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俠
(中國石油甘肅銷售公司 甘肅省蘭州市 730000)
黃土高原地區的生態建設及石油開發的環境影響初探
韓俠
(中國石油甘肅銷售公司 甘肅省蘭州市 730000)
在我國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之下,我國政府已經高度重視黃圖高原生態環境建設工作的實施。黃土高原是我國生態環境極為惡劣的地區,為此,要達到預期的建設目標還存在較大的困難。另外,黃土高原地區石油開發活動較為頻發,這加劇了環境問題,石油開發給周邊環境帶來極大程度的負面影響。而為了防治在石油開發過程中污染環境,我國政府已經通過一些政策的出臺,對石油開發的周邊生態環境進行保護。本文主要針對黃土高原地區的生態建設及石油開發的環境影響展開深入分析,旨在為黃土高原地區的生態建設提供保障,并且解決石油開發給環境帶來的破壞問題,最終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的局面。
黃土高原;石油開發;生態建設;環境影響
在我國黃土高原是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同時該地區也是生態環境最為脆弱的地區。該地區在西部大開發戰略中是最為重要的區域,同時也是我國最為重要的能源重化基地,該地區的生態建設一直都是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的問題之一。由于該地區石油開發活動較為頻繁,導致其周邊生態環境受到了極大程度的破壞,這給我國社會的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為此,重視黃土高原地區生態建設與石油開發等問題極為重要,我國政府必須高度重視這一系列問題。
當前在黃土高原地區生態環境建設過程中還存在著一定的障礙,如:
(1)生態系統極為脆弱,黃土高原生態治理的任務艱巨。由于黃土高原地區在我國中北部,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降水量比較少,其氣候較為干旱。受到當地自然條件的影響,導致該地區常常出現干旱、洪水以及大風等方面的災害。在當地林草建設當中,其氣候、水以及土等自然條件的存在,使得林草建設工作很難有效的開展。有研究表明,過去黃土高原地區草林建設面積約為統計面積的30%,很多都是幼年林以及一些衰敗的低效林,并且人工造林地區受到環境不同程度的影響,導致土壤水分虧缺、林木生長受到負面影響現象的出現。
黃土高原用有一定的沉積和侵蝕歷史,土質結構極為松散,地形也支離破碎,同時存在著嚴重的水土流失現象。我國黃土高原地區長期以來一直重視實施大規模的水土保持工作,可受到當地環境的影響,水土保持工作實施的效果并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為此,很多干部群眾對于黃土高原地區生態環境建設沒有信心,建設積極性也比較低,這也是導致黃土高原地區生態環境建設進度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
(2)黃土高原地區經濟系統欠缺,存在著嚴重的環境沖突問題。對于黃土高原地區而言,當地的產業結構較為單一,同時二、三產業發展速度較慢,農業主要為種植業,畜牧業以粗放經營為主,商品農產品規模不僅很小,同時商品農產品較為分散,這導致當地的經濟系統存在著缺口問題。而受到經濟系統欠缺問題的影響,當地生態環境建設面臨極大的挑戰。
(3)黃土高原地區的社會系統不夠開放,科技水平較低。實際上,黃土高原地區的人口數量較多,人口增長速度比較快。可由于當地社會系統較為封閉,導致當地人口素質普遍偏低,人均占有資源量不足。與此同時,黃土高原地區社會系統的封閉性,還導致當地人不夠重視商品經濟,過于依賴小農經濟,傳統觀念根深蒂固,該種保守思維模式給生態環境建帶來了極大的阻力,加之科學技術水平低下,導致生態環境建設工作很難有效開展。
要確保黃土高原地區生態環境建設更加有效,便需要做到以下幾點,即:
(1)落實退田還林(草)補貼政策。上述分析中已經明確,黃土高原地區的人口較多,經濟發展緩慢。因此,解決當地人民生活基本問題成為當地政府高度重視的問題。我國政府為了能夠將當地的生態建設與糧食短缺之間的矛盾解決,提出了“以糧代賑”措施,這在極大程度上提升了當地群眾對生態環境建設的積極性。實踐表明,認真貫徹落實退田還林(草)補貼政策,確保國家給農民充足的糧食補貼,消除其利益障礙等,能夠使得生態環境建設工作更加有效的實施。
