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家旺
(國網湖南省電力公司道縣供電公司 湖南永州 425300)
如何推動縣級供電企業管理提升
廖家旺
(國網湖南省電力公司道縣供電公司 湖南永州 425300)
近年來,縣級供電企業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本文對加強縣級供電企業管理的必要性進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具體的管理措施。
縣級;供電企業;管理
縣供電企業管理過程中,需要自我剖析、查找問題,對癥下藥、整改消缺,實現了縣供電企業管理的提升。社會發展對于供電企業的管理要求更加嚴格,因此,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加強體系建設,實現管理規范化、流程化,提升服務質量。
實施縣級供電企業管理提升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三方面。①服務黨和國家大局: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目標,工作重點、難點在農村,這為直接服務“三農”的縣級供電企業帶來新的更大考驗。縣級供電企業是我國電網公司的基層組織,是組織架構的重要環節,是履行“四個服務”宗旨的前沿陣地。從縣級供電企業現有的供電服務能力看,服務這一宏偉目標仍有較大差距。②企業應對復雜的內外部環境:縣級供電企業數量大、體制多樣、隊伍龐大、員工身份復雜、軟硬件基礎差、供電區域廣、服務客戶多、發生問題的風險高。近期隨著內外部環境變化,若不及時應對,有可能集中爆發。③企業內部發展管理:縣域電網結構依然相對薄弱,設備健康水平、技術含量、自動化程度亟待提高,供電“卡脖子”、可靠性低、電能質量差等突出矛盾仍未得到全面解決。縣級供電企業營銷服務手段、信息化建設水平、人員隊伍素質等方面也明顯落后于城市供電企業。
3.1 加強縣級供電企業內部控制
加強內部控制首先要有一套完善的流程和制度并得以穩定的執行。縣級供電企業設計內部控制制度的過程中,應該重點放在營銷工程財務和物資等領域,并且以國家提出的內部控制規范體系為指導,同時嚴格遵循上級規章制度,通過執行標準全面梳理內部體系,結合自身的具體問題,營造有利于流程業務展開的操作實施細則,促進內部控制的實施和各業務管理環節相協調統一。通過內部控制與國家電網各局各司體系進行全面對接,形成事事有人管,辦事有標準的內控體系,從而形成相互制約的閉合循環。例如,在工程項目的控制上,應該由管理部門提出相應的建議書和可行性編制方案報告。重大工程應該實行集體審議通過。工程項目應該采用公開招標,依法進行評定定標工作,并接受相關部門的職能監督,強調造價管理,對于實施的過程應該實行嚴格的預算管理和監督,確保物資的采購符合設計標準和合同要求。同時,在竣工報告完成后應該及時組織相關單位進行施工的監理。
3.2 加強財務管理
在縣級供電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業務制定的過程中應該涵蓋全過程,按照預防為主的工作要求,加強對關鍵業務流程節點的控制,統一經濟業務的審核標準。做到及時審核,確保原始憑證的合法、準確、有效性,要把握好采購與付款、投資、籌資業務以及工程和固定資產核算、成本稅收和薪酬業務的審核關口,防止經營風險的發生。在業務活動的過程中會計主管應該堅持通過審查,原始憑證來反映真實合法的收支情況。通過簽字蓋章才能確認原始憑證的真實與否。縣級電力企業應該根據國家規定的支付結算辦法,強化銀行賬戶的管理,通過統一的使用、撤銷、授權印章的保管,嚴禁發票和印章歸一人管理,實行不相容,職務分離的原則。嚴格控制收支審批,限制控制資金的流入和流出,把收支審批點作為關鍵性步驟。在資金審批方面應該明確不同權限的人員具有不同的授權審批權。
3.3 提升供電服務質量
3.3.1 成立專門的電費管理中心
成立電費管理中心,用戶可以直接在平臺繳納電費,減少了中間環節。電費全部有電費管理中心的專用電費賬戶進行統一管理,這樣便于進行電費的核算、收回和賬務集中處理。電費管理中心的建立有效促進了電費抄核收的監督管理,使得抄核收工作更加規范化,將抄核收的職能分離,提高了電費的回收率,但是需要做好票據的管理工作。同時,可以借助電費管理中心對電費繳納以及用電信息進行分析,計算電費風險,有效防止用戶的惡意欠費等問題的發生。作為供電企業,也可以借助電費管理中心查詢信息,作為制定電費的回收指標。
