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棟(牡丹江市腫瘤醫院,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
?
同期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術治療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的臨床價值評析
張文棟
(牡丹江市腫瘤醫院,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
【摘要】目的 分析同期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術治療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0例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均采取同期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術治療。結果 本組患者均完成手術。膀胱腫瘤復發3例,由于膀胱癌轉移死亡1例。術前IPSS評分為(24.22±3.45)分,術后為(3.12±0.34)分,手術前后明顯改善(P<0.05)。結論 對于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采取同期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術治療,效果明顯,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等離子電切術;膀胱癌;前列腺增生
臨床中,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與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術是治療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標準術式。目前,能否采取同期經尿道前列腺加膀胱腫瘤電切術,仍然存在一定的爭議[1-2]。本文主要分析同期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術治療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臨床療效,效果顯著,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從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200例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年齡為57~82歲,平均為(68.32±10.23)歲;腫瘤直徑為0.4~3.1 cm,平均為(1.34±0.33)cm;20例無蒂,180例有蒂;其中50例體檢顯示膀胱占位,150例肉眼血尿。40例膀胱腫瘤多發,其中19例腫瘤位于側壁與前壁,21例腫瘤位于三角區;160例膀胱腫瘤單發,其中42例膀胱三角區,38例膀胱后壁,43例膀胱側壁,37例膀胱前壁。術前采取組織活檢或者是膀胱鏡檢查,通過病理證實膀胱移行細胞癌。臨床分期:55例T2,60例T1,45例Ta2。伴尿路梗阻,病程為0.5~5年,平均為(2.56±0.34)年。通過B超對前列腺重量進行測定,36~75 g,平均為(55.23±10.23)g。合并癥:22例腎功能損傷,30例尿路感染,35例糖尿病,20例心肺疾病。
1.2 方法:本組患者均采取同期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術治療,術前伴糖尿病者,給予降糖治療,伴尿路感染控制感染,伴心肺腎疾病患者行功能改善。應用等離子雙極電切系統(英國 Gyrus 公司),360°旋轉連續沖洗式F27鏡鞘,30°觀察鏡,電切輸出功率與電凝功率分別為160、80 W,沖洗液使用生理鹽水,灌注壓力為60 cm H2O。連續硬膜外麻醉,取患者截石位,電切鏡經尿道置入,對其尿道括約肌、雙輸尿管開口等情況進行觀察,了解患者腫瘤位置、大小和輸尿管開口之間的關系。首先采取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術,將腫瘤與其基底周圍2 cm膀胱黏膜切除,深至肌層,在止血以后,使用ELLIK將腫瘤組織碎片沖吸出來,送檢。然后采取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行分區切除,在6處切一標志溝達包膜止于精阜,將左右兩側葉分別切除,再將12點處頂部前列腺組織切除,最后將前列腺尖部與頸口切除,止血,使用ELLIK將前列腺碎塊吸出。觀察患者膀胱,防止腫瘤遺留,將F20或者是F22氣囊導尿管留置。術后1~3 d使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硬膜外鎮痛泵留置,持續48 h鎮痛。術后1周,使用40 mL注射用水加30 mg吡柔比星進行膀胱灌注,持續灌注6次,之后1次/月,持續灌注6次,定期復查。
1.3 統計學分析:統計分析數據采用 SPSS 14.0 軟件,計數資料χ2檢驗,百分數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s)表示,P<0.05,有統計學意義。
本組患者均完成手術,手術時間為51~111 min,平均為(83.24± 10.34)min。術后,隨訪190例,失訪10例,隨訪時間為2~30個月,平均為(16.33±2.33)個月。膀胱腫瘤復發3例,無尿道腫瘤種植與前列腺窩發生;由于膀胱癌轉移死亡1例。術前IPSS(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評分為(24.22±3.45)分,術后為(3.12±0.34)分,手術前后IPSS評分明顯改善,t=27.219,P<0.05,有統計學意義。
在尿路上皮腫瘤中,膀胱癌是較為常見腫瘤,其中合并前列增生約占7.5%,目前對于同期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術治療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仍存在爭議[3]。由前列腺增生所造成的尿路梗阻是引發膀胱腫瘤的重要因素,使得尿中致癌物質長時間接觸膀胱黏膜,增加發生膀胱癌的危險性。同時尿路梗阻容易導致膀胱結石與尿路感染,受到刺激誘發癌前病變,甚至發展為腺癌、鱗癌。所以,對于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要注意膀胱腫瘤、前列腺增生的治療,解除梗阻減少腫瘤復發。等離子雙極電切系統組成包含回路電極與工作電極,兩個電極在經過高頻電流過程中激發生理鹽水產生動態等離子體,打碎組織中有機分子鍵,分解生物大分子,使得接觸組織產生汽化。采取前列腺電切以后,腺窩表面形成焦痂,使其無血液供應,腫瘤細胞無法黏附種植。行等離子切割,其組織表面溫度能達到40~70 ℃,并且熱穿透深度比較淺,不會對陰莖神經與閉孔神經造成損傷,避免發生性功能障礙與閉孔神經反射。此外,由于增生前列腺組織與前列腺包膜阻抗差異,在電切環接觸包膜時,會降低等離子體切除效果,需注意避免包膜切穿,確保手術安全性。本組患者均完成手術,術前IPSS評分為(24.22±3.45)分,術后為(3.12±0.34)分,手術前后明顯改善(P<0.05)。這說明對于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采取同期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術治療,效果明顯,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碧君,單熾昌,王在盛,等.同期經尿道電切術治療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臨床分析[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1,5(2):133-136.
[2] 王文軍,高光霞.經尿道同期電切加電汽化治療膀胱癌并前列腺增生[J].中華全科醫學,2010,12(5):156-158.
[3] 袁其華,馮秀麗.同期行經尿道電切術治療膀胱癌并前列腺增生33例臨床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2011,11(8):109-113.
中圖分類號:R737.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6-01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