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國生
摘 要:新課程背景下高中階段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出于種種原因出現困難,致使他們不能夠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使學生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降低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降低了他們的學習效率。對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學困生的成因與對策進行了分析,旨在幫助學困生解決學習中存在的困難。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高中化學;學困生
在化學教學中幫助學困生轉化學習上存在的困難是每一個教師應盡的責任。化學教師要做好對化學學困生學習特點以及心理特征的研究工作,幫助化學學困生解決困難,提高自己教學效果的同時,促進化學學困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一、高中化學學困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維特點
1.心理特征
化學學困生缺乏自己對自己的正確判斷,也不能夠通過對自己的判斷明白自己應該做什么,大多數情況下是根據教師以及家長的評價來判斷自己的學習情況。
化學學困生因為在課堂上不能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而不愿意主動去思考問題,這種依賴心理使化學學困生與其他學生拉開了差距。
化學學困生因為在化學學習上不如其他同學,他們的學習效率低,感覺怎么學都不如其他同學,再加上老師和家長的批評,更是讓他們對化學學習失去了興趣。
2.思維特點
化學學困生的思維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分析和綜合能力比較差,學困生不能做到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和歸納,不能將所學知識聯系起來,對知識點只會簡單機械的記憶;第二,精細思維能力較差,學困生不善于發現知識點之間存在的細微差別;第三,發散性思維能力較差,學困生不能夠靈活運用老師講解的知識去解答問題,不能夠做到舉一反三;第四,缺乏連貫思維,由于學困生沒有形成完善的知識系統,致使他們不能跟上教學思路,不能夠形成連貫的思維。
二、化學學困生的形成原因
1.家庭和社會的原因
現在大多數學生是獨生子女,家長在孩子身上給予太高的期望。有些家長望子成龍,有些家長卻對子女百般疼愛,使得孩子前進的勇氣、做事的耐心沒有得到培養。但高中階段的學習是一個堅持不懈的過程,需要學生的長期努力,有些承受不住沉重的學習壓力,就會產生厭學情緒,而且還會逃學。這樣就使學生的學習受到嚴重不良影響,使這些學生跟不上老師講課的進度,導致學習成績不斷下降。
2.學科原因
高中階段的化學學習需要學生理解也需要學生記憶。理解不記憶或者是記憶不理解都不能夠學好高中化學,學生也不會取得好的化學成績;高中階段的化學知識聯系性很強,環環相扣,如果開始沒有學好,中間的知識就很難學好,到最后就直接學不會了,這就使基礎薄弱的學生在化學知識學習中出現困難。
3.教育方法的原因
傳統的教育體制和管理模式適應小了素質教育的要求,它固有的弊端和教師家長制的作風,抑制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和創造力的培養。在教育教學中造成了與學生之間的矛盾沖突,這種師生關系的沖突,無論對教育者自身的工作,還是對學生的發展,都產生著直接或間接、現實或潛在等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影響,久而久之,一部分學生成了學困生。
三、幫助化學學困生解決困難的對策
1.深入了解,因材施教
要想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困難,必須對學生進行充分認識和了解,只有對學生進行深入了解才能正確引導學生學習。要想真正了解學生,就必須從學習、生活以及個性心理三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深入了解,化學教師要做到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對學生“因材施教”。化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起點要低,對教材的內容要分類講解,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參與進來,而且要鼓勵學困生積極發言,對于問題回答正確的學困生要及時給予表揚,以便激發他們的內在學習動機。但是幫助學困生解決學習上存在的困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對學生進行關愛是幫助他們解決困難的前提。
2.換位思考,善于溝通
教師對待學生要公平,不管是普通學生還是學困生,這是對每一個教師最基本的要求。教師一定要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特別是和學困生的交流,隨時關注他們的學習狀況和心理狀態,尋找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困難的最佳時機,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錯誤,教師要給學生改正錯誤的機會,還要幫助學困生糾正錯誤,以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
3.發現學生閃光點,給予學生信心
教師不能只看到學生的缺點,還要看到學生的優點,對于學困生更是如此。在學困生學習過程中對于他們取得的成績,教師要給予適當鼓勵,表揚學困生,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讓學困生能夠從正面認識自己的學習,認識自己。
總之,教師以及家長都要熱愛學生,對于學習上存在困難的學生,教師和家長都要給予適當鼓勵,幫助學困生解決學習中存在的困難。對于學困生存在問題的解決要通過學校、家庭以及社會三個方面的共同努力,齊心協力為學生的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參考文獻:
[1]李少蘭.學困生的成因分析與轉化策略[J].文教資料,2007(12):158-159.
[2]賴麗萍.高中化學學困生的成因分析及轉化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