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寇 文
小學數學合作學習有效性提升探索
文/寇 文
新課改強調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個性的發展,在這個指導思想下,合作、主動、探究學習方式改變了陳舊的教學方式,并打開了全新的局面。合作學習是大力提倡的一種,不僅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所以,培養學生競爭、創新和合作能力的關鍵之一,就是小組合作學習。鑒于此,本文對合作學習融入小學數學的意義做了簡單的分析,對如何提升合作學習有效性做了探索。
小學數學;合作學習;有效性
隨著新課程實施的不斷深化,小學數學無論是教學方法還是課堂組織都做出了改善,更加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個性發展。合作學習是提升教學效果的重要方式,要求學生采用探究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學習知識。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在課堂中扮演了主人公的角色,學習的效果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教師成為了課堂的引導者和評價者,更多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做出有效指導,提高課堂的整體效果。
一方面從理論上來說,合作學習改變了以往的教學形式,使得教學從以老師為主導變為了以學生為主導,這使得學生可以在課堂上進行研究和交流;另一方面從實踐的角度來說,合作學習可以通過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自主探究能力,讓他們具有一個積極良好的學習心態,有利于他們數學成績的提高和能力的養成。并且在這種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擺脫以往對于數學枯燥乏味的印象,使得學生真正的愛數學、學數學[1]。
2.1 合理組織和搭配小組成員
在分組上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特長等方面全面考慮,結合學習內容,再合理的進行組織搭配。為了讓小組成員之間更好地溝通和交流,就要避免能力強與能力弱、性格開朗與性格內向等懸殊相差太大的搭配在一起,避免分組搭配的好壞影響以后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的均衡發展、優勢互補等良好的學習效果。
2.2 制定小組學習的規則制度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那么,在學習小組分配好以后,就要根據學習的內容和特點來制定相關方面的制度和要求。當學生已經完全融入到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時,教師的指導組織作用就為成功合作指明了方向,教師要充分的發揮自己的教學實踐和經驗促使學生能夠人人參與、共同進步。所以,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要遵循一定的規則,要明確分工,每個小組要設立小組長、記錄員、操作員等特定的角色和承擔一定的學習任務,過一個星期后要互換角色、輪流擔任來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性。
2.3 營造一個良好的合作氛圍
締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合作學習要想有效開展,首先要保證有合作的氛圍。比如在課堂上創建一個良好的環境,開展各種各樣學習的項目。創建適合的學習環境要得到社會、學校以及家長的認可。
2.4 轉變教學思路,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第一,設計的問題具有挑戰性,令學生開拓思維。比如一個數學問題,如果很簡單,多數學生都可以自我思考、自我完成,很快找到結果,那就沒有必要一起研究,共同探討。若是某個數學問題,無論怎樣都無法得出結果,這樣的問題沒有必要組織,失去了原有的合作意義。要讓學生在共同探討、共同思考中找到答案,得出結論,這才是合理的、有意義的問題。這個時候學生們才會有強烈的合作欲望。與此同時,在一堂數學課中,教師應不斷地提出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激發與保持學生探究與合作的強烈意識。
例如,在教學“比較分數的大小”的時候,講解同分母分數比較大小時,我們可以讓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并設計習題讓同學們去練習鞏固。當學生學習掌握后,我們便可以讓學生去學習異分母、異分子分數。這時便可以讓學生去進行合作研究學習。我們可以讓學生比較3/5與2/7的大小和4/9與1/7的大小。這時學生已經有了之前學習“同分母分數”的經驗,也有了一定的分析思路,再加上他們互相交流、探討,便可以有一定的方法去解決。但是由于這與之前所講有一定的不同,所以單憑一人之力很難去思考出。幾個同學進行合作時,可以集思廣益,一個同學去查找資料和書籍,一個同學去分析比較,另一個去進行驗證……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可以進行分工合作,而且有利于得出答案,讓學生樹立起自信心,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使得他們可以更好地學習。
第二,設計的問題要具有開放性,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放性問題的解決方式多種多樣,結果卻不單一,對學生來說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當學生們面對這些問題時,一個人往往思考不周全,但是集體的力量大,使得問題迎刃而解[2]。自己當初無從下手、摸不著頭腦的演變成有頭有序的解決,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自信心和挑戰欲。例如,在講授長方形的面積時,可以設計這樣一個題目“一個長方形的面積是20厘米,那么他的長和寬(為整數)各是多少”這是便可以讓學生展開合作交流,再交流中,學生會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思路得出不同的結論,發散學生的思維。在學生的合作探究中會出現“1與20、2與10、4與5”這三種答案。這樣,不僅有助于問題的解決,而且有助于學生從多個方面去思考問題,有利于思維多變性的發展。
2.5 進行合理的評價
在討論結束后要對學習結果進行科學、合理的總結評價,對不夠認真,意見不統一的小組提出要求和希望;對積極發言、認真討論的小組進行表揚和評價,比如評“最團結小組、最優秀小組等”,來引發小組展開競爭,帶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團隊合作。從小組成員互勵、互助、互動中不僅能全面的提高學生的素質和好習慣的培養,還有利于新知識的鞏固,強化學生集體的凝聚力和榮譽感。
總之,合作學習是小學數學提升課堂效果的重要手段,不僅提升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讓學生在合作中學到合作,學會探究,提升了個人的綜合能力。教師在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也要不斷地對其進行改進,使得課堂學習可以更好地發展。
[1]馮春花.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研究[D].聊城大學,2014.
[2]金玲玲.探究分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4,28:57.
(作者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鹽池縣王樂井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