3.3 溶栓治療過程中護理 在溶栓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密切監測患者的臨床癥狀、心電圖、體征和呼吸等變化情況,并認真記錄患者的實際變化情況。
1.3.4 溶栓后護理 在溶栓后,護理人員應盡量減少注射治療,降低患者的依賴性。若患者穿刺點有出血癥狀發生,護理人員應協助醫師進行必要的處理。
1.4 療效判定標準 ①在溶栓治療2 h內,患者心電圖ST段的導聯迅速回降>50%;②在溶栓治療3 h內,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消失或得到顯著轉變;③在發病6 h內,患者肌酸激酶提前出現酶峰,或在發病14 h內,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提前出現酶峰。若患者符合上述至少兩項的判定標準,則均可將其認定為冠狀動脈再通。
在靜脈溶栓治療和護理后,冠狀動脈再通患者114例,占比76.0%;梗死復發患者15例,占比10.0%;出血患者12例,占比8.0%;死亡患者9例,占比6.0%。
急性心肌梗死作為一種常見的急危重癥,其病理是因冠狀動脈發生栓塞,血液無法流通,造成心肌缺血[3],主要臨床表現為休克、心律失常、心絞痛、心力衰竭和持續胸痛等,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就目前來講,急性心肌梗死的致病因素主要包括暴飲暴食、過度勞累、過度飲酒、情緒激動和大便秘結等[4]。所謂溶栓治療法,指的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病早期,護理人員通過給予患者溶解血栓作用的藥物,進而打通患者的冠狀動脈,從而促進患者心肌供血重新恢復[5]。在臨床治療中,由于給藥途徑不同,溶栓治療也主要有兩種方法,即冠狀動脈溶栓和靜脈溶栓。其中,作為一種較為有效的治療方法,冠狀動脈溶栓的操作方法是通過在冠狀動脈中插入導管進行尿激酶注射實現血栓溶解的[6-8]。雖然該種方法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可能會延誤治療時間。然而,靜脈內溶栓不僅能夠縮短治療時間,避免插管操作給患者帶來的痛苦,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并發癥發生率,還具有操作簡單等優勢,現已在臨床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除此之外,護理人員在治療中所采取的護理干預措施也十分重要,對于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的改善均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隨機選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析急性心肌梗死臨床治療中采用靜脈溶栓治療方法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顯示,在靜脈溶栓治療和護理后,冠狀動脈再通患者114例,占比76.0%;梗死復發患者15例,占比10.0%;出血患者12例,占比8.0%;死亡患者9例,占比6.0%。由此可知,靜脈溶栓治療與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臨床治療中具有重要的應用意義。
綜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臨床治療中,護理人員的護理干預措施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不僅能夠幫助患者樹立良好的治療信心,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還有助于提高患者病變冠狀動脈的再通率,降低臨床致殘率和病死率。因此,靜脈溶栓護理措施值得推廣應用。
[1]卞美娟.靜脈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護理分析.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4(6):66-68.
[2]錢波.急性心肌梗死靜脈溶栓治療患者的臨床護理分析.中國醫藥指南,2016(23):267-268.
[3]崔換英.靜脈溶栓治療急性心肌梗死87例臨床觀察及護理體會.中國實用醫藥,2012,7(4):241-242.
[4]陳恒.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靜脈溶栓臨床護理觀察.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22):170-171.
[5]夏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靜脈溶栓治療的臨床護理分析.求醫問藥(下半月),2011,9(4):93-94.
[6]李新霞,羅瓊,肖亞紅,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靜脈溶栓后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干預.實用預防醫學,2012,19(1):146-147.
[7]陳麗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靜脈溶栓的觀察和護理.中外醫學研究,2012,10(21):88-89.
[8]彭朝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靜脈溶栓期的臨床特點及護理.當代護士旬刊,2011,9(3):46-4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1.100
2016-10-17]
112499 遼寧省鐵嶺市西豐縣第一醫院心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