(2)還需要在生態環境建設過程中,不斷完善多元化的建設投資體系。對于西部大開發而言,其生態環境建設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資金,并且生態環境建設的時間較長,往往涉及較多的工程,因此完善多元化建設投資體系極為重要。那么首先應該做的便是極大資金投資的支持力度,其次則是對財政稅收政策進行相應的調整等。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使得當地生態環境建設能夠有充足的資金做支撐,從而為整個生態環境建設效率以及建設質量提供保障。
由于黃土高原地區特殊的地里位置,當地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因此石油開發活動較為頻繁。可實踐表明,石油開發往往會給周邊環境帶來一定的方面影響,具體而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即:
3.1 石油開發給水資源帶來的影響
在石油開發過程中,給水資源帶來的影響極為嚴重。水對于人類生存而言起著重要的作用,一旦水資源被污染,農作物以及土壤等必將遭受嚴重的污染,這不僅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同時也會給人體、家禽等健康帶來危害。石油開發給水環境帶來的影響可歸為兩個重要方面:①石油開發給水質帶來的影響;②石油開發給水環境單個要素以及組合狀態帶來的影響。
(1)石油開發加劇了黃土高原地區水資源短缺的情況。當前在開發強度較大的人口密集地區已經出現了地下水超采的情況,并且在油田建設水源井的過程中,很有可能開采到地下各層的混合水,該種開采方式必將會導致地下水污染、串層等情況的出現,導致可利用水量不斷下降。
(2)石油開發期間還會給飲用水保護區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黃土高原地區石油開發給當地飲用水安全帶來了較為嚴重的威脅。黃土高原地區的淡水資源本就短缺,而石油開發活動又給水資源帶來了一定的污染,加劇了可飲用水短缺的情況。
3.2 石油開發給黃土高原地區植被生長帶來的影響
石油開發施工過程中,施工現場需要通過利用各種機械設備對場地進行相應的平整,這便導致當地的植被受到了嚴重破壞。井場建設期間,往往需要堆放較多的材料,這給植被生長帶來了極大程度的影響,并且場地清理往往會給地表帶來破壞,地面的挖掘也會給植被帶來極大程度的破壞。另外,石油開發與輸送過程中,由于技術條件較為惡劣,導致原油灑落地面,雖然對于落地的原油已經實施了回收措施,但是依舊存在大量原油無法收回的情況。油田附近常常能夠看到植物葉子上覆蓋較多的油污,受到油污遮擋的影響,導致其無法進行光合作用,使其無法健康成長。
西部大開發一直都是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的任務之一。由于我國西部的經濟發展較為緩慢,當地環境條件較為惡劣,使得生態環境建設工作很難有效實施。本文主要以我國黃土高原為例,通過對黃土高原生態環境建設各個方面的分析,明確當前黃土高原生態建設還存在較多的阻力。另外,黃土高原的石油開發活動,導致當地水資源度短缺問題加劇,植被遭受極大的破壞。因此,要使得當地生態環境建設更加有效,解決該方面的問題極為重要。
[1]何永濤,李文華,李貴才,等.黃土高原地區森林植被生態需水研究[J].環境科學,2004,25(3):35~39.
[2]余衛東,閔慶文,李湘閣,等.黃土高原地區降水資源特征及其對植被分布的可能影響[J].資源科學,2002,24(6):55~60.
[3]李勝利,趙景波,龐獎勵,等.黃土高原地區的生態建設與政策創新[J].干旱區研究,2002,19(3):38~42.
[4]李勝利,趙景波,龐獎勵,等.黃土高原地區的生態建設與政策創新[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02,16(3):12~16.
X171
A
1004-7344(2016)25-0305-02
2016-8-21
韓俠(1980-),男,漢族,甘肅定西人,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為濕陷性黃土地區邊坡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