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成洪 哈康斌
摘 要:初中主要是以班級為單位展開教學活動,而每一個班級都會有一名班主任,班主任的職責不僅是學生日常教學活動的總負責人,而且還是學生與學校、教師、家長直接溝通了解的紐帶。一個班級整體的好壞,絕大部分在于班主任的管理,而初中班主任如何在新時期的教學背景下對班級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是初中教育工作者共同面對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管理;方法
學生管理是每一個學校最基本的工作,而每一個學校的學風、校風的好壞是學生管理工作成果的具體表現。班主任是進行學生管理的最前線人員,只有將每一個班級的學生管理工作做好,才能帶動整個學校的發展。初中生處于青春期,自我內心認識不足,過于叛逆,這對于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有所挑戰。本文針對當前一般初中班主任的管理現狀進行簡要陳述,并對于科學的管理方法以及技巧進行論述分析。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現狀
我國初中經過教育改革后對于教學班級的管理有所改善,但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班主任自身,班主任面對管理班級、教學任務、家庭等多方面的壓力,在面對班級的管理工作時力不從心,不能以最好的狀態面對班級學生;其次是有些班主任深受傳統師生關系的影響,認為教師管理應該以教師為中心,并且對學生進行嚴厲管理,認為“嚴師出高徒”更適合于學生的教育,有的甚至對學生謾罵、體罰,這樣不僅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也更加不利于班級的管理;最后是有些班主任對班級的優秀學生群體更加關心愛護,而對于一些成績差的學生輕視管理甚至歧視他們,這樣不僅使學生的集體主義感嚴重缺失,而且影響班級的團結。
二、初中班主任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教師要對班級學生進行科學引導。如今的大多數初中生是獨生子女,自我意識較強烈,初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時候對學生要進行科學引導。教師面對學生應該保持良好的心態,將自己積極的一面展現給學生,并且注重教師自身與學生的角色關系。在上課的時候是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班主任負責對學生知識學習的引導,在課外的時候,班主任應該與班級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將師生之間的接觸逐漸變為朋友之間的相處。另外,班主任應該時刻關注班級學生的教學活動、思想行為活動以及學生的人際關系等。班主任和學生家長要進行經常性的溝通,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如果學生的行為偏離實際,班主任應該在保護學生隱私以及自尊心的情況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
注重班級學生的合作學習。班主任對班級管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班級學風的建設以及班級成績的優劣。班主任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合作學習,將學生按成績的好壞進行科學分組,以成績優秀的帶動成績較差的學生,而且可以按照學生不同的學科優勢進行分組。比如,仁愛版八年級的英語學習較為困難,班主任就可以與英語老師進行商榷,將英語成績優秀的學生帶動較差的或者對英語興趣不高的學生。當然,班主任可以在這樣的基礎上引出競爭獎勵機制,即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通過成績的對比看哪一組的成績進步明顯,給予獎勵。這樣的學習方法不僅讓班主任可以照顧到班級的每一個學生,而且可以讓學生團體共同進步,引入的競爭獎勵機制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而且可以增強班級的集體歸屬感。
綜上所述,筆者敘述了當前一些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弊端,并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管理技巧以及方法。希望這些方法可以幫助初中班主任更好地管理出一個具有優良學風、高品德、高素質等各方面都優秀的班集體。
參考文獻:
[1]韋玉仁.探討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與其解決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2(S3):27.
[2]王懷軍.探討初中班主任管理的方法與技巧[J].新課程學習,2015(05):150.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