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燕
鄂爾多斯市東勝區第三小學
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白海燕
鄂爾多斯市東勝區第三小學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其新思想和新理念越來越深入,在課堂中引入素質教育是目前所有教育工作者關心且要解決的問題。對于教師來說,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保證教學任務按時按量完成,還需要保證學生對數學知識能夠熟練掌握,對學生的創造能力、創新意識、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因此在進行數學課堂教學中需要對其效率進行提升。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會盡量促進自身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從而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本文圍繞著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這一主題展開了討論。
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教學的有效性是在將教學目標完成的前提下,對更大教學效益和教學效率的追求。促進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現是當前對課程改革的根本要求和關鍵。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溝通,才能更好地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進行良好的教學情境的創設,能夠促進學生對數學技能和知識的掌握,使得原本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能夠變得活潑有趣、形象生動[1]。
教師在進行情境創設中,需要注意學生往往會被情境吸引注意力,并且注意力難以轉移,很難立即進入學習狀態。因此,在創設教學情境的過程中,需要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進行了解,從而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使其符合學生的需要,與其實際情況相適應。在進行情境的創設時,教師還需要將時代氣息賦予其中。情境應該具有多種表達形式,包括競爭情境、故事情境、活動情境和問題情景。在創設情境時可以通過直觀演示、模擬表演、做游戲、講故事等方式來實現,將數學的魅力充分體現出來,從而起到吸引學生的作用。
教學的出發點就是教學目標,同時教學目標也是教學的最終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具有激勵、調節、導向等功能,所以在確立教學目標時應該保證其具有適用性、科學性和全面性。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對教材和學生進行客觀認真的分析,在此基礎上進行有層次性、差異性、整體性的教學目標的制定,換句話說也就是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認知規律、生活經驗、知識基礎,進行教學設計[2]。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找準其起點,對教學的重點進行突出,對教學的難點進行突破,對教學的生長點進行捕捉,使得教學目標與實際情況相符合。
新課程主張的學習方式具有合作、探究、自主的特征。所以,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以教學內容為基礎,進行適當的教學方式的選擇,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調動起來,使得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做到獨立自主,實現和諧的發展。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直接受學習過程的有效性的影響,因此教師需要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所以,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需要留給學生多一些的表現機會、活動范圍和思考時間,從而學生的思考和想法作為教學資源進行利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使得學生在思考過程能夠運用自身的思維方式。
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實現,需要將學和教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在合作交流、探究學習、獨立思考的過程中進行數學的學習,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運用數學的方法和思想進行解決。
在建立師生關系的過程中,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非常重要。師生雙方合作、相互信任、情感的協調和溝通關系的建立,需要教師通過自身的情感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感染和激發[3]。教師需要營造和諧、民主的氛圍,使得學生具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對于學生要予以信任,幫助學生進行自信心的建立,將他們作為探求知識者對待。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尊重,對其進行鼓勵,鼓勵其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做到獨立,提出不同的見解。學生在對問題進行尋找、解決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其合理之處進行肯定,對于其中錯誤或存在缺點的,也不能完全否定。對于學生所犯的錯誤,需要友善以待,對于學生的錯誤將其看做為難得的教學資源。因此,教師應該信任、寬容、平等的對待學生,讓學生能夠信賴自己,積極主動的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從而對數學課堂起到促進作用,促進其氣氛的和諧,從對數學課堂教學起到促進作用,促進其教學效果的提升。
在學生日常生活中隨處都可以看見數學的存在,因此數學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傳統教學模式往往分離了數學和生活實際,導致學習的東西不能正常運用,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作出要求,要求學生能夠在生活實際中進行聯系、總結,利用課堂教學多生活中的教學進行指導或者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生活中的數學,實現相互之間的促進[4]。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很好地聯系生活實際和數學問題,所以常常導致學生無法理解數學問題的現象出現。生活原本就是教材中的數學問題的來源。
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首選要對教材的設計意圖進行揣摩,對其設計意圖進行了解后,需要對教材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從而做到對教材的靈活使用。其次,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課后作業進行發掘,找出其中有價值的部分,讓學生在尋找解決方案時與生活相結合。第三,教師需要對學習目的進行明確,明白數學的學習是為了更好地進行生活。數學充滿了生活的每個角落,因此教師需要讓學生對生活進行觀察,對生活中問題進行解決。
本文就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探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境、明確教學目標、選擇適宜的教學方式、營造教學氛圍、與生活相結合等方式對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提高。數學課堂有效性的提高,可以更好的幫助教師達到培養能力、傳授知識的目的,促進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提高[5]。
[1]張華.新課標背景下關于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14∶262-263.
[2]徐建星,相麗.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知識處理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2,19∶54-56.
[3]楊俊林.把握學生的認知規律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23∶59-60.
[4]王中仙.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認識與思考[J].教育觀察(中下旬刊),2015,30∶106+108.
[5]張雁芳,劉洋洋.獨立學院工科類本科數學教學淺談[J].教育教學論壇,2016,21∶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