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步能
(541004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城郊地區人民檢察院 廣西 桂林)
刑罰變更執行中計分考核環節檢察監督實證研究
蔣步能
(541004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城郊地區人民檢察院廣西 桂林)
計分考核是刑罰執行機關對罪犯改造情況最直接、最基礎的記錄、評價辦法,是刑事執行檢察工作的重要環節。根據罪犯日常表現情況,依據計分考核辦法所產生的有效積分,是罪犯確定處遇、獲得監所綜合獎勵的主要依據,是監所部門提請、檢察院審查、法院裁定罪犯減刑假釋工作的重要參照。本文首先介紹計分考核方法,然后以廣西桂林市城郊地區檢察院刑事執行監督工作為基礎,分析計分考核環節檢察監督的現狀,查找其中檢察不到、監督不力之處,提出相關完善措施,以期改進檢察監督工作方式,同時從中尋求職務犯罪偵查的突破點,提高刑事執行監督之效能。
計分考核;刑罰執行;檢察監督
計分考核是刑罰執行機關對罪犯改造情況最直接、最基礎的記錄、評價辦法,是刑事執行檢察工作的重要環節。根據罪犯日常表現情況,依據計分考核辦法所產生的有效積分,是罪犯確定處遇、獲得監所綜合獎勵的主要依據,是監所部門提請、檢察院審查、法院裁定罪犯減刑假釋工作的重要參照。罪犯計分考核作為一項有著近百年歷史的監管執法制度,在制度運行過程中有著至上而下的各項規范,卻演變為了腐敗滋生的土壤。其中不乏制度設計和實踐運行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更暴露出檢察機關在法律監督中的重重困境,建立健全罪犯計分考核同步監督機制成為大勢所趨。
2016年某天,桂林監獄舉行罪犯計分考核聽證會,桂林市城郊地區檢察院派員出席該聽證會,對監獄罪犯計分考核內容實施監督。此次聽證會是派駐監獄檢察室出席監督的廣西首例罪犯計分考核聽證會。計分考核是監獄對罪犯進行獎勵和處罰的依據,是監獄刑罰執行工作的基本環節和重要制度,對罪犯計分考核進行檢察監督是刑罰變更執行同步監督的一項重要內容,能否做到公平、公開和公正,直接關系到罪犯的改造積極性和監管改造秩序的穩定。聽證會上,城郊地區檢察院檢察官對桂林監獄九監區的34名罪犯10月份的計分考核內容進行聽證。檢察官經發現及核查罪犯計分考核有誤案件3件,向監獄提出檢察意見后均得到采納。據統計,今年1—11月,桂林市城郊地區檢察院派駐桂林監獄檢察室通過查看計分考核臺賬資料、民警評議記錄、列席監區集體研究計分考核會議、與罪犯及相關人員談話等方式開展計分考核檢察600余人次,對特崗罪犯、月得分排名前五名和后五名罪犯等重點人員逐案檢察350人次,提出涉及罪犯計分考核檢察意見書共9份,全部得到監獄采納。
1.立法層面上的困境
《監獄法》第五十六條確立了罪犯考核制度(通常是指計分考核)的立法性依據,而沒有進行具體的制度設計,無疑是將計分考核制定權賦予了監獄,1990年《司法部關于計分考核獎罰罪犯的規定》僅對計分考核的制度框架進行了總體設計,再次將更為具體實際的考核內容、計分方式、比例控制等權責賦予了監獄。隨之而來的是各地、各監獄在執行過程中標準不一、模式不等,執法“隨意性”標簽隨處可見,在細化規范中采用的大量彈性規定,給予了監管執法權較大的彈性空間。部分罪犯雖然達到了老病殘犯的標準,但其勞動能力未受影響,參加勞動可以獲得更高的考核分,反而不愿意按老病殘犯人均6分進行考核,從而滋生了監獄人員收受長期患病、勞動能力下降但又不符合老病殘犯標準的罪犯的好處費后將其按老病殘犯進行考核的現象。
2.事后監督中的困境
目前,檢察機關對計分考核的監督還停留在減刑、假釋案件審查過程中,屬于“事后中的事后”。由于計分考核將罪犯日常表現均轉化數字形式的過程中,需要依靠大量的事實判斷和價值評估,是一個主觀色彩較重的過程,是否能夠實現公平公正,更大程度上取決于裁量者的執法經驗、執法能力、職業素養、道德水平,因此實體性審查是法律監督的重點。而依照目前的監督方式,僅對計分考核的結果進行形式審查,難以發揮制約作用。而檢察機關通過事后監督對違規行為、輕微違法行為的打擊面不夠,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糾查程度不深,往往難以在根本上減少和杜絕違法現象。
3.制度完善中的困境
從法律監督層面對計分考核制度的完善和改良,是一項系統而又專業的過程,其中更涉及到微妙又復雜的執法關系,勢必呼喚頂層設計,以至上而下的方式對監督職能、監督方式、具體流程予以明確。目前,各地區對計分考核的內容、方法、標準均不統一,法律監督層面形成全國性統一適用的規范目前仍有一定難度。而僅僅依靠基層的先行先試,由于缺乏有力的指導性意見,探索的過程相對艱難,效率效果難以保障,同時形成的富有成效的經驗往往因地區特殊性而不具有廣泛推廣運用的價值。
