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赟(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風雨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遼寧 沈陽 110014)
?
淺談抗生素濫用的根源及其合理使用的策略
王 赟
(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風雨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遼寧 沈陽 110014)
【摘要】目的 探討分析抗生素濫用的根源,進而提出合理使用策略。方法 對我中心2014年1~12月開具的1500張抗生素用藥門診處方予以回顧性分析,計算抗生素DDDs(用藥頻度)、DUI(藥物利用指數)等數值,以此判斷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情況。結果 1500張處方中,96.9%(1454/1500)為合理用藥,3.1%(46/1500)為不合理用藥,比較結果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醫師應該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與實驗室檢查結果,按照有關規范標準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此提高抗生素的合理利用率,減少患者用藥風險與醫患糾紛的發生,構建了良好的醫患關系,確保了患者的治療效果與生活質量,值得臨床選用與普及。
【關鍵詞】抗生素;濫用;根源;合理使用;策略
抗生素指的就是由細菌、真菌、放線菌等微生物或者高等動植物在生產過程中產生或者運用化學方式合成的類似或者相同的具有抗病原體或者其他活性的一類次級代謝產物[1]。在一定濃度下,抗生素能夠抑制并殺滅病原體,是一種較為常用的臨床藥物。在抗生素的長期使用中,使細菌產生了一定的耐藥性,致使感染者找不到適合的抗菌藥物予以治療,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治療效果。為此,本文通過對1500張抗生素用藥門診處方的總結分析,探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策略,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對我中心2014年1~12月開具的1500張抗生素用藥門診處方予以回顧性分析,其中疾病類型主要有:呼吸系統950張,消化系統400張,泌尿系統150張。
1.2 方法:采用回顧性分析法,對1500張抗生素用藥門診處方予以研究,其內容包括患者用藥名稱、推薦用藥劑量、使用天數、實際用藥劑量等。同時,計算抗生素DDDs、DUI等數值,通過統計分析確定用藥合理性。
1.3 合理用藥判斷標準:采用DDD(推薦用藥劑量)判斷門診處方用藥的合理性:根據WHO、《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等資料中有關成人平均日劑量的規定明確DDD值,如果處方中使用的藥物沒有在上述資料中予以規定,那么就可以根據藥物自帶說明書的推薦劑量予以判斷[2]:①DDDs是藥物實際消耗總量和藥物推薦劑量的比值,其值越大,表明藥物使用頻率越高,也就表示用藥頻度具備相加性;②DUI是用藥頻度和用藥總天數的比值,其值越接近1,表明藥物使用越合理;如果其值大于1,表明藥物使用不合理。
1.4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5.0軟件包對數據予以統計學分析,采用[n (%)]的形式表示數據資料,并且給予卡方檢驗,倘若P<0.05,表示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500張處方中,96.9%(1454/1500)為合理用藥,3.1%(46/1500)為不合理用藥,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抗生素是控制細菌感染與細菌性傳染的主要藥物,在臨床治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有關研究顯示,WHO推薦的抗生素使用率達到了30%,而我國推薦的抗生素使用率已經達到了80%,死于抗生素濫用的人數每年約有8萬[3]。所以,怎樣保證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成為了廣大醫務人員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我中心1500張處方中,96.9%為合理用藥,3.1%為不合理用藥,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況仍要得到醫務人員的高度重視。
通過實踐總結分析可知,抗生素濫用根源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部分醫師只是根據藥物指導用量開具處方,沒有對患者的具體情況予以充分考慮,導致患者用藥不合理;②部分醫師只是根據個人臨床經驗開具處方,沒有結合實驗室檢查結果,導致患者用藥不合理;③部分醫師認為聯合用藥效果必然優于單藥效果,所以在使用抗生素的時候,一般均趨向于聯合用藥;④沒有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抗生素使用標準執行;⑤部分醫師出于自身利益考慮,隨意開具某種抗生素;⑥患者自己要求使用某種抗生素。
為了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與安全性,一定要重視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其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臨床醫師需要充分考慮患者的具體情況,在綜合判斷之后明確抗生素使用劑量,以及決定是否聯合用藥;②對患者用藥情況予以跟蹤隨訪,以此判斷用藥是否合理,根據患者的真實情況予以及時調整,有效提高治療效果;③安排專業藥師參與藥房工作,指導患者正確用藥,并且實時監督臨床醫師開具的處方,確保處方合理、正確;④在用藥前,臨床醫師需要對藥物特性予以了解,之后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與實驗室檢查結果予以合理給藥;⑤安排專職監督人員對醫師開具處方予以隨機抽查,對用藥是否合理予以判斷,及時發現問題,并予以指正;⑥加大臨床醫師的培訓力度,學習最新的藥物知識,加強經驗交流,明確臨床用藥重點與難點,以此提高用藥合理性;⑦嚴格按照國家的有關規范標準指導臨床用藥;⑧加強抗生素合理使用重要性的宣傳,介紹抗生素濫用危害,提高人們對抗生素合理使用的認識,以此增強抗生素的合理使用[4]。
綜上所述,臨床醫師應該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與實驗室檢查結果,按照有關規范標準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此提高抗生素的合理利用率,減少患者用藥風險與醫患糾紛的發生,構建了良好的醫患關系,確保了患者的治療效果與生活質量,值得臨床選用與普及。
參考文獻
[1] 王繼斌,黃宏星.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抗生素濫用[J].中國醫藥導刊,2010,12(9):2.
[2] 王建洲.我們往何處去?——抗生素使用與細菌耐藥性的對立發展思考[J].醫學與哲學,2010,31(2):71-72.
[3] 孫學武,李杰.抗生素濫用的原因分析及合理使用策略[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50):121.
[4] 孫紅艷.淺談抗生素的濫用、危害及在兒科的合理使用[J].兵團醫學,2014,44(1):44-45.
中圖分類號:R978.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0-01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