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云玲
摘 要: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適應不了快速發展的教育理念及方法,因此需要不斷地進行教育創新和教育改革,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厭煩高中化學課,為了使化學課程教學效果更加高效,教師應該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一起探討化學創新教育對當下課堂教學改革的作用。
關鍵詞:化學教育改革;教學方式;化學課堂
一、化學創新可以創造條件、發掘并培養創新意識
化學創新可以給學生一個愉快、開放的教學氛圍,同時也會創造一個友愛、平等、互助的環境。在創造的這種環境中學生可以暢所欲言,不必拘泥,不斷地增加師生之間的感情,使學生不再懼怕老師,敢于質疑,敢于問問題,渴望解決問題,不斷地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應有的培養和發揮。
二、化學創新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
化學創新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及現象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和探索。因此,教師如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化學創新,那么學生的成績提高就完成了一大步。例如,瓦特發明的蒸汽機,愛迪生發明的電燈都是因為好奇心的驅使。如果沒有好奇心可能就沒有偉大的發明。在化學創新教學中通過實驗也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化學課中實驗是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學生可以通過不斷地參加化學實驗,自己通過實驗獲得知識,例如高錳酸鉀在化學反應中的應用,以及它放的
順序。
化學本身就是一門應用的實際科學,化學成果也為社會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同時也被應用到了科學實踐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提出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但是憑借自己的知識又解決不了,這些話題可以激起他們不斷學習的興趣和探索精神。例如,為什么鐵容易生銹?怎么樣可以保護鐵被腐蝕?為什么鋼不容易腐蝕?為什么少量的硫酸銅溶液可以加快鋅和稀硫酸的反應速度?這樣學生的求知欲就會被激起,這樣我們就可以說出今天上課的主要內容,因此會更加認真地聽教師接下來講的內容。再比如,為什么酸雨會導致莊稼損失慘重?在講解時可以插入一些圖片,并且解釋酸雨到底怎么導致的?它還會對什么造成危害?我們應該怎么去預防酸雨的產生?化學的不斷創新幫助學生解決
問題。
三、化學創新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觀察力
化學創新的聯想和想象在生活中必不可少,同樣在學習中也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比如,氧氣的制成需要哪些材料?都有哪些物質可以制成氧氣?以及裝備的選擇,同時也應該不斷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和猜測,教師對他們提出的問題應該鼓勵,并且表揚。
對事物的觀察也是化學創新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技巧,也是發現科學并探索科學的基礎。很多人認為實踐是最重要的,但是實踐只是將創意和實踐綜合在一起。實驗觀察能力的培養是要求學生不斷地從試驗中觀察不同的實驗現象和不同的反應結果,從不同的角度去仔細觀察,不斷地形成習慣。如,氯化鐵和氫氧化鈉的反應,就可以通過讓學生自主動手的方法得出結論。這樣一方面能鍛煉實驗觀察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知道哪里有不懂的問題,通過自己努力嘗到成功的滋味。
四、化學創新可以提高自主能力
1.化學創新可以培養學生自己查資料,自行解決淺層問題的能力
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常常會包含一些課內知識,也包含一些課外知識,一些課內知識并不是教學的重點知識,但也和本次章節有關,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可以先自主閱讀,然后進行討論,如果遇到不懂的可以自行查閱資料,分小組討論。在不懂的情況下教師進行講解,使學生養成很好的學習習慣。
2.化學創新可以使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分析有難度的問題
化學并不是一門簡單的學科,其中充滿了很多難的問題,教師不應該馬上就告訴學生答案,應該通過不斷地鼓勵學生進行討論解答。討論由淺入深,不斷深入,一點點解決難題。討論是開發學生思維、探究能力最好的方法。由于學生可能課前沒有預習,因此不會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定式,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不斷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輔導、整理、總結是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不斷地出現“問題”,課堂的總結主要是對學生有問題的部分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和解決,對學生的慣性思維進行點撥,不斷地引導,使他們的知識不斷地進行系統化和理論化的總結,學生對學習有一定的了解后需要教師的“畫龍點睛之”筆。學生在自己的歸納上教師總結得出結論,說明此次教學目的以及知識的運用范圍。教師在總結時做到“收放得度”,不要把話說得太絕對,應該留下讓學生探求的空間,讓學生可以真正體會到實踐—認識—具體實踐,不斷地獲得新知識。
五、化學創新的“收官之筆”——教學效果
考試是檢驗學生教學效果最重要的體現。學生課后的復習和總結反思,是學習規范不可忽視的。一直應該踐行“學而時習之”的教育理念。
1.細選資料,組編習題
由于不斷地教學改革使越來越多的輔導資料混雜在一起。出現很多教材和練習內容不符的,輔導資料難度過大,這也給輔導教師帶來了很多的麻煩,因此教師要有一定的教學素養來為學生挑選資料;同時教師每堂課的練習都是有針對性的。
2.不斷規范學生的學習行為
現在很多學生沒有記筆記的習慣,因此就會導致很多重難點的遺漏,我們平時應該要求學生養成記筆記的習慣,記重點,補知識點,記疑難點。同時要求筆記字跡工整,建立錯題本,不斷地反思總結等,這對教學成果有重要的作用。
3.課堂練習和作業
課堂練習是對新學知識的測試,也是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
因此在布置課堂作業的時候應該涉及各種題型及一些靈活性的習題。
高中化學不像初中化學涉及的知識那樣系統化,高中以實際的實踐為主。內容上主要以生活實際為主,并且在生活中得到充分應用;更加注重化學學習方法。所以作為一名優秀的化學教師應該不斷地豐富自身的文化素養,才能游刃有余地處理好化學課程中遇到的難題。
任何在原先習以為常的課堂進行變化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各種問題,不斷有新問題產生,這對化學教師來說更是個大的挑戰,因此我們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迎接挑戰,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及實驗課的探究,在改革中提高教學效果最為重要。
參考文獻:
[1]化學課程標準研制組.化學課程標準解讀[N].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王祖浩,吳昊.化學新課程中的科學探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曾德琨.探究性學習教學示例[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