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春玉(吉林省遼源市中心醫院,吉林 遼源 136200)
?
手術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意義
冷春玉
(吉林省遼源市中心醫院,吉林 遼源 136200)
【摘要】目的 總結工作經驗,探討手術室安全管理的意義。方法 統計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4000例手術的完成情況,找出安全管理的最佳方法及實施效果。結果 護士嚴格遵守安全核對制度,4000例手術無護理事故發生,患者滿意度增加。結論 手術室的安全管理是醫院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避免了術中差錯和惡性事故的發生,使護士工作中有章可依,確保手術順利成功。
【關鍵詞】手術室;安全管理;實施效果
手術室任何一個環節的差錯都可能會引起錯誤手術發生,引發醫療差錯事故[1]。安全管理包括手術人員、患者、器械、環境、文件等一切與手術有關的事項,加強手術室安全管理提高護理質量,是避免差錯事故的發生的保障,同時也是提高患者滿意度的有效手段,現將我科的安全管理介紹如下。
1.1 嚴格執行患者身份核對制度,保證護理安全。注意手術患者身份識別及資料核對,巡回護士在手術前一天進行術前訪視,了解患者的科室、姓名、年齡、住院號、手術方法、各項化驗檢查結果、術前準備情況等一般情況,了解患者的一般情況,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在和患者交流的同時了解患者有無過敏史、既往史、手術史,減輕患者緊張、恐懼心理同時對患者的一般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手術日接手術患者時,再次核對,確認患者身份,核對清楚后將患者接進手術室。入室后要與醫師、麻醉師進行三方核對,確保患者不接錯,我們在查對上總結,如在擺放體位前、手術開始前再次強調核對手術標示,起到了二次提醒的作用,無誤后手術開始。
1.2 手術室人員管理。手術室是醫院重要實施手術治療、搶救的部門,常面臨著許多護理安全問題,護士應強化安全意識,加強法律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引進先進技術及管理經驗,加強護理知識與技能培訓,組織新設備、新儀器的學習,加強規范護理文書書寫,思想上手術室護理記錄書寫,重視培養護士愛崗敬業的精神,護士長彈性排班,減輕護士壓力,以免因長期心理緊張、壓抑,身心疲憊造成護理差錯發生。
嚴格手術室進出管理制度,在手術室入口設專人管理,醫護人員進入無菌間要更換手術衣,戴無菌口罩,嚴禁佩戴首飾,留長指甲,頭發不能露著外面,鼻子不能出口罩,上呼吸道及皮膚感染者禁止參加手術。入室后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監督,相互提醒,養成良好的進出手術室的無菌意識。外院參觀學習者必須持有醫務部介紹信,經手術室護士長同意方可入室,參觀人員每間手術間不允許超過2人,要保持20~30 cm的距離在“參觀線”外觀看,避免參觀者過度靠近術者,不要大聲喧嘩和隨意走動,手術人員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臨床實習醫學生要在主刀醫師帶領指導下工作,手術過程醫師告知并提醒監督。
1.3 手術室器械與儀器管理:我院建立了手術術前、術中、術后嚴格清點查對制度,避免物品遺留于患者體腔內,手術前器械護士、巡回護士共同清點臺上所有物品,認真核對,手術臺上使用帶有顯影條的紗布、紗墊,術中添加物品如縫針、紗布及時填寫記錄,關閉體腔、深部切口前逐項清點物品,縫合皮膚前兩人再次共同清點,防止異物遺留于體腔內。數目不清時報告醫師不能關閉體腔,共同查找,必要時行X線透視查找,若術中需交接班時,對數目清點不清者不交班[2]。病理標本應嚴格管理,防止標本錯換丟失等。器械護士負責留置標本,巡回護士做好標本的登記工作,填寫患者的姓名、科室、住院號、標本名稱、留置日期等交手術醫師確定簽名送檢,以免混淆、丟失。增強法律意識,科室應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注意做好手術護理記錄,明確責任、強化安全意識,培養做好自我保護意識,防范差錯事故發生醫療糾紛。
