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磊
(寧夏銀鑫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750000)
淺析如何克服建筑工程最常見的幾種質量通病
任建磊
(寧夏銀鑫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750000)
建筑工程質量通病的發生,引起了人們對工程質量問題的投訴,成為社會的熱點話題。本論文列舉了幾項質量通病的防治措施,意在提醒建筑施工企業加強施工隊伍技術管理,認真遵守國家的規范、標準、規程,努力消除質量通病的出現,加強建筑工程質量通病的防治,給社會及用戶交一個合格的放心工程、滿意工程。
工程質量;質量通病;預防措施
基礎不均勻下沉,墻身開裂;現澆鋼筋混凝土工程出現蜂窩、麻面、露筋;砂漿、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嚴,任意加水,強度得不到保證;屋面、廚房滲水、漏水;地面及樓面起砂、起殼、開裂;門窗變形,縫隙過大,密封不嚴;預制構件裂縫,預埋件移位,預應力張拉不足;磚墻接槎或預留腳手眼不符合規范要求;金屬欄桿、管道、配件銹蝕等。
2.1 建筑行業體制改革對管理素質的不利影響建筑市場的競爭有利于建筑經濟管理,實行低價者中標的投標方
法,降低工程造價,特別是引進國際建設技術,對國家重點項目和高難度
大型施工技術的使用和研究提供了有利的空間,但給中小型項目的技術
及質量管理工作卻帶來了很大的負面作用。在地方建設市場中出現大量
的掛牌、掛靠,以小充大、以次充強的施工企業,甚至“皮包”公司,導致施
工管理不善,有的根本無管理能力。
2.2 構造結構沒有受到相應重視
隨著一些廣受爭議的建筑質量問題曝光事件的增加,人們對建筑工程的質量問題愈加地關注。構造結構在保障建筑工程質量和建筑物安全性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一些地質比較特殊的地區,如地震多發區,對建筑物結構構造的標準要求更高。然而,由于受到傳統觀念和習慣的影響,施工單位往往更加重視建筑主體結構,對構造結構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加之當前施工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管理人員責任意識不到位等原因,構造結構達不到工程質量要求的現象也比較常見。因此,由構造結構導致的建筑工程質量通病同樣為數不少。
2.3 部分質量通病是多種因素造成的
在當前的房屋工程,相當大部分土建施工完成之后,就交給業主使用,由業主自己裝修室內,一般涉及到以下幾個因素:
(1)部分業主更改原設計功能布置,拆除土建完成的墻體重新分格墻體。
(2)在原建筑上增加樓層,變更原設計所考慮計算的荷載。
(3)沒有原則地變更室內給排水系統、電照系統。
(4)屋面部分破壞保護層,在原屋面無綠化設計的情況下沒有防水措施就盲目種植綠化等其他原因造成建筑物多處出現裂縫、滲漏等質量通病。
3.1 廚房、衛生間滲漏的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廚房、衛生間滲漏一直是困擾施工企業的一種不治之癥。首先,清理廚房、衛生間地面基層的浮灰及雜物并澆水濕潤,刷一道素水泥漿,然后做40mm厚的找平層,用水泥漿加108膠鋪貼一道柔性防水卷材,四周應鋪貼防水卷材附加層;上翻墻面的卷材收頭處應用水泥釘固定牢固。鋪貼卷材后應做24h的蓄水試驗,不滲不漏為合格。這樣在其上面做結合層,最后再做板塊面層。通過以上行之有效的方法,杜絕了滲漏質量通病,此方法也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推廣。
3.2 建筑地面工程易出現的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3.2.1 水泥樓地面易出現的質量問題
對水泥、砂子等材料檢驗不嚴格,砂子含泥量過大,水泥強度等級達不到要求或存放時間過長等原因,均會使水泥砂漿地面產生裂縫。基層灰砂浮塵沒有徹底清除、沖洗干凈,砂漿與基層粘結不牢也會造成地面開裂。基層不平整,突出的地方砂漿層薄,收縮失水塊,該處地面易出現空鼓。配合比不合理,攪拌不均勻。一般地面的水泥砂漿配合比宜為1:2(水泥:砂子),如果水泥用量過大,可能導致裂縫。地面終凝時和養護期間,強度不高,受到震動很容易造成開裂。壓光的時間操作不當,壓光過早表面會游浮一層水,必然會影響砂漿強度,壓光時間過遲,會擾動或易損傷水泥凝膠體的凝結結構,影響砂漿強度的增長,面層的毛細孔也難消除,起砂現象必起無疑,水泥砂漿應隨鋪隨拍實,用木抹抹平,鐵抹抹光,鐵抹壓光工作要控制在終凝前完成。一般建筑施工交叉作業不可避免,在地面未達到一定強度時就打洞鉆孔、運輸踩踏,都會造成開裂。
3.2.2 地面質量通病預防控制措施
按常規控制砂子、水泥的質量,砂子最好用水沖洗過。要徹底清除基層表面的砌筑、粉刷落地灰及泥砂,并將突出表面的水泥及混凝土塊鑿去,平整和沖洗基層。
在抹面層時,基層表面要充分濕潤,以免面層吸收砂漿水分;并要擦干凹坑處的積水,使其既潮濕又干凈。初凝前對水泥砂漿進行抹平,終凝前進行壓光,最后用力壓出亮光來,以壓3次為宜。要掌握壓光的時間,水泥砂漿的抹壓工作應控制在初凝到終凝之間。面層抹壓工作一般分三次進行:①應在面層鋪設進行,先用木抹子搓打,使面層材料均勻、密實,并抹壓平整;②在水泥初凝后進行一般以上人時有輕微腳印,但又不明顯塌陷為宜,主要清除表面氣泡、孔隙將面壓實,壓平整;③應嚴格掌握在水泥終凝之前,一般以上人不出現腳印,或無明顯腳印為宜,主要是消除第二次抹襯后流下的抹紋和進一步閉塞毛細孔,使表面壓密實,光滑。
3.2.3 室內板材地面易出現的質量問題和預防措施
室內采用板材地面是難以保證質量和創優的。一是原材料(成品)質量差,特別是平面不平,尺寸大小不一,很難控制縫隙和高低差,按規定要求,板材樓地面面層允許偏差,如普通水磨石板和水泥花磚允許偏差為3mm,高級水磨石板和陶瓷錦磚只允許2mm;大理石板只允許1mm。但是不少廠家制作的成品不過關,不是這個角高就是那個角高,總之面層不在同一平面上。由于成品問題也導致了縫格不順直;因此選用良好的標準的板材是關鍵,塊材的空鼓也是常見的“病”。原因是基層雜物沒清理干凈,塊材沒有提前濕潤,另一個原因是鋪時用的砂漿水分過大,在鋪貼塊材時,首先用水濕潤板材約2h,并在干硬性砂漿上鋪平,用橡皮錘捶打密實、平整,接縫要寬窄一致,這樣不至于產生空鼓。板材粘貼完工后,待充分凝固后方可上人。以免造成板塊活動甚至空鼓、翹曲而損壞。
TU712+.3
A
1004-7344(2016)25-0330-01
2016-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