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釗
(六盤水鐘山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貴州六盤水 553000)
煤礦機電管理中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王國釗
(六盤水鐘山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貴州六盤水 553000)
隨著煤炭經濟的快速發展,機電設備的應用廣泛,煤炭機電管理相應的也出現了許多問題。本文著重探討了煤礦機電管理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并有針對性的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措施,供同行參考。
煤礦機電;管理;問題
俗話說:“出煤不出煤,關鍵在機電。”由此可以看出,煤礦機電管理在煤炭業中起著極為關鍵作用。但是,煤礦機電系統又是一個較為龐大復雜的系統,煤炭生產企業中的煤炭開采、運輸、提升等環節都需要依靠機電設備以及機電人員來共同完成生產。同時,這個系統又涉及到礦井的安全生產和經濟效益,煤炭系統設備的好壞,人員素質的高低對我國煤礦在機電管理工作方面有著重要的影響力。有數據顯示,我國煤礦井下由于煤礦機電管理不善導致80%以上的電火花事故,其中由機電火花引起的瓦斯爆炸事故占40~45%,由此可以看出機電管理不善造成的機電事故隱患隨之相應增加。針對我國煤礦機電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研究、分析,指出不足,重視煤礦機電管理,提高煤礦機電管理的力度,充分的發揮管理的作用,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改進對策。
2.1 職工隊伍不穩定,業務素質低,培訓不到位
煤礦是高危艱苦行業,環境差、風險大,本來對于機電專業技術人員和熟練技術工人的吸引力就比較小,另外加上各種安全事故的頻出,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導致人員變動幅度比較大,這些造成礦井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不穩定;不僅如此,近年來,煤礦工人大部分以農民協議工、輪換工為主,文化業務素質不高,還有一些短時雇傭打工愛崗敬業精神差,不精心鉆研技術,導致人才匱乏,后勁不足;除此以外,煤炭企業的教育培訓機構方式落后、重視理論缺乏實踐、培訓走過場,教育形式單一,枯燥乏味等等原因導致培訓效果不明顯。
2.2 機電管理制度不健全,監察力度和深度不夠
機電管理包含很多方面,基本機電管理制度也有很多,但目前,機電管理部門往往容易忽視這些規章制度,將時間和精力重點投入到完成生產任務上,導致監察執行的力度和深度都不夠。就深度而言,煤炭企業中的煤炭機電管理工作只對機電設備存在的常見問題進行管理,未進行深入的、系統的、合理的管理。其具體表現在機電管理體系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相關方面上;在管理力度上,很多只是應對上級的檢查,流于形式,實際生產中根本無法得到落實,促使煤礦管理人員散漫,設備使用混亂,管理工作將無法有效的實施。
2.3 機電設備綜合管理不到位,使用不規范
機電設備的管理在機電管理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包括從設備選型、購置、驗收、試驗、安裝、維護、修理直到報廢的全過程。設備選型購置上由于出于追求經濟效益的考慮,不合格產品和假冒偽劣產品仍能入庫和使用;設備檢修質量不高,很多煤礦的機電設備老、舊、雜、帶病運轉,安全設施、保護裝置不全;超負荷使用煤炭機電和老化,煤礦還使用國家明令要淘汰的設備,設備更新不足,新度系數遠低于0.5的要求;不僅如此,在使用上,由于煤礦企業重生產輕機電,只要機電設備能運轉即可,盲目的連軸轉拼設備,超能力生產,野蠻使用設備,特別在生產任務吃緊時,機電設備檢修維修保養都不及時,最終導致設備出現更大的故障。
2.4 安全投入不足
部分礦井裝備投入極大不足,進而導致礦井主系統設備不可靠,安全設施不全、保護不全,系統不優化、能力不匹配。大修資金不到位,設備投入改造力度不大,設備新度系數低、隱患多。如:固定設備的電壓表、電流表、壓力表、真空表、安全閥未按規定定期效驗電氣設備過流保護整定過大;有的采用銅、鋁、鐵絲代替保險絲;局部接地極材質不符合要求;安裝不合格有的設備安全性能達不到標準要求,但仍沒有更新電氣設備。由于資金的短缺導致設備上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而正是這些問題導致煤礦生產的安全隱患大大增加。
