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艷
(遼寧省阜新市中心醫院,遼寧 阜新 123000)
?
經臍單孔腹腔鏡根治性腎切除手術的護理配合
陳 艷
(遼寧省阜新市中心醫院,遼寧 阜新 123000)
【摘要】總結22例經臍單孔腹腔鏡根治性腎切除手術的護理配合體會。護理重點包括:手術室護士術前準備充分,消除患者及家屬的緊張情緒,耐心介紹有關手術的原理,優勢效果。建立足夠的靜脈通道,手術臺上的物品清點準確、擺放有序。將各種腔鏡器械與常規器械分開放置,防止誤碰造成器械損傷。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高效率的手術配合,是手術成功的重要保證。22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未發現并發癥。
【關鍵詞】單孔腹腔鏡下;手術中護理;腎切除術
手術切除是治療腎腫瘤的主要手段,近年來微創手術的發展,給患者帶來很多的優點,腹腔鏡與開放的腎切除比較,優勢是術中失血量少,住院時間短,胃腸功能恢復快,術后恢復快等優點。我院自2013年4月至2014年1月共施行22例,療效滿意,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組患者中,男10例,女12例,年齡17~63歲,病史1個月至4年。術前檢查肝功能、凝血功能正常,全身狀況良好。在手術治療前經影像學和腎功能檢查均顯示腎功能正常,無異常狀態。發現其中腎癌18例,其中腎血管性高血壓腎萎縮有3例,腎結核有1例。均給予手術治療,以上22病例患者順利完成,平均時間1 h,術后無感染,5~7 d后出院。
1.2 手術方法: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體位取45°健側臥位,切口作2.5 cm,繞臍“Z”型皮膚切口,把內環放入特別的引導器,將引導器穿孔通過腹壁切口,按動引導器上的開關彈出內環后,抽出引導器,向外拉動塑料套,展開松弛部分便可將內外環固定于腹壁兩側,待其夾緊,使兩環之間的塑料套產生張力向外周推開腹壁,并密封,防止漏氣,逐層切開筋膜,依次分離腎臟腹膜,分離腎動脈,近心端夾閉處理后斷腎A,同法斷腎V,保留腎上腺,向下游離輸尿管夾閉后切斷,用腹腔鏡取物袋取標本,標本從局部切口取出。
2.1 術前護理
2.1.1 患者準備:患者多為腎腫瘤,護士在術前訪視時態度和藹,耐心解釋患者的疑問,消除患者及家屬的緊張情緒,給予必要的心里支持,耐心介紹有關手術的原理,優勢效果,主動介紹手術醫師的技術水平和我們的護理經驗,以消除患者的思想顧慮,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本組患者及家屬都表示對治療方法了解,并對治療充分合作。手術室護士在查閱病歷時,除了解患者的各項輔助檢查及化驗檢查以外,還要了解患者有無其他疾病,以便在全身麻醉前及復蘇后一旦遇到患者突發意外,能及時發現并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術前1 h接患者到手術室,建立靜脈通道,右上肢用18G套管針穿刺淺靜脈,并連接三通接頭備用,協助麻醉師進行氣管插管及橈動脈、頸動脈穿刺。
2.1.2 手術室及用物準備:為了避免術后感染,準備獨立區域手術間,手術在層流潔凈手術間進行,室溫保持在22~24 ℃,濕度40%~60%,播放輕音樂幫助放松心情。配備腹腔鏡設備及器械及其配套設備,彈孔穿刺器、單孔腹腔鏡專用器械、無菌石蠟油、肩托等。手術間的準備工作力求充分,各種儀器設備的檢查調試,以及手術用物的檢查,均在患者入室前完成,以縮短患者全身麻醉的等候時間。
2.2 術中護理