手術結束后器械嚴格按要求清點、清洗、上油、消毒、保存,對貴重儀器使用后需要精心保養和管理,各種腔鏡使用、消毒時要注意應小心輕拿輕放,精密儀器使用后清洗吹干、上油、各個器械分開放置,以免碰損,減少人為或操作不當引起的損壞,延長器械使用壽命。手術室各種儀器電源設備較多,對手術室電器設備手術結束后切斷電源,建立各種器械、儀器設備專人專管,使各種設備儀器保持完好工作狀態,交接班時認真檢查簽名,避免疏忽帶來非醫療性安全隱患。
1.4 防止院內感染。嚴格執行手術室醫院感染消毒程序,按規則制度執行是避免發生院內感染發生的前提。我科是層流手術間,有不同的級別,手術室內每天用500 mg/L優氯凈濕拖地2次,手術間早晚30 min空氣凈化,護士長按照手術級別合理安排手術間,手術前30 min打開層流凈化,避免人員走動,感染手術間懸掛“感染”標志,禁止術中來回出入,采用一次性敷料術后黃色醫用袋焚燒處理,廢棄物焚燒處理,以徹底殺滅病原體避免交叉感染[3]。器械用200 0mg/L優氯凈浸泡30 min后再清洗高壓滅菌。
手術包布清洗滅菌打包,器械實行人員初洗、機洗,雙人核對后簽名包裝高壓滅菌,每包器械包應<7 kg,布包應小于30 cm×30 cm ×50 cm,對高壓滅菌鍋使用執行嚴格操作流程制度,并定期監測滅菌效果,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分室存放保管,每月進行一次空氣、物表、醫護人員手、物品細菌學培養檢測,確保滅菌達標。
手術室護士要有職業防護意識,做好自我防護,避免工作中銳器傷害,手術刀、剪、針等銳器傳遞必須放于彎盤中,使用后應放固定的位置[4]。刺傷后做好局部消毒,注射高效價球蛋白和乙肝疫苗,上報感染科定期跟蹤監測。
手術室護士要不斷提高個人素質,對患者人性化服務,加強護患溝通,學習加強與患者溝通技巧,培養護士的表達能力,尊重患者,患者入手術間應及時給患者遮蓋,保護患者的隱私,避免嬉笑、談論與手術無關的話題,以尊重理解患者,安慰患者,消除患者緊張、恐懼心理。
手術室安全管理杜絕或減少各種安全隱患,護士嚴格遵守安全核對制度,4000例手術無護理事故發生,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患者滿意度增加。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手術的難度和工作量都不斷的增加,手術室的安全管理成為保障患者安全與滿意度的保障,手術室護士不僅要有慎獨精神還倡導精益求精、細致入微的工作態度[5]。只有不斷加強和完善安全管理才能避免手術中發生差錯和惡性事故,我院制定了各項安全管理措施,使護士工作中有章可依,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確保手術順利成功。手術室護士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許多臨床發生的護理醫療糾紛和護理差錯事故都是因為不認真執行護理操作規范、不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所造成的,因此,護理規范、常規對指導和加強安全護理工作起著重要作用[6]。我院手術室安全管理實施常抓不懈,患者的滿意度不斷提高,消除了護理隱患,護士基本素質不斷提高。手術室安全管理為患者的安全、優質服務提供了保障。
參考文獻
[1] 陳肖敏,周敏燕,童彬.多部門合作的手術核對制度在我院的實施[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4):337338.
[2] 林巖,譚淑芳,盧玉貞.實用手術室護理[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12.
[3] 馮立,耿淑琴,張桂榮.如何加強手術室的安全管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7,4(6):59-61.
[4] 于小鳳,田雪梅,鄧利利.手術室護士銳器刺傷的危害及防護對策[J].護理研究,2006,20(16):167.
[5] 李芳美,李熱元.手術室護理工作安全管理和差錯事故防范[J].當代護士,2005,9(1):89-91.
[6] 熊桂華,劉桂卿,潘漢韶.新形勢下加強護理安全管理的對策[J].護理研究,2004,18(3B):541.
中圖分類號:R472.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0-02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