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超
班主任是學生班集體的領導者和組織者,也是素質教育的主要實施者,既是聯系各科教師及學生之間的紐帶,同時也是溝通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的橋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老師說起來,高中的班主任更好當一些,因為學生經歷了小學的稚嫩、任性,走過了初中青春初期的叛逆,到了高中,面對即將到來的人生大關口——高考,會將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放在學習和努力成長上,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會遇到更加少的阻力。其實不然,上了高中之后,學生身心迅速成長,自認為已經長大,很多時候會選擇一意孤行,而對于教師的教導,也不再會像小學那般言聽計從,像初中那般嚇嚇就行。很多時候,稍有處理不當,學生就會不自覺地關上心房,這也就給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難度。為了能夠更好地完成班主任工作,做一名合格的高中班主任,在多年的教育管理實踐工作中,我探索了一些方法和措施,略有成效,拋磚引玉。
一、“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做到言傳身教
“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班主任肩負著整個班級的教育教學以及管理工作,其自身思想素質,工作能力,行為形象的好壞,直接影響班級整體的勢態發展。因此,作為班主任,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和工作能力,時刻注意自身的品格涵養和行為舉止,言傳身教,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尤其是一些小事,一些細節,更要認真對待,不能得過且過。為人師表,要讓自己良好的形象和風范吸引學生,要讓自己儒雅的舉止和風采折服學生,要讓自己嚴謹的自律和處事影響學生,為自己的教育管理工作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治天下者,以人為本”——做到以生為本
在多數高中班主任的眼中,治理一個班,也就像是治理天下一樣,除了自己思想素質的提高,還要講究一些治班的“小謀略”。高中階段的學生,都喜歡在人前表現自己,體現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完全可以利用這一點,因勢利導,引導學生“指點江山”,更多地參與班級中的管理和建設,實施自己主人翁的權利。班上的事情,多和學生商量,多征求學生的意見,這樣,不僅能減輕班主任的工作強度,避免瑣事的煩擾,而且還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集體意識和榮譽感。
此外,班主任還可以培養優秀的班干部,為自己培養參謀和助手等。班主任的工作應該細化管理,制定相關的班級管理條例,賞罰分明,還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