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桂香
介入治療對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干預作用研究與分析
何桂香
目的探究介入治療對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干預作用。方法100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按照入院順序分為實驗組和常規組,每組50例。常規組給予藥物治療,實驗組給予介入治療,比較兩組患者心功能的分級情況與左心功能相關指標的變化。結果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心功能指標及心功能分級均有所改善,且實驗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介入治療的臨床效果顯著,可以明顯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標,可作為臨床優先采用的治療方法。
介入治療;左心功能不全;冠心病
本文旨在探討介入治療對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干預作用,為臨床研究提供相關的指導意見,現將資料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鞍鋼集團總醫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100例作為本次的觀察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1]對冠心病的診斷標準。按照入院順序分為實驗組和常規組,每組50例。實驗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45~67歲,平均年齡(56.7±5.7)歲;心功能分級:Ⅰ級2例,Ⅱ級15例,Ⅲ級27例,Ⅳ級6例。常規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47~69歲,平均年齡(57.2±5.9)歲;心功能分級:Ⅰ級3例,Ⅱ級14例,Ⅲ級26例,Ⅳ級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性良好。所有患者及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目的及過程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1.2 疾病治療方法
1.2.1 常規組 采用常規藥物治療??诜寡“?、利尿劑、地高辛等。
1.2.2 實驗組 進行介入治療。手術前先給予一定量的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待患者病情穩定后再行介入治療。術后于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0mg,2次/d,5~7 d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左心功能指標的變化,包括左室舒張末內徑(LVDd)、左室射血分數(LVEF)、左室收縮末內徑(LVDs)、左室短軸縮短率(FS)等。② 比較兩組患者心功能分級變化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心功能分級情況 經臨床治療后,實驗組患者Ⅰ級20例(40.0%),Ⅱ級23例(46.0%),Ⅲ級7例(14.0%);常規組患者Ⅰ級8例(16.0%),Ⅱ級16例(32.0%),Ⅲ級21例(42.0%),Ⅳ級5例(10.0%),實驗組患者心功能分級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心功能指標 治療前,實驗組LVDd為(57.1±12.0)mm,LVDs:(34.5±0.6)mm,LVEF:(41.1±7.8)%,FS:(19.8±1.9)%,常規組LVDd:(56.8±12.4)mm,LVDs:(33.9±0.7)mm,LVEF:(41.5±6.9)%,FS:(20.0±2.8)%;兩組患者治療前心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LVDd:(44.3±13.1)mm,LVDs:(28.9±0.8)mm,LVEF:(50.9±5.9)%,FS:(28.3±2.4)%;常規組LVDd:(47.8±12.8)mm,LVDs:(30.2±0.8)mm,LVEF:(47.1±7.8)%,FS:(23.2±2.9)%;實驗組患者心功能指標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冠心病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類心血管疾病,且致死率與患病率均較高[2],患者通常表現為疲乏無力、呼吸困難等,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其主要致病機理是由于動脈管腔內脂質被阻塞,使得管腔與小血管變得狹窄甚至完全閉塞,導致供血區域的心肌細胞與組織處于缺血缺氧狀態,使得心臟射血分數明顯降低,心室向外持續性擴張等[3,4]。由于該類疾病患者長時間處于缺血狀態,其心肌細胞數量顯著下降,導致心臟收縮儲備功能下降,并影響缺血心肌和左心室功能的恢復。所以,臨床治療的關鍵在于盡早疏通狹窄的血管,防止心肌細胞、組織等出現凋亡或壞死現象。
對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行常規藥物治療時無法恢復在梗死部位中存活的心肌細胞、組織等,治療效果不佳。而行介入治療時可以疏通病變血管,使得心功能得以恢復,改善患者預后[5]。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對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行介入治療后,患者的心功能分級與心功能指標水平均明顯改善,與常規藥物治療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介入治療的臨床意義重大,值得推廣應用。
[1]王可,董平栓.介入治療對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響.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1):4642-4644.
[2]李丹,林海龍.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附30例).航空航天醫藥,2010,21(9):1571-1573.
[3]周志超,陳杰,魏文琦.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介入治療的綜合分析.中外醫學研究,2014,12(30):1-2.
[4]閆杰松,湯祥瑞.介入治療對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響.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5(16):3652-3653.
[5]趙亮,吳先明.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對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響.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4,22(12): 45-4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1.149
2015-09-29]
114000 鞍鋼集團總醫院心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