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文霞
摘 要:為了滿足課標課程內容中的新要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必須重視綜合性的學習研究。語文的綜合性學習是其課程形式中一個比較獨特的組成部分。雖然它同樣具有其他基礎課程形式的一些特點,但同閱讀課、寫作課以及綜合實踐課還是存在有一定的差異。就在此對這種特殊的課程形式作出了一些研究分析,提出了一些在實踐教學中運用綜合性學習方式的意見和策略,對其在實踐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希望對初中語文教學領域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綜合性學習;存在問題;課堂模式
伴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綜合性學習這種課程形態應運而生。在廣泛的實踐中所總結的經驗表明,它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對教育目標的實現起到了巨大的幫助作用。但廣大初中語文相關教育工作者在實踐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仍要堅持深入的研究分析,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盡力減少和消除,使綜合性學習的作用能夠得到更好的發揮。
一、綜合性學習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缺乏對綜合性學習教學方式的重視
綜合性學習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比較新興的方式,目前來說其推廣和使用的范圍還是有限的,部分初中語文老師缺乏對其重要性的認識,未能很好地接受并使用它,在教學中仍然繼續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可以看到,現在部分教師確實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對于學生教育培養的僅僅限于當下,難以兼顧學生未來的發展問題。而缺乏終身學習思想的教師更是不愿在學習使用新的教學方式上投入精力,這樣就導致了學校在引用綜合性學習教學模式時的失效。
2.未能真正走進綜合性學習的空間
實際情況中,大部分的初中語文教師在運用綜合性學習的模式時都傾向于將其僅僅界定為要將教材中所提到的活動項目予以真正的落實,這樣的思想就導致了教學內容與思想始終限制于教材所設定的框架內,沒有真正地發揮出綜合性學習方式的作用。而實際上綜合性學習要求教師做到的,更多的是要跳出教材框架,更加主動積極地去創造資源,在教學中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與積極性,這樣,才能真正滿足綜合性學習方式的要求。
3.未能充分體現綜合性學習的特點
在綜合性學習方式實施的過程中應當更加突出其隸屬于語文范疇中而應當具有的語文性。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往往選題會過于專業化或者技術化。這樣,無法正確地把握到綜合性學習具有的語文性這一著力點,教師所付出的努力就會有無的放矢的感覺,甚至使語文教學變成了其他學科的教學。
二、正確實施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
為了讓綜合性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充分發揮作用,不斷提高教師的語文教學水平,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第一步需要對教學觀念進行轉變,對于傳統教學模式中不利于學生發展的部分一定要“去其糟粕”;然后,教師需要對綜合性學習的課堂模式進行不斷的探究,這樣可以更好地推動綜合性學習的發展;在此基礎之上,教師還應該緊貼教材并對教材中的資源進行不斷的挖掘,以此來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對教學觀念進行轉變
在之前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課堂中的主體,而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但是在進行新課程改革之后,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教學目標的需要,在這樣的情況下需要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從原來的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而教師所要扮演的是引導者和參與者的角色,這樣學生可以更好地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也更加容易學習、理解相關的知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得到了更好的發揮。
2.探究綜合性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
語文的綜合性學習是一個完整的過程,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一定要對綜合性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充分的探究。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一定要結合教學課程安排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做好教學的PPT等)、確立主題、制訂學習的目標、設計教學活動的計劃、安排好活動的步驟(每一個環節設計一定要合理、細致、周密)。通過以上一系列環節的合理實施,讓學生可以充分地認識自己并且在這些活動中讓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掌握相關的知識,同時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之處,并不斷地充實和提高自己。
本文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綜合性學習做了簡要的分析,我們了解到綜合性學習是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很重要的方法,并且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綜合性學習必然會得到廣泛的應用,所以初中語文教師一定要對綜合性學習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深入的了解和探究。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結合課本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尋找最佳的教學方法,以此來不斷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楊峰杰.淺析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10).
[2]王水法.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中教師角色重構初探[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03).
[3]潘靜.基于時效的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策略初探[J].浙江教育科學,2008(01).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