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通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
桂枝湯加味治療更年期婦女汗出56例臨床體會
王通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河南鄭州450000
【摘要】目的:觀察桂枝湯加味治療更年期婦女汗出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更年期婦女汗出患者56例,服用桂枝湯加味治療,連服2周為1個療程。結果:治愈32例,顯效12例,有效7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91.0%。結論:桂枝湯加味治療更年期婦女汗出具有一定療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更年期;汗出;桂枝湯
更年期婦女汗出是婦女絕經后諸癥的主癥,不少患者伴有焦慮、眩暈耳鳴、心悸失眠、急躁易怒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癥狀,患者患病時間較長,常規西藥治療較難奏效,嚴重危害更年期婦女身心健康。筆者在導師指導下運用桂枝湯加味治療更年期汗出,取得了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選取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門診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女性患者56例,年齡45~60歲,平均年齡(52.2±6.5)歲,病程3個月至9年,平均病程(4.1±1.2)年。納入標準:①患者主訴都以汗出為主;②中醫診斷均符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制定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中肺衛不固、營衛不和的診斷。癥見:頭面、頸胸部或半身、局部時時汗出,活動后尤甚,惡風寒,肢體酸楚,平素易感冒,倦怠乏力,面色晄白,舌質淡,苔薄白,脈緩弱。排除標準:①有嚴重心、腦、肝、腎、造血系統疾病或惡性腫瘤者;②肺結核、甲亢、風濕熱等疾病;③有精神障礙,不能按要求接受、完成治療者。
1.2治療方法所有患者以益氣固表,調和營衛為總治則,予桂枝湯加味治療。處方:桂枝15g,白芍15g,生姜5片,紅棗10枚,炙甘草9g。汗出多(次數及量)者加浮小麥30g,凈山萸肉30g;平素易感冒者、倦怠乏力者加生黃芪15g,防風15g,生白術15g;失眠多夢、驚恐不安者,加生龍骨、生牡蠣各20g;冷汗多、怕冷者,加附子9g,桑螵蛸10g;心悸者加石菖蒲、甘松各15g,日一劑,水煎,早晚溫服,囑藥后喝碗熱米粥。2周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判斷療效,汗出癥狀消失后再服1周以鞏固療效。
1.3療效判定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相關標準擬定。治愈:汗止,其他癥狀消失;顯效:汗出明顯減少,其他癥狀明顯改善;有效:汗出較前減少,其他癥狀得到一定的改善;無效:汗出及其他癥狀均無明顯改善。
2結果
治愈32例,顯效12例,有效7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91.0%。全部患者在治療后血、尿、便常規及腎功能、肝功能檢查均未出現明顯異常變化,治療過程中均無不良反應。
3病案舉例
患者吳某,女,51歲,干部。2014年12月以“反復汗出、自覺全身不適3年余,加重半月”為主訴來診。病人面色晄白憔悴,形體偏瘦,神疲乏力,自述平素易感冒,3年來經常汗出,尤以顏面及頸部為多,動則更甚,自覺全身不適,納食不佳,夜間多夢易驚醒,二便尚可,舌質淡紅,苔白潤,脈沉緩無力。中醫診斷:汗證;證屬肺衛不固、營衛不和,治以益氣固表,調和營衛。方用桂枝湯加味:桂枝15g,白芍15g,生黃芪15g,防風15g,生龍骨、生牡蠣各20g,浮小麥30g,生姜5片,紅棗10枚,炙甘草9g。7劑,日一劑,水煎,早晚溫服,囑藥后喝碗熱米粥。7劑后病者告謂,身如日浴,納眠好轉,諸癥如失。守前方繼進,再服7劑,諸癥消失。囑其再服7劑以鞏固療效,隨訪1年,未見復發。
4討論
汗證是由于陰陽失調,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證。中醫學認為,更年期婦女汗出的病機是沖任二脈虛弱,腎精枯竭,陰陽失調,臟腑氣血失常,在一系列絕經期綜合征中以汗出、心悸、失眠多夢為主要的臨床表現。筆者在門診長期跟師實踐中發現,更年期婦女汗證以肺衛不固、營衛不和最為常見。作為“仲景群方之冠”的桂枝湯,其治療汗證由來已久,如《傷寒論》中“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2]”,“病人臟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2]”等。桂枝湯是治療汗證的好方,前人有無汗不得用桂枝的說法,柯韻伯先生也曾說過,桂枝湯主治雖多,“惟以脈弱自汗為主耳”。既然桂枝湯可解肌發汗,為何能治療汗證?近賢曹穎甫稱衛陽不固,營陰失守之汗為“病汗”,服桂枝湯后之汗出為“藥汗”,并鑒別指出“病汗常常帶有涼意,藥汗帶熱意。病汗雖久,不足以去病;藥汗瞬時,而功乃大著。此其分也”[3]。桂枝湯中,桂枝為君,助衛陽,白芍為臣,益陰斂營,斂固外泄之營陰,桂芍等量合用,散中有收,汗中寓補,營衛同治,相輔相成。生姜辛溫,助桂枝散表邪,大棗甘平,既能益氣補中,又可滋脾生津,炙甘草調和藥性,合桂枝辛甘化陽以實衛,合白芍酸甘化陰以和營[4]。對于本方的嚴禁配伍,陳古愚論述最為精辟“桂枝辛溫陽也,芍藥苦平陰也。桂枝又得生姜之辛同氣相求,可恃之以調周身之陽氣;芍藥而得大棗、甘草之甘,則甘苦化合可恃之以滋周身之陰液,即取大補陰陽之品,養其汗源為勝邪之本,又啜粥以助之,取水谷之津以為汗,汗后毫不受傷,所謂立身有不敗之地以圖萬全也”[5]。針對臨床更年期婦女汗出,以桂枝湯為基礎,隨癥加味治之,則收效甚捷。
綜上所述,桂枝湯加味治療更年期婦女汗出具有一定療效,可明顯減輕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和提高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6.
[2]漢·張仲景.傷寒論[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1:49.
[3]清·曹穎甫.經方實驗錄 [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1:8.
[4]鄧中甲等.方劑學[M].2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4:33.
[5] 清·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 [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681.
(收稿日期:2016.01.16)
【中圖分類號】R271.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6-0166-01
作者簡介:王通,男,碩士研究生在讀,專業方向:中醫藥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