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軼
摘 要:以譯林版《牛津高中英語》Task板塊的有效運用為切入點,簡要分析了教師在新課改背景下如何利用教材來靈活講授知識,構(gòu)建有效課堂這一難題,并結(jié)合該板塊的特點、內(nèi)容和教學現(xiàn)狀,運用案例對該板塊的教學進行分析與討論。
關鍵詞:高中英語;Task板塊;有效運用
一、問題的提出
譯林版《牛津高中英語》中“Task”和“Project”兩個板塊最能體現(xiàn)“任務型教學”理念,并強調(diào)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然而,教學中的許多問題也隨之產(chǎn)生了,授課教師往往為了追求“形似”而忽略“神和”,只求心理安慰似的“我今天上了Task”,而放棄課堂的“靈魂”——學有所得。課堂教學常常表現(xiàn)為組織凌亂、缺乏條理。這樣的課堂顯然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產(chǎn)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欲望。
二、Task板塊有效運用的原則
1.以課標為綱,分析教材,“吃透”教材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對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何種程度等都有明確的要求,它是教師教學的主要依據(jù)。因此,依據(jù)課標,分析教材、熟悉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師用好Task板塊必須要做到的。
2.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以人為本,因材施教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資源,雖然不是唯一資源,但也是主要資源。在此基礎上,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心理特點和教學的實際需求,對部分教材內(nèi)容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使其更符合學生的興趣和能力需要,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
三、有效運用Task板塊的方法
正如上文所述,譯林版《牛津高中英語》中的每一單元Task板塊設計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使用英語,并以任務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綜合技能。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有時這一板塊在內(nèi)容、難易度等方面并不適合自己的學生。因此,在教學時,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單元的具體教學內(nèi)容等對Task板塊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具體說來,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1.對Task板塊內(nèi)容進行適當刪減及調(diào)序
從教學和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教師可以適當刪除不符合學生特點或者過易、過難的部分,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或可以根據(jù)教學的需要將教材中各個部分重新排序。以模塊二第二單元Task板塊為例:本單元Task的寫作任務是設計一個全家出游的計劃,然后以郵件的形式發(fā)給your father。但筆者認為,在最后一個步驟之前才涉及如何寫作,一方面顯得太突兀,不能自然而然激發(fā)起學生的寫作熱情,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學生吃透教材的重難點。因此,筆者嘗試在導入部分就告知學生,本節(jié)課的任務是寫一封E-mail,告訴你父親出游計劃。而要完成這一寫作任務,我們需要通過聽讀獲取旅游信息,并要與母親進一步交流相關信息。
在教學內(nèi)容的篩選上,筆者刪除了技能訓練Skills building(1)關于日期和地名的識別以及技能訓練;(2)關于用wh-的疑問詞提問部分,因為筆者認為對于高一的學生來說,這已經(jīng)不是難點,沒有必要孤立地拿出來講解和練習。而步驟(step)1、2這兩部分則作為重要環(huán)節(jié)保留,并將Task的聽、說、讀三個技能進行整合,全面訓練了學生自主學習、綜合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通過對Task板塊內(nèi)容進行適當?shù)膭h減及調(diào)序,為學生順利完成寫作任務奠定了基礎。
2.對Task板塊內(nèi)容進行適當增添及替換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適當補充符合學生水平和需要的材料或活動,或者可以將教學活動與學生自身的背景和興趣聯(lián)系起來,引入真實的語言或設置更多的解決問題式的任務。以模塊三第一單元Task為例:本單元Task的任務是Telling a story。原教材的Skills building(1)介紹了story的三個組成部分,并設計了一個故事情節(jié)的排序練習。但為使學生對這一話題更感興趣,能讓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Task的完成中來,筆者選擇以“善于講故事的人——李安”作為導入,并由此增添了對story常識的三個小問答。除了提及story三個組成部分外,還重溫了學生在高一所學過的story的五要素。此外,筆者還以李安的“l(fā)ife of Pi”這一故事簡介來替換原教材中的故事情節(jié)的排序。這樣的設計既與導入部分呼應,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再利用填詞的形式進行聽力練習,獲取最終學生所要講述的story的五要素,為寫作做了充分的鋪墊。在最后的產(chǎn)出部分,筆者又提醒學生注意story三個組成部分中通常會有一個surprise ending,這又再次與本節(jié)課開頭導入部分李安的“l(fā)ife of Pi”相呼應,因為小說本身也是以surprise ending結(jié)束的。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