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新起
簡談規范社交網絡對大學生思想影響的對策
文/王新起
在當今社會,社交網絡普及到大眾人群中,在方方面面影響著人們,尤其是大學生。每一件事都有兩面性,社交網絡在給大學生提供好的平臺之外,也帶來了一些消極的影響,因此,我們應當充分了解社交網絡對大學生思想的影響,并能夠采取措施,加強政府監管,加強校園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造福社會。
社交網絡;大學生群體; 影響;對策
現在社會科技飛速的發展,微信、QQ、人人網等社交平臺不斷涌現,它們充斥著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而且對大學生各個方面的要求都不斷地提高。在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方面,社交網絡使得大學生擁有了學習先進模范的機會,也提供了大學生擴大交流空間的平臺,這些都對大學生的學習、社交和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提供著全新的信息獲取和溝通交流的方式。但是,由于大學生年齡階段的獨特性,在社交網絡中迷失是常有的事情,面對社交網絡出現而給大學生帶來的影響,我們要客觀辯證的看待,既要看到它帶給大學生的各種便捷,為大學生提供必要的交往平臺和學習生活過程中的各種需要的滿足,同時,也要看到社交網絡給大學生帶來的各種危害。不管是國家還是政府、學校都必須防范社交網絡帶來的危害,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幫助大學生樹立起正確的網絡社交觀念,教會他們科學合理的使用社交網絡平臺,防止大學生迷失自我,甚至失去生命。
在面對社交網絡帶來的威脅時,首先國家要加強監督、制約工作,進一步推動社交網絡相關立法工作,以免出現不應該出現的后果。
互聯網誕生以來,人們的網絡活動日益頻繁,人們習慣于在社交網絡中穿梭,在社交網絡中自由的抒發內心的真實感受,也不用顧及其他人對自己的偏見和看法。但是,這樣會使大學生在社交網絡中喪失基本的道德和理智,他們會誤認為社交網絡是一個虛擬的世界,不會傷害到自己和他人。于是,在社交網絡里暴露出自己內心陰暗的一面,導致社會上網絡犯罪頻發,危害社會公共秩序。可見,加強對社交網絡的依法管理已迫在眉睫。
可是,相關立法工作還是滯后于社交網絡危害的出現,還不能有效地阻止社交網絡帶來的危害的發生。大學生是社交網絡的主要集體,他們一方面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對于法律相關保護規定不了解,很容易受到社交網絡的侵害。另外,他們擁有著極強烈的自我表現欲望,其模仿能力也是超乎想象的,再加上他們對相關法律的不了解,更容易陷入社交網絡的“無底深淵”。因此,在加強相關法律制定過程中,國家不僅要考慮到大學生引發的社交網絡犯罪,也要注意防止大學生受到社交網絡中不良信息的侵害。
隨著社交網絡的普及,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也越來越受到它的影響,且影響日益加深,因此,社交網絡會嚴重影響到大學生的身心健康。這樣,僅僅是國家加強相關法律建設是遠遠不夠的,政府也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加大對社交網絡內容和使用的監管力度。
社交網絡是一個虛擬世界,人們在這里只能交流卻見不到對方。在這里,人性善和人性惡將會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尤其是在網絡交流室、BBS、網絡討論區等平臺,人們可以完全不負責任,盡情的發表自己的看法,大膽的宣泄自己壓抑已久的情緒,這樣必將會造成社會混亂。由此可見,加大政府的管理和監督力度是必要的。
在監管上,我們要轉變舊有的觀念,不能像以前監管電視、廣播和報紙那樣監管社交網絡了。對于外來的垃圾信息,我們必須轉換策略,因為外來信息渠道多,只依靠堵是不可能阻止的。因此,我們必須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建立屬于我們自己的社交網站,防止人們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語,危害到他人及社會。
之所以社交網絡會嚴重影響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主要還是因為信息內容不健康,從而導致大學生思想扭曲,深深影響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學校應該積極開展校園網絡服務,努力提高信息內容的健康程度,使得信息交流健康且有序。
當然,學校還要創建出良好的校園文化,多開展一些積極健康的科技文化活動,舉辦文化藝術節,大學生可以在文明健康的校園文化中潛移默化的接受新思想,使他們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前進。
在對學生的引導方面,只依靠學校和老師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學生從生下來開始第一次接受的也是能夠產生深遠影響的教育是父母的教育,而且學生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家里和父母度過的,因此,我們應該加強家校合作,使家長多與學生聊天交心,多了解和關心、鼓勵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內心世界,并且家長還要經常與老師交流溝通。這樣,我們就可以有效地促進大學生健康社交了。
社交網絡可以影響到大學生的方方面面,經過研究我們可以發現,社交網絡之所以能夠帶給大學生各種負面影響,是因為大學生自身的素質不到位。要想根除社交網絡帶來的危害,必須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這樣做,我們才能從根本上除掉這個大禍害。
首先,我們應該建立一支無比強大的,具有高素質、高水平的社交網絡工作團隊,讓他們開展相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時,這支團隊要積極提高運用社交網絡技術的能力,加強引導大學生搜索和運用有益健康的信息,在工作中發現問題并針對性的解決掉問題。
其次,提高大學生自己的網絡社交的免疫力很有必要。大學應該堅持以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等社會主義新思想來教育學生,使他們能夠在雜亂的信息世界高效的辨別和抵御各種不良信息。積極堅持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大學生的愛國情懷。
最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得自律精神和道德觀念深入人心。大學生由于自制力不強,容易對自己放縱,使自己做出不利于社會的事情,違反社交網絡道德。因此,加強德育教育和進行他律規范,可以引導大學生們提高道德意識和自控能力,做一個良好的網絡社交公民。
[1]劉藝.《淺談網絡對大學生的心理影響及教育對策》,載洛陽師范學院學報 2005年第3期。
[2]王茹.《移動網絡和社交網站對大學生思想的影響》,載《高校輔導員學刊》 2013年第5期。
[3]趙萱.《網絡對大學生思想道德的影響及對策》,華北電力大學2012年本科畢業論文。
[4]陳迪男.《淺談網絡文化對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影響及其對策》,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
(作者單位:周口師范學院 網絡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