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峰
(國網江西省電力公司吉安供電公司)
配電線路在線故障識別與診斷方法應用探討
李峰峰
(國網江西省電力公司吉安供電公司)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以及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顯著提升,使得生產和生活中對于電力的需求程度逐年遞增,這為我國電力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全新的機遇與挑戰。配電線路是配電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配電線路運行時,有時會出現在線故障問題,不僅制約了配電系統的有效運行,更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本文提出了配電線路在線故障的識別,并進一步對配電線路在線故障做出了相應的診斷方法,旨在為我國電力產業能夠得以快速、穩步的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配電線路;在線故障;識別;診斷
新時代背景下,由于社會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使得我國電力產業發展迅速,但隨著電力在全國范圍內的逐步普及,使得電網的終端用戶也在逐年增多,這就為配電系統以及其中的配電線路造成了極大的運行與作業壓力,并且配電線路還較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和干擾,進而使供電安全和可靠性大打折扣,為此,就需要對配電線路中的在線故障做明確的識別,進而針對具體的問題,做出相應的診斷方法,唯有如此,才能有效的解決配電線路的在線故障,使配電系統得以充分的運行,這對于我國電力產業的發展以及對人們生產和生活用電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都是有著重要作用的,因此,對于“配電線路在線故障識別與診斷方法應用探討”的研究,就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1.1 識別接地故障
在單項接地故障中,通常有金屬和非金屬兩種形式。其中,金屬形式接地故障為完全性接地故障,主要由配電線路中某段電線發生故障,導致線路中電線和地面有明顯的接觸而生成的故障形式,對此種故障進行識別時,主要是分辨好相電壓與線電壓的變化,當饋電線路上出現金屬性時接地故障后,此位置的相電壓將瞬時性為零,同時,其他位置的相電壓也將轉變為線電壓[1]。而非金屬性接地故障與金屬性接地故障不同,其并不是與地面進行完全接觸,其主要生成原因為放射電弧在配電線路中存在,通過放射電弧與地面進行間接性的接觸,生成了非金屬性接地故障。對此類故障進行識別,主要是通過放射電弧的間歇性特性,某線路位置的相電壓自動變小,而其他位置的相電壓略有增大,則說明有非金屬性接地故障的存在。
1.2 識別高阻故障
當架空線路發生斷裂的情況后,很大程度上會與周邊物體或地面產生接觸,使得配電線路發生短路,這就出現了高阻故障,故障位置會有較高阻抗生成。同時,當高阻故障生成后,其故障位置的電流強度將較之其他短路情況略低,因此此種故障無法用過電流保護法來進行故障的識別和檢測,也無法準確找尋到此類故障所發生的位置[2]。但高阻故障屬于高危性故障,如不進行及時處理,很容易生成火災。以此,對于此種高阻故障的識別,要通過檢測工具并結合其特性而進行故障識別。
1.3 識別間歇性故障
間歇性故障主要表現為:配電線路中產生瞬時性弧光,且此種弧光反復生成,并與間歇性放電同時出現,此種情況一般判斷為間歇性故障。此種故障為較難識別的一種配電線路在線故障形式,因其產生瞬時性弧光和間歇性放電的時間不但無法確定,并且存在時間極短,通常情況下僅有幾秒鐘而已,對于此類故障的識別,不僅需要專業能力較強的故障檢修維護人員通過專業知識加以經驗來判斷故障的生成,還要采用有效的解決手段做及時的處理,同時,因此種故障不易發現,且危險性較強,故應引起高度的重視,以防危害的發生,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安全。
2.1 主動定位法
主動定位法涵蓋多種診斷方法,如中性點脈寬注入法、交直流綜合注入法、以及S注入法等,這也使得主動定位法成為現階段配電線路進行在線故障診斷的最為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中,安全性較高的診斷方法為中性點脈寬注入法,其主要應用范圍是對于配電線路在線故障的診斷和監測,不僅可靠性強,而且具有較高的診斷精度;對于交直流綜合法來說,現階段所能涉及到的診斷范圍很小,其不僅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同時還沒有良好的精度和診斷效率,因此對此種方法較少使用;具有較高準確性的S注入法,此方法的應用特點為找尋出故障中的發生位置,其采用診斷信號的形式能夠對故障位置做出相對準確的判斷和定位。
2.2 監測定位法
監測定位法是對配電線路中的重點位置及較易出現故障位置做監測和定位的方法,這樣在故障易發位置出現故障源時便于及時處理,不僅減少了線路損失,也為檢修人員創造出大量搶修時間[3]。其主要原理為:用監測定位法對配電線路進行參數監測,若故障出現,則參數會發生變化,此監測裝置就會發出報警信號,線路檢修人員便可第一時間趕到故障發生位置進行及時有效的搶修。但需要注意的是,此種監測定位法不僅安裝工序繁瑣,且具有較高的成本造價,同時還具有較高的技術性要求,這也使得此種診斷方法在使用中會出現相應的制約。
2.3 智能定位法
智能定位法是一種推理方法,其對配電線路故障進行定位的方式是基于在線故障投訴信息的基礎上實現的。通常情況下,配電線路的分支較多,一旦出現單相接地故障后,對故障線路進行及時拉開,就能夠實現對故障點的快速且精準的定位,這也是利用了線性具有可分數據的識別性,將SVM法與神經網絡法進行整合,便能夠有效的診斷出故障發生的具體位置,雖定位效果良好,但現階段的科學技術能力還無法使之完全實現,這也需要相關技術部門加大科研力度,以實現其完善的功能性。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使得電力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這也為電力電網帶來了全新的挑戰,然而,配電系統在運行中,有時會受到配電線路在線故障的影響,不僅使配電系統難以得到正常運行,更使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用電缺乏穩定性和安全性,為解決此種問題,必須要先將問題找尋出來,對此,文中進行了配電線路在線故障的識別,并采取多種方法對配電線路在線故障進行了有效的診斷,通過診斷后,便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問題的相應處理,唯有如此,才能有效保障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用電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也唯有如此,才能使我國電力行業朝向更為廣闊的道路邁進。
[1]周廷模.配電線路在線故障識別與診斷方法的研究[J].廣東科技,2013,05(16):90~91.
[2]謝海芳.配電線路在線故障識別與診斷方法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07(08):119.
[3]彭家穎.配電線路在線故障識別與診斷方法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03(35):200.
TM75
A
1004-7344(2016)25-0112-01
2016-8-19
李峰峰,男,大專,主要從事配電線路運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