3.3.2 規范電費抄表模式
在進行抄表工作時,電費回收是關鍵環節。在制定抄表技術時,需要對抄表人員、抄表周期、抄表工作量、抄表時間等進行綜合考量。在完成新用戶的用電計量設備安裝工作后,需要將客戶的信息及時輸錄。抄表人員在調節抄表段時,需要盡量避免對電費計算的干擾,保證抄表數據準確。
3.3.3 加強預收電費管理
對于信譽度低的客戶,供電企業需要安裝IC磁卡預付費電能表,客戶需要使用多少電量就繳納相應費用便可用電。與此同時,需要對控制裝置進行定期檢查,若發現裝置存在問題,需要及時檢修,避免用戶私自使用磁卡表進無電量不動作。
3.3.4 強化電費核算
很多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會忽略電費核算的工作重要性,因此需要加強電費的核算管理,對已經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近些年來,我國的用電量不斷增長,繳費方式不斷增加,為用戶提供了方便的同時,電費核算工作難度也有所提高。
所以在實際電費核算工作中,工作人員應該進行分工,各個工作人員分別負責,加強對核算工作的監督,及時發現問題,并尋求實施新的對策,使得電費核算工作越來越優化。
3.4 加強電力線路運檢
某縣總面積3.98萬km2,轄5鄉5鎮,1個國營農場,2個省級工業園區,總人口23.13萬,有97個行政村,353個農村自然村。公司在崗員工153人(其中長期96人),平均年齡44歲,由維、漢、回、滿、壯、苗等民族組成。公司下屬9個供電所,管轄10千伏線路87條,總長1839.355km,0.4kV臺區768個,低壓線路長度為1983.528km,營業戶數8.5萬戶。經過三年的努力,通過電壓檢測和分析,主要舉措和成效如下:
①加強了低電壓報修和投訴處理。該縣供電公司不斷完善農村供電所的報修管理制度,暢通農村用戶的投訴渠道,確保在接到用戶低電壓投訴后第一時間安排人員到達現場核實處理。對于不能現場解決的問題及時制定工作方案,妥善處理。②加大了對農網配電設備的巡檢力度。該縣供電公司開展了配變負荷測量和電壓測量,對重載的配電設備,故障率高的設備以及三相負荷不平衡的臺區,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治。及時調整配變分接頭和三相負荷不平衡度,2014年開展低壓接頭發熱整治專項工作,對疑似低電壓臺區開展整治普查,執行“每桿必登、每點必查”高標準,處理臺區線路發熱缺陷78處,有效杜絕低電壓情況發生。③加強電壓、無功監測管理。對局部重載地區、偏遠地區,安裝電壓監測裝置,重點開展監測分析和低電壓預控。對于無功容量不足或補償方式不合理的低電壓用戶,通過合理配置和優化無功裝置,動態補償予以改善。④強化低電壓監測預警。拓展用電集抄系統電壓監測功能,實現臺區重過載、低電壓、三相不平衡的實時監測,建立起覆蓋全公司5400個配電臺區的負荷監控體系,實時掌握臺區負荷熱點,動態監測變化異常臺區,執行“一般、嚴重、危急”三級預警機制。及時掌握用戶低電壓報修情況,落實專人開展現場實測,做到“當天報修、當天勘查、當天反饋”。
綜上所述,縣供電企業要堅持“改革創新、因地制宜、重點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原則,以解決電網與管理“兩頭薄弱”相關問題為目標,以深入推進“兩個轉變”為指引,以“三集五大”體系高效運轉為依托,建立管理提升長效機制,全面提升供電服務能力、工作質量和隊伍素質,實現縣供電企業和供電所管理水平躍上一個新的臺階。
[1]呂遠,武文.縣級供電企業管理提升工程實踐探討[J].中國科技博覽,2016(2):148.
[2]王玉強.淺析現階段如何加強縣級供電企業生產技術管理[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旬刊),2012(4):57~58.
[3]袁健,王琮.直管模式下縣級供電企業電價管理的實踐與探討[J].國網技術學院學報,2015(3):37~40.
F426
A
1004-7344(2016)25-0025-02
2016-8-21
廖家旺(1971-),男,本科,主要從事縣級供電企業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