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毅龍 劉建偉
(362200 晉江市人民檢察院 福建 晉江)
財產刑執行的檢察監督的現狀及思考
莊毅龍劉建偉
(362200晉江市人民檢察院福建 晉江)
對財產刑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是檢察機關應當依法履行的法定職責。該項職責對于保障我國刑事法律統一正確實施,維護被執行人及相關權益人的合法權益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在司法實踐中,財產刑執行的問題頗為嚴峻,檢察機關對財產刑執行實施監督也存在諸多困難,財產刑執行檢察監督工作具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財產刑;執行;監督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及相關法規的有關規定,財產刑執行檢察監督是指檢察機關對人民法院執行刑事審判涉財部分的執行(包含罰金刑和沒收財產等)是否合法實行的法律監督,如發現違法情況,檢察機關應依法及時通知人民法院予以糾正,確保刑事法律的正確實施。該項監督職能是檢察機關行使法律監督權的一項重要內容,具體由檢察機關刑事執行檢察部門負責實施。
1.刑事判決的高適用率
一直以來,財產刑越來越多的被適用于刑事案件的判決,特別是對于搶劫、搶奪、盜竊等侵財類案件,更是普遍適用。以筆者所在的晉江市為例,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1月至12月,晉江市人民法院共判決刑事案件4024件4960人,被判處財產刑共3113件3756人,占同期被判刑總案件數及總人犯數的比例均超過七成。
2.司法實踐的低執行率
執行難是法院工作的一個長期難題,不僅民商事類案件執行困難,刑事審判中的財產刑執行難問題更加嚴峻。仍以上述數據為參考,被判處財產刑的3756名罪犯中,已主動繳納及被立案執行到位人數僅為490余人,約占總涉案人數的13%。可見,整體的執行率明顯偏低。從泉州地區周邊縣市的財產刑的執行情況來看,上述一高一低的情況均較為普遍。由此可見,刑事裁判涉財案件的執行難問題已不容小覷。
造成上述情況的原因來自方方面面,有來自執行機關的因素,也有來自被執行人的因素亦或是其他客觀原因,但是檢察機關對當前財產刑的監督工作不足同樣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可以說,面對當前財產刑的整體執行情況,檢察機關提升財產刑執行檢察監督工作水平有著較大的空間,但是也面臨的種種問題:
1.對于財產刑執行監督工作重視程度不足,疏于監督
一直以來,自由刑、生命刑等主刑都是刑事執行的重中之重,主刑是否得到執行更是成為判斷刑罰執行的重要標準。而作為附加刑的財產刑則得不到足夠的重視,正是這種忽視,導致了檢察機關對刑罰執行監督工作,更多地集中于對監禁刑及監管改造場所執法活動的監督上,對財產刑執行的監督重要性認識不足,忽視了這方面的監督。財產刑執行監督,在檢察監督體系中,處于可有可無的地位。[1]
2.執檢部門執法條件有限,監督缺乏力度
根據刑訴法的相關規定,檢察機關部門是對刑事執行監督的重要部門。一直以來,在檢察系統內部,以職務犯罪偵查、偵監及公訴三大業務部門為中心,圍繞三大業務部門開展工作。而對于刑事執行檢察部門并不重視。最直接明顯的體現在,多數基層檢察院監所科(現已陸續更名刑事執行檢察局)人員構成方面多為臨近退休人員或檢察新人,人數上多為2至3人,部分檢察院甚至由于種種原因未設置專門的監所科或刑事執行檢察局,而改由公訴、偵監或辦公室等其他科室人員兼顧刑事執行檢察業務。僅從該情況來看,多數檢察機關的刑事執行部門疲于對應對日常工作,對于財產刑的檢察監督就更是力不從心。
3.財產刑執行監督信息來源渠道閉塞,難于及時有效監督
