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沙依拉?英斯
?
臨床經驗薈萃
阿苯達唑治療肝包蟲病療效觀察
古麗沙依拉?英斯
【摘要】目的 對阿苯達唑治療肝包蟲病的療效進行評價。方法 收集2009年伊犁州察布查爾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確診的肝包蟲病患者268例,觀察阿苯達唑治療不同類型肝包蟲病的療效。結果 阿苯達唑對肝包蟲病治療的有效率高達85.07%(225/268)。其中,對泡型肝包蟲病的治療有效率為100.00%(3/3);對囊型肝包蟲病的治療有效率為85.00%(221/260);對混合型肝包蟲病的治療有效率為80.00%(4/5)。結論 阿苯達唑可作為治療肝包蟲病的首選藥物,療效較為確切。
【關鍵詞】肝包蟲病;阿苯達唑;療效觀察
肝包蟲病在畜牧業發達國家以及我國的西北地區發病率較高,是一種危害極大的人畜共患疾病。目前,治療包蟲病的主要方法仍是外科手術切除包蟲囊腫,此方法的缺點是危險性較高,若手術過程中滅殺不完全易導致復發。阿苯達唑為廣譜驅蟲藥,有研究顯示其在治療肝包蟲病方面有顯著的效果[1]。由于本地區是包蟲病高發區,因此收集2009年確診的肝包蟲病患者268例,觀察阿苯達唑對其的臨床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伊犁州察布查縣2009年確診肝包蟲病患者268例。其中,男100例(37.48%)、女168例(62.52%);年齡8~70歲,平均(39.58±29.41)歲;囊型包蟲病260例(97.01%)、泡型包蟲病3例(1.12%)、混合型包蟲病5例(1.87%)。
1.2 研究方法 按囊型肝包蟲病和泡型肝包蟲病對患者進行分層后,給予阿苯達唑乳劑口服,劑量12.5 mg/(kg?d),分兩次口服,治療1個月為1療程。服藥前后分別進行超聲隨訪調查,評價療效。1.3 療效評價 從癥狀及超聲兩方面進行評價,兩方面均獲得顯著改善定義為有效。
阿苯達唑對肝包蟲病治療的有效率高達85.07%(225/268)。其中,對泡型肝包蟲病治療的有效率為100.00%(3/3);對囊型肝包蟲病的治療有效率為85.00%(221/260);對混合型肝包蟲病的治療有效率為80.00%(4/5)。
肝包蟲病又稱肝棘球蚴病,是畜牧地區常見的寄生蟲病,約大多數是犬絳蟲(細粒棘球絳蟲)的蚴侵入并寄生在人體肝臟所引起的單房性包囊腫(肝棘球蚴病),少數由泡狀棘球絳蟲的蚴所引起的泡狀棘球蚴病(肝泡球蚴病),中國西北地區和內蒙,四川西部地區較為流行。癥狀無特異性,手術治療是最主要的治療方法。阿苯達唑為一高效低毒的廣譜驅蟲藥。臨床可用于驅蛔蟲、蟯蟲、絳蟲、鞭蟲、鉤蟲、糞圓線蟲等。在體內代謝為亞砜類或砜類后,抑制寄生蟲對葡萄糖的吸收,導致蟲體糖原耗竭,或抑制延胡索酸還原酶系統,阻礙ATP的產生,使寄生蟲無法存活和繁殖。采用阿苯達唑治療肝包蟲病目前已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其療效好于傳統的治療藥物。從改善肝包蟲病患者癥狀上看,連續服用阿苯達唑乳劑3療程以上,癥狀均有明顯好轉。在藥效上,阿苯達唑乳劑在抵制復發機率和藥效的長期性方面較好。而本研究中,阿苯達唑對各種類型的肝包蟲病均有顯著的效果。因此阿苯達唑可作為治療肝包蟲病的首選藥物,療效較為確切。
參考文獻:
[1] 馮運靈,吳向林,李麗,等.超聲隨訪復查對阿苯達唑治療肝包蟲病的療效觀察[J].現代預防醫學,2011,38(268):3556-3557,3560.
作者單位:835000 新疆 伊犁,伊犁州察布查爾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中圖分類號】R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7185(2016)06-0057-02
doi:10.3969/j.issn.1672-7185.2016.06.024
收稿日期:(2015-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