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樹海
長春市農安縣永安鄉羊營子小學
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現存問題以及改進意見
肖樹海
長春市農安縣永安鄉羊營子小學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受到了人們的普遍重視,小學教育階段,學校管理者開始改變小學教育的傳統教學觀念,不斷提高小學教育的教學質量。在實際的小學教育教學管理中,管理者在開展教育教學管理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實現“教學相長”的教學目的,促進學生與教師共同發展。將“學生的學”作為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中心任務,融合一定的小學素質教育內容,全面提高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質量和水平。本文主要針對小學教育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意見,實現有效的小學教育教學管理。
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問題;改進意見
小學教育是九年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整個教育體系中的基礎環節。小學是學生進入學校教育的“第一站”,具有很重要的啟蒙作用,可能會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后的生活狀態。在小學教育階段,要培養學生知識學習的能力,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是至關重要的,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是學生進行成長和發展的基礎條件,因此,追隨新課改的發展腳步,要加強小學教育教學管理。
(一)應試教育觀念根深蒂固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行,已經在學校、社會、家庭引起了普遍重視,但是也無法撼動傳統的應試教育觀念。應試教育觀念像是存在于學校教育骨子里的血液,很難連根拔起,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依舊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過分的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將考試成績作為衡量一個學生的標準,認為學生只有成績好了,就是好學生,成績差的學生經常受到教師的責難,嚴重的制約著素質教育工作的開展,更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很難提高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水平。
(二)教師隊伍的專業性不強
在新課改的影響下,新的課程內容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教師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頗深,很難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和觀念。同時,教師的專業性不強,在很多小學學校,教師的學歷都比較低,大多數都是中專、大專畢業,很少具有專業性很強的教師,甚至在一些偏遠的山區,有些教師都是“無證上崗”。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學教育階段,教師的整體素質不高,專業水平高低不一,很難實現素質教育的教育目標。小學教師能力的千差萬別,也會直接影響到小學教育的整體質量和水平。
(三)自然學科得不到重視
目前,很多小學將課程分為主課和副課,主要重視對語文、數學、英語這三門課程的教學,而忽視了其他課程的教學,比如,小學的自然課、社會課、音樂課、美術課、思想品德課等等,有的小學就算開設了這些副課,也只是個“空架子”,教師只是敷衍學生而進行教學,照著教材給學生讀,不僅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導致課堂教學效果極差。教學大綱中設置這些“副課”,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興趣愛好,培養學生的獨特個性和創新能力的,但是教師不能給予重視,這樣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學生的課外活動少
實踐證明,課外活動課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也是實現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更是培養學生多方面能力的重要途徑。課外活動課是展示學生個性的重要平臺,更是將課堂教學知識進行“活化”的一種方式,很多學校都不能認識到這一點,在課程設置上缺乏課外活動課,既錯過了一個提高教學效率的方法,又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一)轉變教育教學觀念
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就需要有一定的理念進行指導。教育教學是學校各項工作的核心,也是開展各項管理工作的指導思想,因此,學校管理者在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開展中,要以本校教育教學為中心來進行管理。現代教育強調學生的素質發展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做到“學生為本”,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此外,教師還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提高自身的教育素養。教師的課堂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圍繞這個重點來進行,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有效資源,多展開探究性的課程,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嘗試、創新,發現新的教育模式,不斷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和質量。課堂是整個小學教育的主要陣地,教師要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落實和完善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學校管理者要多關注教師的備課內容,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確保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實現完美的統一,同時還要注重教師的教案設計,學生的實際課堂狀態,深入課堂,了解學生和教師的實際情況,可以提供針對性的管理方案。
(二)增強教師的專業培訓
要增強教師隊伍的專業性,就要對教師進行定期培訓和進修。學校管理者和相關部門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科學化的教師培訓項目和內容,定期將小學教師集中起來,開展一些有計劃、有目的、有成效的培訓活動,給教師“充電”。同時,學校管理者要多鼓勵教師進修教學調研,教師在實地的教學調研中,不僅可以開拓視野,還能不斷豐富教師的知識涵養,還能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此外,教師要能在備課環境中,充分考慮“教”與“學”之間的關系,要對課堂教學過程進行合理、有效的安排,保證教學內容符合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求,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做到有效的新課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做好課后指導工作,及時對學生的疑難問題進行分析和指導,幫助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知識結構框架。
(三)增加學生的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課是對課堂教學的一個補充環,也是學生進行自我展示的一個平臺。在實際的教育教學管理過程中,要重視課外活動課的開展,課外活動課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后開展“英語角”、“英語沙龍”、“英語話劇”等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將課堂所學的知識“活化”到課外活動中,還能增強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把握,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小學教育階段是整個教育體系的根基,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個性的形成。小學教育教學管理顯得至關重要。目前,小學教育教學管理中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所有教育者和相關學者進行努力來解決這些存在的問題,要相信小學教育會越變越好。
[1]佟賀.小學教育教學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9).
[2]尚正輝.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現狀及改進建議[J].中國校外教育,2015,(6).
[3]張海波.臨漳縣農村小學科學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3,(7).
[4]端木曉薇.陜西省農村寄宿制小學學生生活管理的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