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磊
11月24日,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第二屆第六次理事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理事長高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夏令敏、顧問陳樹津,以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相關部門領導,基金會理事、監事、主席等共計40余人出席了會議。
會上,中紡聯副秘書長、科技發展部主任、基金會副理事長彭燕麗,中國紡織服裝教育學會會長、基金會副理事長倪陽生,中國針織工業協會專家技術委員會主任漆小瑾,中紡聯人事部吳末寒分別做了2015年“紡織之光”科技項目、教育項目、鄭敏泰中國針織(內衣)基金、全國紡織行業技能人才的工作報告;基金會秘書長、理事張翠竹,中紡聯副秘書長、財務部主任、基金會副理事長葉志民分別對基金會內部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的補充修訂進行了說明,此外葉志民還對3項理財項目提案和2015年“紡織之光”財務會計知識競賽活動支出進行了匯報。與會基金會理事成員通過舉手表決形式審議通過了以上工作項目。
據介紹,2015年“紡織之光”科技項目工作主要從“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應用基礎研究項目、重點科學技術成果推廣活動、科技推廣云平臺等方面展開,為推進紡織行業科技進步,提高行業整體技術水平、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加快紡織科技成果推廣、轉化與應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下一步,科技項目工作將在獎勵工作方面繼續改進和完善獎勵評審機制,提高獎項的社會影響力,如為了提高評審工作的科學性和效率,將引入網評環節;探索多種形式的合作模式,如為了推進學校和企業間的合作,開展的征集全國高校紡織科技合作推介項目將加快完成項目匯編的編印和發布工作。
2015年“紡織之光”教育項目工作主要開展了“紡織之光”教師獎和學生獎、“紡織之光”教育教學成果獎、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基地、教育教學改革立項、教學成果推廣等項目,積極發揮了研究咨詢和指導服務的作用,為紡織服裝產業及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更多優秀人才。今年“紡織之光”教育教學成果獎在本科院校進行評選,共評出164項成果獎,同時評選獎勵了15所院校的22名教師和149名學生,啟動的“紡織之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立項項目將于12月中旬在南通召開評審會議,教育教學成果匯編的正式出版則推廣了紡織教育工作者教學研究和實踐的優秀成果。
2015年“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針織內衣創新貢獻獎共評出13項優秀項目,并在全國針織科技大會的宣傳推廣中評選出32篇優秀論文,關于內衣檢測風險項目的應用基礎研究則取得了進一步的突破,持續推動了針織內衣行業的科技進步。今年全國紡織行業技能人才工作共評選出“全國紡織行業技術能手”21名,“全國紡織行業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單位6家和個人4名;在組織的全國紡織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中5名服裝制版師(電腦橫機)、6名橫機工被授予“全國紡織行業技術能手”榮譽稱號。
此外,根據相關程序,理事會對基金會的人事變動進行了審議調整。因工作需要,中紡聯副會長孫瑞哲辭去基金會副理事長職務,另外兩名理事辭去基金會理事職務。會議增補夏令敏、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吳旭東、山東康平納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隊范為基金會理事,并選舉夏令敏為基金會副理事長。
高勇主持了此次會議,并在會議總結中指出,“十三五”期間,將進一步加強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的引領作用,把資金管好、用好,保證資金的公開、透明,進一步擴大基金會對于紡織行業科技進步和人才建設的支撐作用;同時進一步調整完善基金會的工作,規范工作制度,梳理跟蹤并評估各項目,擴大基金會的影響力和公信力,助推現代化紡織強國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