2.2.1 麻醉前護理:患者進入手術間后可能因緊張、恐懼、術前禁食造成的血糖降低等因素而虛脫,患者入室后保持環境安靜,避免設備、手術器械發出的聲響刺激患者,引起情緒波動。患者安置在手術床上,在做好解釋的前提下立即約束雙上肢及腿部,防止患者墜床,在患者全身麻醉前,護士陪伴在床旁,安慰患者并密切觀察病情。提前準備好吸氧、吸引裝置及壓舌板、約束帶,麻醉醫師準備好相關藥品,以備緊急使用。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細致的護理,本組均未在麻醉前出現意外。
2.2.2 術中配合:患者全身麻醉后取45°健側位,以充分暴露手術部位,因此保證體位的舒適及穩定性非常關鍵。器械護士在術前充分了解手術的步驟、方法、備齊手術器械用物,以保證手術順利進行。手術臺上的物品清點準確、擺放有序。將各種腔鏡器械與常規器械分開放置,防止誤碰造成器械損傷。手術開始后,將器械準備好,以備隨時使用,術中主動配合醫師、準確、敏捷傳遞手術器械,當安裝單孔穿孔器,把內環放入特別的引導器,將引導器穿孔通過腹壁切口,按動引導器上的開關彈出內環后,抽出引導器,向外拉動塑料套,展開松弛部分便可將內外環固定于腹壁兩側,待其夾緊,使兩環之間的塑料套產生張力向外周推開腹壁,并密封,防止漏氣,逐層切開筋膜,約2.5 cm電刀切開腹膜置入單孔穿刺器,連接氣腹壓力,在14 mm Hg通過單孔穿刺器瓣膜置入5 mm硬性30°地鏡頭,加長分離鉗遞5 mm超聲刀切開結腸外側腹膜,游離結腸,依次分離腎臟腹膜,直角鉗游離腎背側,分離腎動脈,近心端夾閉處理后斷腎A,同法斷腎V,保留腎上腺,向下游離輸尿管夾閉后切斷,用腹腔鏡取物袋取標本,拆除單孔穿刺器,不用擴切口,直接取出標本,恢復氣腹,縫合。
巡回護士:患者全身麻醉后取45°健側臥位,上肢外展于擱手板上固定妥當,注意上肢外展不超過90°,以免損傷臂叢神經麻痹或損傷。使用硅膠墊保護肩胛、臀部、足跟等部位,防止壓瘡。在手術開始后顯示器放于主刀的對側,建立CO2氣腹時注意觀察氣腹壓力保持在12~15 mm Hg。
2.3 術后隨訪:術后隨訪及健康宣教,因手術切口小,患者恢復快,通常5~7 d即可出院,因此術后隨訪安排在術后第2天進行。注意觀察患者的切口情況,并告知患者切口保護相關知識,特別注意預防感染。臍部消毒用松節油棉簽去除臍窩內的污物消毒前可用石蠟油浸泡3~5 min。
經臍單孔腹腔鏡根治性腎切除手術是一種微創、有效、不良反應較少的手術方法[1]。術前訪視時協助醫師使患者了解手術的基本原理及手術效果,取得患者及家屬的充分配合。在患者進入手術間前完成手術用物及設備的準備工作,術中盡量消除可能發生的各種因素,麻醉前密切觀察病情,適當的約束患者,備齊搶救用物[2-3]。器械護士傳遞器械應動作輕柔,避免影響醫師操作,注意管理好器械臺,防止顯微器械之間的磕碰,以免損壞,手術中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防止術后感染。術后回訪中,指導患者出院后保護切口,定時復診。總之,應從多方面入手,使患者安全、平穩度過手術期,從而保證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妍芹,張春賢,馮淑嫻,等.二氧化碳氣腹時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變化[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5,26(18):1708-1709.
[2] 陳昊,單玉喜,薛波新.腹腔鏡下腎切除術35例報告[J].蘇州大學學報,2008,28(3):503-505.
[3] 張春明,劉振華.后腹腔鏡下腎切除術37例報告[J].內蒙古中醫藥,2011,29(9):13-14.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02-02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