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紅 王培榮 楊增華
(包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內蒙古 包頭 014000)
?
護理干預對四肢骨折患者術前應激反應的作用
李 紅 王培榮 楊增華*
(包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內蒙古 包頭 014000)
【摘要】目的 探討護理干預對四肢骨折患者術前應激反應的作用。方法 將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174例四肢骨折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護理干預,觀察患者術前應激反應。結果 術前1 h,觀察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血糖、心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前1 h,觀察組患者的HAMA、HAMD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緩解四肢骨折患者術前應激反應,有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護理干預;四肢骨折;應激反應;收縮壓;HAMA
四肢骨折指骨結構部分或完全斷裂,主要由暴力或積累性勞損造成。骨折段移位可導致患肢外形改變,肢體活動受限,部分患者出現骨擦感、骨擦音。骨折治療以最大限度地恢復患肢功能為主要原則。由于骨折患者突然失去活動能力,產生強烈的應激反應,不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本研究對四肢骨折患者進行術前護理干預,已取得良好成效,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將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174例四肢骨折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87例,男59例,女28例,年齡17~46歲,平均(30.1± 2.5)歲,其中上肢骨折41例,下肢骨折46例;對照組87例,男56例,女31例,年齡15~47歲,平均(29.6±2.2)歲,其中上肢骨折43例,下肢骨折44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骨折類型等一般資料的組間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主要包括安排病床,向患者介紹病房環境,告知患者骨折后注意事項,記錄患者年齡、性別、骨折情況、體溫、脈搏、血壓等情況,進行對癥治療、飲食護理、生命體征監測等。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具體包括[1]:①骨折患者術前需住院觀察,病房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心情及術前準備,護理人員應保持病房干凈、整潔,避免患者家屬過多造成病房嘈雜;②由于骨折具有突發性和特殊性,多數患者對骨折嚴重程度、治療方法、預后等情況并不了解,護理人員應及時進行健康宣教,向患者講解骨折的相關知識、手術方式、術前注意事項等,告知患者施術醫師臨床經驗豐富,骨折手術成功率較高;③四肢骨折患者因突然失去活動能力而出現較大的情緒波動,嚴重時可能產生輕生的想法,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心態,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干預,采取鼓勵、安慰等方式緩解患者焦慮、緊張情緒,鼓勵患者積極面對;④護理人員應保持微笑,耐心解答患者疑問,溝通過程中態度溫和,給患者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提高患者信任感,改善護患關系;⑤骨折患者的術前護理要求相對較高,護理人員應不斷加強護理技能訓練,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優化護理質量,為患者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住院環境。
1.3 觀察指標:分別于患者入院后接受護理前及術前1 h采用生命體征檢測儀測定患者收縮壓、舒張壓、心率,取3次結果的平均值。采集患者靜脈血5 mL,離心后取上層血清,檢測患者血糖水平。采用焦慮情緒自評量表(HAMA)和抑郁情緒自評量表(HAMD)評估患者心理應激反應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結果用χ2檢驗,計量結果用t檢驗,以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前及術前1 h收縮壓、舒張壓、血糖、心率比較:術前1 h,觀察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血糖、心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及術前1 h收縮壓、舒張壓、血糖、心率比較
2.2 兩組護理前及術前1 h HAMA、HAMD評分比較:術前1 h,觀察組患者的HAMA、HAMD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前及術前1 h HAMA、HAMD評分比較
應激反應是當機體受到刺激性侵害時,會產生一定的心理和生理變化。應激引起的的心理反應分為積極心理反應和消極心理反應,對個體評價現實情境、應對策略及應對能力具有重要影響[3]。研究顯示,骨折患者的應激反應可能導致神經、內分泌系統紊亂,影響手術治療及預后,嚴重時可導致精神障礙[4]。本研究通過比較護理干預和常規護理模式下骨折患者的血壓、心率、血糖、HAMA、HAMD評分,探討護理干預對四肢骨折患者術前應激反應的作用。
經過此次的研究分析,術前1 h兩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血糖、心率明顯升高??陀^反映了骨折患者應激引起的生理反應情況,表明手術開始前,患者產生明顯的應激反應。Cannon認為,這種生理反應主要涉及同化功能的抑制以及異化功能的激活,是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在應對侵害時的一種生理原則。觀察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血糖、心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護理干預在減輕患者應激反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護理干預以滿足患者需求、緩解患者不良情緒為目的,患者入院時立即安排病床,在病房環境方面要求更高,給患者營造一種良好的住院環境。同時,向患者講解骨折相關知識,手術方式和術前注意事項,轉移患者注意力,減輕疼痛感,使患者逐漸平復心情[5-6]。數據還顯示,術前1 h,觀察組患者的HAMA、HAMD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減輕應激心理反應。護理干預中適當的心理干預,通過溝通、交流掌握患者心理變化,并進行針對性的心理指導,有效緩解患者焦慮、緊張、抑郁等情緒。
綜上所述,四肢骨折患者入院時及時的護理干預,能夠減輕手術帶來的應激反應,提高手術質量,優化患者預后。
參考文獻
[1] 段生麗.42例四肢骨折患者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4,24(7):3737.
[2] 梁玲.護理干預對四肢骨折術后肢體腫脹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醫藥與保健,2014,22(5):135.
[3] 隆靜佳,姜嵐,畢敏娟,等.老年患者骨折術后應激反應的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2):61-63.
[4] 陳遠霞.綜合性護理干預對四肢骨折患者的影響分析[J].吉林醫學,2014,23(33):7532-7533.
[5] 高磊.護理干預在四肢骨折患者術后肢體腫脹康復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5):24-25.
[6] 曾湘云,李剛,鄭勇前,等.綜合護理干預在牽引復位器治療四肢骨折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科學,2015,5(13):110-112.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02-0269-02
*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