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翠微
(遼寧省鞍山市鞍鋼集團總醫院,遼寧 鞍山 114001)
?
探討TCD檢查基底動脈異常98例臨床分析
赫翠微
(遼寧省鞍山市鞍鋼集團總醫院,遼寧 鞍山 114001)
【摘要】目的 探討基底動脈異常的TCD檢查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基底動脈異常患者98例以及到醫院進行健康體檢的40例正常者,將其分別劃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95例,對照組40例,對所有人員進行TCD檢查,觀察檢查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基底動脈的中遠端血流速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兩組在基底動脈近端的血流速上沒有顯著差異(P >0.05),沒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在TCD檢查基底動脈異常期間,不僅要對常規深度進行有效檢測,還要高度重視基底動脈中遠端血流速的檢測,防止出現基底動脈異常的漏診。
【關鍵詞】基底動脈異常;TCD檢查;檢查效果
基底動脈主要是由患者兩側的椎動脈在腦橋腹面下緣進行匯合之后而形成的,平均長度大約為32 mm[1]。而TCD檢查的創傷性較小,檢查價格相對來說比較便宜,可以動態化的觀察患者的血流改變情況,受到患者的青睞[2]。為了探討基底動脈異常的TCD檢查效果,本文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基底動脈異常患者98例以及到醫院進行健康體檢的40例正常者,并將其作為分析研究的對象進行研究,具體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資料來自于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基底動脈異常患者98例以及到醫院進行健康體檢的40例正常者,將其分別劃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患者98例,男性48例,女性50例,年齡在38~84歲,平均年齡為(56.1±2.3)歲;患者的病程在1周~1年,平均病程是(31.1±2.8)周;從患者的病史來看,眩暈的患者有15例,耳鳴耳聾的患者有13例,患有腦梗死的患者有12例,患有高血壓的患者有24例,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有23例,患有TIA的患者有11例;對照組40例,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齡在38~83歲,平均年齡為(56.0± 3.1)歲。兩組在性別方面以及年齡等一般資料上沒有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且研究中的所有人員對于本研究都知情同意,并已經簽署了相關的知情同意書,經醫院有關委員會審核批準通過。
1.2 方法:對兩組人員都進行TCD檢查,采用Multilow DWLTCD檢測儀,將2 MHz的探頭放置在枕窗,當檢查完患者雙側的VA之后,沿患者一側的VA不斷加深深度,并把探頭角度向內側進行調整有效檢測BA,然后把檢測深度調到70~80 mm獲得BA圖形之后完成BA近端收縮峰的血流速檢測。之后再將取樣深度有效調到95~12 mm,順利測得BA中遠段的收縮峰血流速,最后把兩個深度的基底動脈進行對比,若BA遠端的血流速大于近端血流速的30%則說明出現異常。
1.3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人員基底動脈在近端以及中遠端的血流速情況,并做好詳細記錄與對比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利用SPSS18.0軟件實施統計學分析研究;在計數資料方面采用χ2進行檢驗;而計量資料利用(±s)來表示,采用t進行檢驗;P<0.05說明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人員基底動脈的血流速對比:觀察組的近端(70~80 mm)血流速為(58.81±10.84)cm/s,而對照組的近端(70~80 mm)血流速是(55.81±10.81)cm/s,二者之間沒有顯著差異(P>0.05),沒有統計學意義。而觀察組患者的中遠端(95~120 mm)血流速為(108.81±20.84)cm/s,對照組患者的中遠端(95~120 mm)血流速為(57.51±9.89)cm/s,兩組在中遠端血流速上存在顯著差異(P <0.05),有統計學意義。
2.2 觀察組基底動脈異常患者TCD檢查的具體情況:檢查結果顯示,出現聲頻嘈雜的患者有71例,出現大腦前動脈狹窄的患者有8例,出現椎動脈狹窄的患者有7例,出現大腦中動脈狹窄的患者有9例。
基底動脈異常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出現短暫性以及反復發作性的聽力障礙、眩暈、行走不穩、耳鳴、視物模糊以及肢體麻木等[3]。而造成基底動脈缺血比較常見的是動脈粥樣硬化,其粥樣硬化中的脂肪斑塊大部分沉積在患者動脈的腹側面,閉塞或者是狹窄經常發生在血管起始段以及終末段等[4]。根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對基底動脈異常患者實施TCD檢查的效果顯著,在TCD檢查過程中,要盡量檢測患者基底動脈血管全長,提高檢查診斷的準確率[5-7]。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基底動脈的中遠端血流速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但是兩組在基底動脈近端血流速上沒有顯著差異。說明在采用TCD檢查基底動脈異常的過程中,不僅要對常規的深度進行有效檢測,還需要檢測患者基底動脈的中遠端血流速,防止出現基底動脈異常的漏診。
參考文獻
[1] 劉丹.基底動脈中遠段TCD檢查必要性分析[J].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2011,45(2):186-189.
[2] 徐莉,王占強,周利,等.經顱多普勒超聲對椎基底動脈狹窄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后腦血流灌注的評估價值[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6):704-706.
[3] 田磊.TCD檢查椎基底動脈異常135例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12(40):126.
[4] 金彥斌.TCD檢查椎基底動脈異常134例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32):74-75.
[5] 牛春梅.經顱多普勒(TCD)對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VBI)腦血管病的病因診斷的臨床研究[J].內蒙古中醫藥,2011,30(3): 101-102.
[6] 金彥斌.TCD檢查椎基底動脈異常134例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32):74-75.
[7] 鄭艷梅,陳啟煌.椎-基底動脈血流異常的TCD表現[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32):131.
中圖分類號:R74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02-00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