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呷爾金
摘 要:教學評價作為初中語文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學生和教師成長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實施和進一步深入,初中語文教學評價漸漸受到重視。如何有效落實初中語文教學評價,提高教學效率已成為廣大初中語文教師不斷探究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語文;評價;策略;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2-347-01
新課程強調要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不斷提高和課程不斷發展的評價體系,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更關注個體的進步和多方面發展潛能。探索嘗試新的初中語文教學評價策略勢在必行。本文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從初中語文教學評價的概念和作用出發,分析了初中語文教學評價的誤區,并指出了幾點評價策略,在此和廣大同仁交流探討。
一、初中語文教學評價概述及作用分析
所謂的初中語文教學評價,指的就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有效的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并為教學決策服務的活動,它是對教學活動現實的或潛在的價值做出判斷的過程。初中語文教學評價一般包括對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教學環境、教學管理諸因素的評價,但主要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和教師教學工作過程的評價。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學評價的內容多以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態度、策略等方面的發展做出評價為主,其目的是激勵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培養合作精神。對于初中語文教學評價的作用來說,其主要還是歸于診斷作用、激勵作用、調節作用和教學作用,如果教師能有效的實施好評價策略,那么,評價會更好地幫助教師及時向學生反饋信息,使他們能更好地學習或進行自我反思,從而促使學生學習不斷進步,教學效率不斷提高。
二、初中語文教學評價存在的誤區分析
自新課程改革以來,我們的初中語文教學評價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無論是教師的評價觀念還是教師的評價方式都有了明顯的轉變和提高。但是,由于課程改革推行不久,傳統的評價觀念和方式又根深蒂固,雖然課程改革一再強調,但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教學評價依然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和不足。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首先,教師還是無法完全拋開學生“分”的因素對學生進行評價。當前,很多教師還是以學生的考試成績為評價標準,將學生進行等級劃分,分數高的學生在老師眼里成了“完人”, 分數低的學生永遠受到老師的歧視,教學評價無法落在實處。其次,教師盲目的使用評價用語,誤導了學生想思維。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論學生回答是否恰當,不論提出什么質疑都口訣似的贊揚:“你真棒!”“真有見解!”……不當的評價不僅激發不了學生的思維,反而誤導了學生的學習思維。最后,盲目的追求新穎,違背語文教學宗旨。一些教師為了追趕時髦,響應課程改革的號召,不管情境、不管內容、不管需要一味地強調自主意識、合作精神、探究能力。因此,教學中都盲目的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在學習文章時讓每個學生自選喜歡的段落學習,不管學生的學習成果如何,一堂課都以點評幾個學生的學習成果草草結束,形式主義的評價使得教學違背了最初的宗旨,無法達到教學的要求。
三、合理運用評價策略,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學生收獲知識、提高能力,初中語文教學評價的最終目的也是如此,都是為促使學生不斷的、有效的學習而有效的去落實。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們,就應充分的明確評價的目標和最終歸宿,積極的去學習課程改革指導的評價理念和評價方式,積極轉變評價觀念,合理有效的運用評價策略,認真落實教學評價,充分發揮教學評價的作用,不斷的去引導學生學習,促使教學效率不斷提高。就初中語文教學評價策略來說,教學中,我們應做到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相對性評價、絕對性評價等多種類型相結合。評價時,應充分明確多次評價的目的和評價對象,以解決評價的方向性問題;明確每次評價的內容,評價的具體目標;明確為評價而準備的條件,對評價資料進行客觀、科學的判斷。在評價的主體上,多強調學生的自評;在評價功能上,多注重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在評價類型上,多重視實施形成性評價;在評價方法上,多采用相對評價法。這樣,在遵循教學宗旨的基礎上,充分運用評價的策略、手段,對學生進行多元化評價,及時的進行反思,我們的教學評價才能落在實處,才能對學生的有效學習和教學效率的提高發揮應有的作用。
四、初中語文教學評價應遵循的幾個基本原則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無規矩不成方圓。”新時代下的初中語文教學評價,不是教師想怎樣開展就怎樣開展,想怎樣評價就怎樣評價的,它需要遵循一定的評價原則,只有如此,教學評價的作用才能更好的發揮。就初中語文教學評價原則來說,其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則:首先,導向性原則:通過評價標準的制定和評價結果的運用,使被評價者向標準靠攏。其次,科學性原則:評價標準既要反映教育教學的一般規律,又要反映語文課堂教學的規律、特點以及當前語文教改的趨勢,突出語文課堂教學的本質特征。此外還有全面性原則、可行性原則、客觀性原則、發展性原則等諸多原則,都需要我們教師在實際的評價中一一的去落實,促使教學效率不斷提高。
總結:初中語文教學評價改革正處在如履薄冰的探索之中,無論如何,我們作為教師的都應多一份喜愛,少一點厭惡,積極的去探索評價的方式方法,不斷開拓評價的途徑,培養出個性化的學生,培養出會思考、懂得學習的學生。
參考文獻:
[1] 郭武江.科學實施教學評價提高學生語文素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
[2] 劉智瑜.對初中語文教學評價的認識[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