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 曲 朱石峰 方 偉
(1.860000 西藏林芝市公安局刑偵支隊警犬大隊 西藏 林芝2.300000 天津市公安局刑事偵查局暴力犯罪偵查處 天津3.110034 公安部警犬技術學校 遼寧 沈陽)
警犬氣味識別的科學證據視角解讀
旦 曲1朱石峰2方 偉3
(1.860000西藏林芝市公安局刑偵支隊警犬大隊西藏 林芝2.300000天津市公安局刑事偵查局暴力犯罪偵查處天津3.110034公安部警犬技術學校遼寧 沈陽)
警犬氣味識別是否是科學證據是其能否成為法庭證據的關鍵所在。科學證據的最根本屬性是科學性。從可驗性來看警犬氣味識別具有科學性。警犬氣味識別的結果本質上具有科學性,是科學證據,但是由于我國目前運用警犬進行識別氣味存在多種不嚴謹、不規范的問題,在我國警犬氣味識別的結果不是科學證據。
警犬氣味識別;科學證據
近年來,“科學證據”一詞逐漸成為司法界關注的焦點,科學證據在我國法律界越來越重要,警犬氣味識別是否是科學證據,是警犬氣味識別能否作為法庭證據的關鍵。所謂科學證據是指使用現代科學技術方法所獲得的證據。科學證據最主要的屬性是科學性。警犬氣味識別往往被當成垃圾科學和偽科學,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其科學性受到質疑,從科學原理到應用科學原理的方法都受到質疑。但由于警犬氣味識別的特殊性質,從可檢驗性來看,警犬氣味識別具有科學性。
警犬氣味識別是依靠警犬的嗅覺對氣味進行同一性認定。這里討論的氣味單只是人體氣味。人體氣味像DNA一樣,具有其特殊性、唯一性。免疫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已經證明,人類有和免疫反應相聯系的獨一無二的氣味特征。人體的獨特氣味是免疫細胞抗原和抗體及細菌相互作用的結果。人體氣味具有獨特性、唯一性為警犬氣味識別做法庭證據提供生物學理論依據,但警犬氣味識別的是哪一類人體氣味尚未有明確結論。
從國內外現有的研究來看,對警犬氣味識別及人體氣味所進行的科學實驗主要有:彭樹紅以警犬鑒別人體氣味的可信度研究中選用5頭已通過警犬鑒別考試的德國枚羊犬,根據“配對一非配對”方法鑒別人體氣味,試驗結果表明:鑒別結果的可信度高于國家法庭規定的可信度不低于4.3的要求。王淳浩、王彥吉等使用頂空固相微萃取結合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對5位個體的腋窩部人體氣味進行了采樣分析,樣品得到了有效地區分。
以上實驗都證明警犬氣味識別本質上具有科學性,其可信度都達到國家法庭的規定。雖然警犬識別人體氣味是哪一種氣味,該氣味是由什么產生的,警犬是由什么進行認定的等等科學原理我們尚未可知,但大量實例表明,警犬在一定情況下可以對人體氣味進行同一性認定。科學是經過未經證明的預言、通過摸索,通過我們對問題的解決,通過大量的實例發現、證實,其原理往往是通過很長時間才發現,而其科學性在實例中就已經得到體現,判斷警犬氣味識別是否是科學證據的時,應在對警犬氣味識別的科學性價值和對法律解決爭端的價值之間取得平衡,警犬氣味識別的科學性在是實例中得到體現,在一定情況下警犬氣味識別的結果具有科學性。
警犬氣味識別的結果本質上具有科學性,是科學證據,但是由于我國目前運用警犬進行識別氣味存在多種不嚴謹,不規范的問題,在我國警犬氣味識別的結果不是科學證據。科學證據的科學標準在世界范圍內尚未有統一的標準,每個國家的科技水平不一樣,應結合國家科技水平的發展現狀來判定,舉例來說同樣是指紋鑒定,指紋鑒定技術先進,制度完善,檢驗技術科學的國家比科學水平落后的國家更具有說服性。同一類證據不能因為其在某些國家發展好,科學性高就全盤接受,也不能因其在本國發展落后就全盤否定,科學是逐漸發展的,應結合一國的發展狀況來判定。測謊在美國法院并不贊成或者排斥作為科學證據,隨著測謊技術的完善,美國對測謊結論經歷了從排斥到逐步認可再到肯定其證據資格的過程,警犬氣味識別在日本起初并不為法庭所認可,但是經過多年發展,程序、科學性都得到大家的認同,因此警犬氣味識別在日本作為科學證據。警犬氣味識別在其他國家其科學性得到認可,但在我國卻得不到認可,其原因不是警犬氣味識別本質上不具有科學性。
我國警犬氣味識別主要存在以下問題影響警犬氣味識別作為科學證據的可采性。
1.操作主體沒有資格
我國警犬技術人才培養發展落后,從事警犬氣味識別的人才少,大多數都沒有對警犬氣味識別領域的專門知識有過系統的學習,沒有深厚的基礎理論和熟練的運用技術。操作主體得不到國家司法鑒定資格認定。
2.警犬氣味識別程序的不規范性
我國警犬氣味識別程序尚未有統一科學的規范程序,程序科學規范性決定著警犬氣味識別結果的科學性,國外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只要有科學規范的程序、制度,警犬氣味識別的科學性才會得到認可。
3.輔助判斷機制的構建缺失
人體氣味證據已經成為繼指紋、DNA后的又一具體行為人的重要物證。對于人體氣味的鑒定發展的趨勢應是警犬與儀器共同鑒定,儀器對于警犬技術來說起到輔助判斷的作用,相互驗證可以增加警犬氣味識別結果的可采性,但由于氣味在我國研究較少,因此警犬氣味識別結果缺少輔助判斷機構的驗證。
4.司法機關缺乏對警犬氣味識別的認識
在大多數人的認識中,警犬氣味識別像其他鑒定結論一樣,存在兩種絕對的觀點,一種是對鑒定機構的鑒定結論絕對采用,從不質疑其合理性,證據之王的DNA也存在一定的錯誤率,同時也存在應用缺陷,例如雙胞胎兄弟中的一人作案,其遺留下的生物檢材,對其兄弟也會適用,導致冤假錯案。另一種是從不采用。一定情況下的警犬氣味識別,在某些警犬氣味識別技術成熟的地方,其識別結果具有可采性,當地法院因警犬氣味識別的結果在其它地區造成冤假錯案,拒不采用。司法機關,尤其是法官在考慮警犬氣味識別結果時,需要根據案件當時情況,具體環境,操作程序,警犬訓導員等等影響識別結果的因素進行綜合考量,最終認定其識別結果是否可被法庭采用。
目前綜合來看我國警犬氣味識別的結果尚未達到科學證據的標準,不是科學證據。
[1]彭樹紅.警犬鑒別人體氣味的可信度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08.
[2]王淳浩,王彥吉,孟品佳,楊瑞琴,吳德華.犯罪現場人體氣味鑒別的研究進展[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03).
[3]方偉,陳濤.警犬氣味鑒別程序的科學建構[J].中國工作犬業,2011(08).
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5年度立項課題:《帶犬民警模擬實戰情景教學模式的建立與實踐》,項目編號:JG 15DB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