信息渠道的暢通是有效行使檢察監督權的重要保證。《人民檢察刑事訴訟規則》第434條規定檢察機關發現財產刑執行存在違法情況時,可以行使檢察監督權。法律雖然規定了檢察機關擁有監督權,但是卻未規定檢察機關獲知財產刑執行情況的相關程序規則,也沒有賦予檢察機關對財產刑執行的調查、取證權利,使得檢察機關雖然具有相關職能卻對財產刑的執行監督難以落到實處。即便財產刑執行過程中存在違法行為,只要沒有他人的檢舉、舉報,檢察機關難以主動實施監督。這一情況對于目前財產刑案件逐年增多,而執行情況堪憂的形勢極為不利。[2]
由于長期受我國傳統的重自由刑、生命刑、輕財產刑的刑罰觀念的影響以及受原刑法的立法限制,作為法律監督機關的人民檢察院在刑事訴訟中并沒有對生效的判決、裁定中確定的財產刑的執行進行行之有效的檢察監督,使之與已漸趨規范化、制度化的自由刑、生命刑的執行極不相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法律監督的完整性。要確保財產刑的有效執行,加強對財產刑執行的檢察監督,完善財產刑執行檢察監督的機制無疑是最為關鍵的一個步驟。在此,從完善制度規定的角度考慮,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轉變陳舊觀念,增強財產刑執行監督意識
近年來,刑事執行檢察工作已逐步得到全社會的關注。為適應檢察工作開展的需要,從2015年以來,檢察機關監所部門逐步由監所科更名為刑事執行檢察局,財產刑執行監督被列為執檢部門的多項重要職責之一。刑事執行檢察部門應當以此為契機,從思想觀念上改變對財產刑監督的認識并付諸行動,積極開展各類針對財產刑的監督活動,監督執法部門執行財產刑案件,從而改變執法部門對財產刑執行的認識,逐步扭轉財產刑執行監督難的困局。
2.大力推進刑事執行檢察隊伍建設
一是保證必要人員數量,以切實行使刑事執行檢察職權為底線,保證人員配備的充足;二是優化人員構成,“老”“弱”人員比例應當有所降低,檢察經驗豐富人員應當有所增加并形成檢察刑事監督工作業務骨干隊伍;三是提升檢察人員監督能力,財產刑檢察監督工作對于大多數檢察干警來說,是一個新的工作領域,檢察監督水平的提升離不開平時辦案經驗的積累,同時,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更是快速提升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徑。只有不斷加強刑事執行檢察隊伍的建設,才能進一步推進促進財產刑執行檢察監督工作的開展。
3.拓寬信息獲取渠道,豐富財產刑執行監督線索
一方面,刑事執行檢察部門應當加強監所部門與偵監、公訴、反貪、反瀆、控申等部門溝通,在審查批捕、審查起訴、執行階段提前掌握可能涉及財產刑案件的相關信息。特別應當注意到控申部門對于發現案件的線索所起到的重要的作用。[3]另一方面,通過與法院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與法院做好溝通銜接工作,組織干警對法院刑庭、執行局對財產刑的執行情況進行登記和備案。建立三方聯絡員制度,搭建法院執行局、公安看守所、駐所檢察室實時信息共享平臺,確保信息流轉暢通,駐所檢察室定期將發現的留所服刑人員可供執行財產的信息通報,法院執行局將核準執行信息予以反饋,駐所檢察室對可供執行的留所服刑人員財產的預控制情況進行再核實,并及時通知公安、法院等部門對執行財產進行預控制,保障執行監督工作開展。
4.主動行使職權,積極查處財產刑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各類瀆職違法犯罪行為
通過調閱案卷、重點回訪等形式對兩類罪犯財產刑執行能力、執行情況展開調查,重點檢察人民法院辦理刑事裁判涉財產部分執行案件的期限是否超期、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是否經由審批程序等內容,核實財產刑判決和執行情況,對于經調查核實的違法情形,依法予以糾正。發現不作為、亂作為等瀆職行為的,積極啟動案件調查程序,堅決依法查處,促使法院審判、執行部門重視財產刑的執行。
[1]邱景輝.《關于罰金刑執行若干問題的思考》.《檢察日報》,2003年.
[2]李秀玲.《淺議財產刑空判問題及其對策》.《法制與社會》,2006年.
[3]熊剛.《淺議檢察機關對財產刑執行監督》.《法制博覽》,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