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申
吉林省梨樹實驗中學
高中體育教學創新方法略談
陳寶申
吉林省梨樹實驗中學
高中階段是中學生身體發育的一個黃金時期,身體各部位對體育訓練都很敏感,體育教學要抓住這一關鍵時期,注重運動理論與實踐活動相結合,通過不斷的訓練,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運動技術,促進他們各種運動能力的形成與發展。與此同時,體育教學還應不斷創新,拋棄一成不變的舊面孔,用新形勢、新方法,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體育教學達到最佳效果,最大限度地實現體育教學目標。高中體育教學,我們不但要注重實踐,還應努力創新。創新的方法,我們可以從教學理念、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三方面來進行嘗試。
高中體育;教學創新;創新方法
近些年,隨著物質文化的繁榮,人們對自身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影響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身體素質的優劣。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加強體育鍛煉,提升國民綜合素質,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也對高中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標準》指出,學校體育教育是提高全民體育意識和身體素質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高中體育教師,要努力創新體育課教育教學模式,完成體育教學目標,實現中學生體育與健康的雙方面要求。高中體育教學的創新方法,我們可以從教學理念、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這三方面來探討。
體育教學模式要創新,調整教學理念是首要一步,因為只有教師自己從心理上對教學活動有了新的認識,才能夠更好地創建融洽的教學氛圍,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在與學生和諧相處的過程中完成教學目標。傳統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不平等的,體育教師不僅是教學過程的設計者,教學活動的指揮者,而且是體育成績的絕對判定者和控制者,學生只能被動地跟著教師的思路走,完成機械的教學訓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像是木偶一樣被牽著走,學習的積極性大大降低了。所以創新教學理念,教師首先要改變自己居高臨下的領導者的態度,學會真心地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在教學過程中考慮到學生先天和后天的多種因素,力爭在達到教學目的的前提下充分考慮學生的狀況,同時相信學生的潛力和能力,允許他們通過自己的積極思維用自己的方式自主地理解體育精神、掌握運動技能。這種新型的師生關系,讓教師成為學生體育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能夠與學生平等對話、有效溝通,從而在教學過程中更好地完成師生的協作,輕而易舉地實現教學目標。
具體來講,我們體育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嘗試改變以往體育教學中“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練習—教師指導糾正”的傳統模式,可以讓講解示范更生動,比如,利用多媒體動畫演示、視頻教學展示;可以讓模仿練習更自由,比如,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自由練習,或者由運動能力較強的學生來引導運動技能相對弱一些的同學;讓指導糾正更溫和,比如,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完成某一項訓練,探究不同的運動方法取得的不同效果,讓學生自發地感覺到動作是否標準、到位收到的不同效用,從而改善修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并不是以一個呆板的教學機器,而是與學生平等的教學活動的探討者,通過師生間的討論與互動讓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理解了運動技巧、增強了運動能力,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幾年,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在各科教學中都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體育教學也完全可以利用這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體育教學中,體育理論的教學因為相對更加枯燥,有些對于不擅長化抽象為具體的學生理解起來也比較吃力,這時候如果教師能夠精心地設計理論教學過程,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讓體育理論“活”起來,生動起來,就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理論課的積極性,有助于學生有效地理解、掌握科學健身的方法。通過筆者幾年的體育教學實踐情況來看,這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收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們由于理論知識掌握得牢固,實際操作的能力也隨之大大加強,體育達標率幾乎達到了100%,優秀率也有很大提升。
1.多用新形式激勵學生。想要教學活動取得更好的效果,總是一成不變的“老面孔”可不行,創新體育教學,教師要多在新的教學形式上下功夫,并借助這些新形式刺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比如,可以設計不同的體育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進行探索學習,對于游戲項目的內容、技術動作、器材使用等方面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訓練他們的體育思維能力;還可以開展體育教學競賽,學生們為了贏得比賽,就會對于戰術戰略進行積極的思考,不斷琢磨,而且常會有創新的火花閃現,能夠加深他們對體育知識的理解,而且游戲和競賽還很有利于培養學生們的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可以說一舉多得。
2.個性化教學感染學生。創新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深入了解自身教學的優勢與特色,既要讓學生發揮學習主動性,自發地投入到課堂活動中來,充分展現才能,又要讓教師體現主導者的個人魅力,讓課堂成為其施展才華的舞臺,盡管體育知識本身是固定的,但呈現的形式卻可以千變萬化。比如,有的教師上課時情感充沛、感情豐富,就可以利用不同的體勢語言、藝術化的語言呈現教學內容,達到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作用。有的教師擅長示范訓練,就可以用精準、優美的動作演示來展現運動的美,讓學生感受力與美的完美結合,自覺地投入運動實踐當中去。
總而言之,體育教學創新并不是單就某一方面而言的,我們應該從多個方面多做嘗試,力爭把體育與健康的意識融入學生的生活,在傳授學生體育知識的同時更多地提升他們應用能力,培養出實用的經驗和技能,并讓他們學會自主地擴展和應用,從而養成他們自覺鍛煉、自我保健的習慣,讓體育精神貫串他們的一生。
[1]嵇明海,張春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有待進一步完善[J].中國學校體育.2004(1).
[2]夏成前.對實施《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思考[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2(4).
[3]季克異.要深刻領會體育課程改革的重要意義[J].中國學校體育.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