1.將監督關口前移
刑事訴訟法賦予檢察機關同步監督減刑、假釋的重要職能。司法實踐中,刑罰執行機關對罪犯進行分級管理和提請減刑、假釋,主要依據罪犯的計分考核,即將罪犯計分考核獎勵分折算成行政獎勵,通常為三類:監獄表揚、監獄改造積極分子、省級改造積極分子。通過行政獎勵再折算成減刑幅度和假釋考驗期限。檢察機關對刑罰執行的監督往往從監獄提請減刑、假釋時才正式啟動,而此前影響減刑、假釋的計分考核已經完成。如果缺乏對罪犯計分考核的有效監督,則無法及時發現、制止、糾正減刑、假釋的違法或者不當問題,同步監督效果將大打折扣。因此,檢察機關應當將監督關口前移,擴大同步監督的范圍,加強對計分考核活動的監督。
2.規范計分考核自由裁量權
由于隊伍力量不足,罪犯舉報監督作用有限,計分考核過程細微繁雜,對該過程同步監督的難以實現,監獄干警在隱蔽的環境下容易操縱計分考核的某一環節,幫助罪犯實現有效積分快速積累,獲取相應行政獎勵,從而加大了減刑幅度,提高了減刑頻率,或者及早滿足了罪犯獲得假釋的條件,使“受照顧”的罪犯早日遠離高墻,重獲自由。所以這其中存在權力尋租的空間,容易滋生受賄瀆職犯罪,罪犯通過賄賂干警為其在計分考核的過程想方設法多加分、加高分,實現其提早出獄的想法。作為監獄執法權的重要內容之一,計分考核權屬于典型的公權力范疇。計分考核是對服刑人員“認罪悔罪”態度、“立功表現”等的量化,具有人為性、單向性等特征。計分考核權在具體行使過程中呈現出相當大的靈活性,易于被濫用或尋租。加之,服刑人員與監獄之間存在天然的不對等以及監獄內部的監督較“軟”,無法對計分考核權形成有效制約。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專業化程度較高、有嚴格程序保障的具有法律監督職能的檢察機關來監督,無疑能有效地規范監獄管理人員的自由裁量權,壓縮權力尋租空間,確保減刑、假釋公平公正。
3.嚴格規范計分考核程序
完善分押分管、分級考核機制。在現有的法律框架下,將所有罪犯都放在同一起跑線上,對處于劣勢的老病殘犯、嚴重影響勞動能力的病犯和短刑犯來說明顯不公平,嚴重影響改造質量。建議在監獄內設立專門關押職務犯、老年犯、嚴重影響勞動能力的病犯、短刑犯的監區,對不同的監區根據實際情況實施不同的計分考核機制,營造出符合各自特征的科學評價環境,確保考核的公平性。
計分考核是監所日常管理工作中主要組成部分,對罪犯的日常表現,包括認罪悔罪態度、監規遵守情況、學習教育情況、勞動改造情況等均有相應的考核評價。罪犯每天基本得分的合計是否準確無誤,加減分是否合理合規,均關系到罪犯權益和干警執法活動,是日常檢察工作的必要項。所以可采取各個監區輪檢,重點監區抽檢的方式,科學規劃、規律布局,常規檢察和突擊檢察并重。通過計分考核環節檢察,及時發現日常監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查錯糾偏,確保監獄干警依法依規執法,罪犯在監所中的人權有所保障。
4.出臺檢查辦法,構筑監督長效機制
為進一步推進罪犯計分考核公平、公正、公開,檢察機關應適時開展計分考核專項檢查活動,并針對發現的問題,在充分調研以及征求監獄相關部門意見的基礎上,制定《罪犯計分考核檢查辦法》,對罪犯計分考核檢察的重點、內容、方式方法及發現不當情形提出糾正意見等作出明確規定。
(1)檢查的重點對象。主要包括從事無定額工種的罪犯、職務犯罪的罪犯、金融犯罪的罪犯、涉黑涉惡涉毒犯罪的罪犯、三次以上獲得減刑的罪犯、減刑或假釋幅度較大的罪犯、個別調換服刑監區的罪犯等。
(2)檢查的主要內容。主要包括民警日記載,考核分的公布、評議以及審批等實體和程序上的規定。
(3)檢查的方式方法。主要有:查閱計分考核臺賬,現場檢察公布情況,列席計分考核會議;受理和處理計分考核活動中違紀、違法問題的舉報和反映等。
(4)提出糾正意見的情形。對在計分考核中存在缺乏依據、引用條款錯誤、標準不統一、未按規定逐級審批等情形的,應當及時提出糾正意見。
[1]程權,彭雯,孟傳香.減刑假釋案件開庭審理的法律監督制度研究[J].人民檢察,2013(22).
[2]向澤選.新時期檢察改革的進路[J].中國法學,2013(05).
[3]周偉.刑事執行檢察:監所檢察理論與實踐的發展[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3(04).
[4]曾赟.中國監獄罪犯教育改造質量評估研究[J].中國法學,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