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虎(寧安市人民醫院,黑龍江 寧安 157499)
?
負壓封閉引流術治療四肢骨折合并嚴重軟組織損傷的臨床研究
尹 虎
(寧安市人民醫院,黑龍江 寧安 157499)
【摘要】目的 探究負壓封閉引流術治療四肢骨折合并嚴重軟組織損傷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寧安市人民醫院2014年3月至2015 年3月收治的四肢骨折合并嚴重軟組織損傷患者60例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常規組,每組各30例。實驗組給予負壓封閉引流術(VSD)治療,常規組給予常規換藥、放置引流條治療,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 實驗組的總治愈率為96.67% (29/30),常規組的總治愈率為66.67%(20/30),兩組之間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四肢骨折合并嚴重軟組織損傷患者給予負壓封閉引流術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患者換藥次數少,治愈率高,操作方法簡單易行,值得臨床上進一步推廣并應用。
【關鍵詞】負壓封閉引流術;四肢骨折合并嚴重軟組織損傷;治療;臨床療效
本次研究主要對四肢骨折合并嚴重軟組織損傷患者給予負壓封閉引流術進行臨床治療,以判斷其臨床療效,現將相關資料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四肢骨折合并嚴重軟組織損傷患者60例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男36例,女24例,年齡13~75歲,平均(44.2±2.9)歲;致病原因包括:38例壓砸傷,10例高處墜落傷,12例車禍傷;11例粉碎性骨折,23例橫斷型骨折,18例長斜型骨折,8例螺旋型骨折[1]。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常規組,每組各30例,比較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兩組之間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清創治療,將創面異物及壞死組織適度清除,對骨折部位進行固定。常規組患者給予常規換藥,放置引流條或者引流管后再行包扎。實驗組患者給予負壓封閉引流術(VSD)治療,對創面進行覆蓋,將1塊聚乙烯海藻鹽泡沫材料插入引流管中,將引流管合并為一處,后使用半透明薄膜對創面進行封閉,保持48 h的負壓吸引,然后再行間斷式或持續吸引[2]。
1.3 療效判定標準。痊愈:創面在治療后的3周之內完全愈合,無需換藥;有效:創面愈合效果良好,創口面積顯著減小,分泌物有效減少,出現新的肉芽組織;無效:創面未愈合,產生較多的分泌物,未出現新的肉芽組織。
1.4 統計學分析:將所有數據結果錄入到SPSS18.0軟件中,錄入過程中確保真實客觀,計數資料用百分比、率表示,卡方檢驗比較,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t檢驗比較。以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與常規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具有差異,數據之間具有差異性。
經過為期3周的治療后,實驗組的總治愈率為96.67%(29/30),常規組的總治愈率為66.67%(20/30),兩組之間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目前,VSD技術已在外科各類疾病治療中廣泛應用,臨床使用特點包括:①有效改善患者局部血流供應狀態,促進蛋白合成,加快肉芽生長速度,加快創面愈合時間;②該項技術密封性能較優,可以及時將外部致病菌阻滯,減少病毒感染發生率;③引流效果較好,與傳統引流技術相比效果顯著,可以將患者滲出液體與壞死組織及時排出;④能夠有效激活患者局部損傷部位明膠酶活性,加快創面恢復,尤其是慢性創面的愈合等;⑤可以有效降低創面四周毛細血管壁的通透性,降低創面水腫發生率等[3]。
傳統敷料包括生物敷料、合成敷料等,且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改進,創面敷料種類逐漸增多,每種敷料的優缺點各不相同。但從發展趨勢來看,生物合成敷料可能會將傳統敷料取代,早期觀點認為,創口干燥可以加快愈合并防止感染,但是就近幾年來的臨床研究證實,創面在相對濕潤的條件下愈合速度更快,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逐步發展,生物敷料在創傷性外科疾病中的作用會越來越重要。
據相關文獻報道[4],本次研究中采用的常規治療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點,如進行臨床治療時創面暴露的時間較長,治療后進行引流操作時有一定的阻力,導致可能引發創口感染,出現骨髓炎等疾病,并且對已經受損的軟組織后期恢復不利。而VSD治療方式對此類疾病患者中的臨床應用越來越頻繁,可以根據患者創面的受損情況給予有效的清理。近幾年來,該類治療方式已廣泛應用于骨科、普外科等疾病治療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5]。
本次研究表明,負壓封閉引流術治療的實驗組的總治愈率為96.67%,而采用常規換藥、放置引流條治療的常規組的總治愈率為66.67%,二者之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說明了VSD治療方法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對四肢骨折合并嚴重軟組織損傷患者給予負壓封閉引流術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患者換藥次數少,愈合率高,方法簡單易行,值得臨床上進一步推廣并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耿明,李浩瑜.負壓封閉引流術治療四肢骨折合并嚴重軟組織損傷的臨床療效觀察[J].河北醫學,2013,19(5):713-715.
[2] 童偉林,唐芙蓉,項舟,等.負壓封閉引流術治療四肢骨折合并嚴重軟組織損傷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29):62-67.
[3] 霍強.負壓封閉引流術治療四肢骨折合并嚴重軟組織損傷63例臨床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4,30(8):43-44.
[4] 曹發奇,劉國輝,楊述華,等.封閉負壓引流術治療骨筋膜室綜合征[J].臨床外科雜志,2010,18(9):632-633.
[5] 李繞仙,江珉,馬瑩婕,等.負壓封閉引流術結合外固定架治療高能量四肢損傷的護理[J].西南國防醫藥,2011,21(6):645-646.
中圖分類號:R68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6-00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