煤礦機電管理中會出現的以上的一些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們需要認證分析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采取積極的措施,想出對策來應對這些問題。
3.1 采取措施穩定機電專業人才隊伍,強化培訓提高機電專業人員素質
企業的競爭最終是人才的競爭,因此要解決煤礦企業的管理問題,重要的是對人才的培養。企業要舍得人才投資,適當提高員工們的薪資待遇,要采取有效的激勵機制穩定機電專業人才隊伍。此外,還要強化培訓提高機電專業人員素質,通過變招工為招生,強制培訓在崗工人熟練掌握崗位操作技能,完善培訓師資、教學手段和培訓內容,改進培訓方法,只有具備掌握先進專業技術知識的人才,才能管好,用好、修好機電設備,也就才能發揮先進設備的優勢。
3.2 建全機電管理制度,強化機電安全監察,實行規范化管理
根據生產現場機電管理的實際情況,結合煤礦機電質量標準化標準建立基本的17種制度,制定切實可行的設備管理制度、防爆設備入井檢驗制度、設備包機制度、設備定期檢查檢修制度、各種安全裝置定期試驗制度和停送電制度。不僅制定制度,更重要的是要認真貫徹落實這些制度,考核到位,保持制度執行的剛性,強化執行力和兌現率。此外,還要對煤礦進行全面監察,要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方針,最終實行規范化管理。
3.3 落實包機制,適時對機電設備進行維護檢修,強化機電設備綜合管理
包機制是指對機電設備要有專門的負責人進行檢修保障設備的完好。加強在線監測,保證檢修質量,確保設備不帶病運行。強化設備基礎管理,嚴格執行設備全過程綜合管理秩序到正常化、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本著少投入,多技改的原則,加大更新改造的力度,確保機器設備符合科技保障、靈敏可靠的要求。
3.4 增加投入,不斷優化機電系統,提高裝備水平
增大裝備資金的投入力度,盡可能采用新技術、新裝備、新科學來改造傳統的設備,強勢推進礦井裝備的自動化,數字化進程;高度重視采區流動設備的升級換代,杜絕設備拼裝、改裝、湊合用現象,老化該報廢停用的堅決不再使用;只有通過不斷優化機電系統,提高裝備水平,才能減少煤礦企業的安全隱患。
做好煤礦機電管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面對煤礦機電管理中出現的眾多問題,如職工隊伍不穩定,業務素質低,培訓不到位;機電管理制度不健全,監察力度和深度不夠;機電設備綜合管理不到位,使用不規范;安全投入不足等,我們要積極分析,采取措施穩定機電專業人才隊伍,強化培訓提高機電專業人員素質;建立機電管理制度,強化機電安全監察,實行規范化管理;落實包機制,適時對機電設備進行維護檢修,強化機電設備綜合管理;增加投入,不斷優化機電系統,提高裝備水平,為煤礦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1]馬新華,陳國強.淺析煤礦機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J].煤炭工程,2007,07:60~62.
[2]徐義軍.當前煤礦機電管理中的問題[J].科技傳播,2013,07:19~20.
[3]孫艷杰,張蕾.淺談煤礦機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山東煤炭科技,2013,03:164~165.
[4]安文利,于福勝,楊雅榮.煤礦機電管理的存在問題及改進對策[J].科技資訊,2013,23:156~158.
[5]袁峰.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學之友,2012,04:110~111.
[6]鄭士旭.淺談煤礦機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0,18:161.
TD63
A
1004-7344(2016)25-0031-02
2016-8-15
王國釗(1970-),男,漢族,貴州畢節人,工程師,大專,主要從事安全監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