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福
摘 要:從當前高三語文復習的現狀;破解難題,構建有效課堂兩方面對職校中構建有效的高三語文課堂進行研究,進而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從而在高三復習中達到師生所期望的目標。
關鍵詞:語文;高三復習;課堂;中等專業學校
中圖分類號:G625.1;G718.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3-0100-01
一、當前高三語文復習的現狀
現在高三語文復習流行的做法是全天候、全覆蓋題海戰術。具體而言,首先,語文教師應研究高考考綱,整理近年來各?。ㄖ陛犑校?、各地區普通高考語文試卷,通過比對、分析,進一步明確近幾年高考語文試題的題型特點、命題規律和考查趨向,總結出具有規律性的試題解答思路和解題要領。其次,要重點梳理出高中語文各冊教材的基本篇目和各個知識點。第三,教師還要為學生尋找和編制大量的練習題。這些練習題題量大、難度大,是教師在海量的各種復習資料中選出來,再通過精心而又辛苦、通過剪切拼湊的方式“編制”出的。學生反復地訓練,教師反復地講解、糾錯,一遍又一遍之后重新回到開頭,再來一遍。一輪復習,二輪復習,三輪復習……每一輪復習就是一番“煉獄”,每一次考試就是一次考驗,讓教師疲于奔命,讓學生身心疲憊,如跌入云霧之中而手足無措。這樣,無論教師、學生都處于煎熬、痛苦之中,但最終滿意自己高考結果的有幾人呢?教師也好,學生也罷,好像更多在追求過程中的“痛并快樂著”,至于結果則用“努力了,我不后悔”來安慰自己,對未來高考語文成績的提升于事無補。
二、破解難題,構建有效課堂
1. 建立管理意識
本文所指“管理”,更多的是指“指導、引導”,不能望文生義,更不能理解成“管教”。在高三年級未來一年的復習教學中,在“教”“學”的雙邊主體中,語文教師要側重引導、啟發、催生和激活。語文教師要形成和具備上述“管理”的意識,從而積極引導學生建立這種意識。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首先主動思考,歸納時間的安排,進而反思個人的復習方法,再結合個人的實際,在教師的指導下提出適合自己的方法。當然,在此過程中,激發學生充分的學習動機是必不可少的步驟。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在師生共同建立“管理”意識的前提下,所有后續工作就有了基礎。
2. 擯棄題海戰術
正如前文所述,在高三復習階段中,語文教師都喜歡用大量的可以提高難度的試卷來訓練學生,美其名曰“平時有200%的難度,才能有高考時100%的把握”。而且不可思議的是,很多語文教師將這種做法當成“法寶”,認為這樣可以推進復習,可以掌握答題要領,甚至可以提升考試成績。然而,事實真是這樣的嗎?第一,提高訓練題的難度、增加考試的頻率與提升語文高考成績水平不成正比。要知道,在沒有保證“質”的前提下疊加“量”,會導致“質”的下降。學生在經過多次無效訓練后,就會產生“狼來了”般的負面心理,而且這種失敗的心理會慢慢地浸染學習語文的信念,甚至產生厭棄的情緒,為后面的教學帶來更大的危害。第二,刻意的增加題目的難度并不能達到提升學生領悟能力的目的。特別是在不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隨心所欲”的增加難度,認為“先平時難而后才能考試易”,這是極端錯誤的。因為語文學科是人文性的且帶有工具性的,其學科特點與其他學科有很大差距,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切實關注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體驗、聯想和遷移應用。第三,過于頻繁的訓練和考試不利于學生積極的消化和吸收。對每一道試題、每一個知識點,學生如果缺乏必要的消化吸收,就會導致收效甚微,必然導致學生缺乏成就感,令師生身心疲憊,更讓學生產生悲觀失望情緒的結果。由此,高三的復習課堂就會走進死胡同。按照教育教學的規律,教師的教學應該遵循學生的心理規律,循序漸進,由簡到難、由易到繁,降低難度,減少頻率,讓學生充分把握解題的規律,掌握解題技巧,進而讓學生產生興趣,使高三的語文教學變成學生內在的需求,即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我想學”,甚至“我愛學”。
3. 享受成功喜悅
如何讓學生在高三復習中有長期的“興奮感”,即讓學生始終對高三語文的復習有興趣,能夠主動學習、主動思考,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平時的訓練和考試中,語文教師多用偏難、偏多、偏奇、偏怪的訓練來追求期望的目標,結果反而消耗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甚至摧毀了學生必勝的信念,致使學生產生“勞而無功”“學無所成”的錯覺。長此下去,“動力”消失,“頹廢”襲來,學生的自學能力就會下降,形成大量時間和精力的浪費。所以,正確的做法是按照知識的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規律,充分考慮考綱的整體復習要求,以教材為“綱”,以知識點為“目”,綱舉目張,精心設計訓練題,降低語文訓練的難度,讓學生一次次享受成功的喜悅,一次次激起學習的興趣,長期保持語文復習的興奮點,從而穩固學生的信心,逐步引導他們主動發現、思考、解決問題,并不斷挑戰新的難題。
最后需要強調說明的是,在教育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這個主導地位是必須強化的,即給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創造自主學習的環境和平臺,對學生自主學習進行積極的指導,更好地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張海燕.激發高中生語文學習動機的策略[J].現代語文,2008(12).
[2]陳菊飛,鄧彤.語文教學缺了什么[J].中學語文教學,2009(03).
[3]姜德智.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習者媒介素養提升研究[D].長春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