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雨 楊 光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
老年醫療費用激增主因素的社會學
梁思雨 楊 光1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人口老齡化;醫療費用
到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由2011年的1.85億上升到4.83億,比國家人口發展戰略預測值多出5 200萬〔1〕。老齡化所引起的醫療費用激增問題,已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關注,而我國屬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國家,經濟基礎和醫療條件遠不能滿足老齡人口對醫療保障的需求。目前,醫療支出已成為繼家庭食品、教育支出后的第三大居民消費〔2〕。因此,理清老年醫療費增長的內、外因素對于有效調控過度醫療支出,制定緩解方案,提高國民公共健康意識,降低國家財政支出,減少個人經濟負擔提供理論參考。
醫療費用是指用于個人心理、生理疾病及傷殘而接受醫療服務所發生的住院費和門診費兩部分,其中包括:掛號費(普通、專家)、醫藥費(治療藥品等)、檢查費(血檢、CT等)、治療費(打針、理療)和住院費(床位、水電)。老齡化是否成為導致醫療費用迅速上漲的首要原因一直是學術界爭論的焦點,通過對文獻的梳理,將研究分為兩類:第一類研究認為,人口老齡化是導致醫療費用快速增長的首要原因,是影響我國衛生費用上升的關鍵因素〔3〕,并與人均醫療衛生支出呈現加速的正向關系〔4〕。特別是65歲以上人口的數量是影響醫療費用增長的主要因素〔5〕,對醫療支出呈正向的顯著影響。Murthy等〔5〕采用協整檢驗和誤差修正模型分析研究顯示,醫療支出的收入彈性為0.77,隨后Hitiris等〔6~8〕分別測算出醫療支出的收入彈性依次為0.55、0.2、0.268,由此可見,以上研究均證明人口老齡化是引起醫療費用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
而第二類研究則認為,老齡化對醫療支出的影響并不顯著,Zweifel等〔9〕使用瑞士1983~1992年的數據,發現年齡對于醫療支出的影響是有限的,人口老齡化不是引起醫療支出增長的原因,它并不伴隨著更高的醫療費用〔7〕。也有更多學者從不同研究角度證明了老齡化對醫療費用的影響被放大化,其影響是微不足道的〔10~13〕。國內學者認為,隨著經濟的增長,人口老齡化程度的提升,并不一定意味著醫療衛生費用占用社會經濟資源的比重會上升〔14〕,它對我國醫療費用上漲的推動作用相對較小〔15〕。
可以看出,對于老齡化是否作為醫療費用迅速上漲的首要原因這一問題還沒有得到統一的解釋,由于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實行了強有力的計劃生育政策,使得我國人口結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結構變化,加之我國是世界人口數量和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所以無論老齡化是否作為引起醫療費用迅速上漲的首要原因,它對我國社會醫療服務所帶來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對我國醫療費用支出的影響是長期的,且有加劇、加重的趨勢。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人的生理、生化、組織、形態等方面都會有所改變,特別是老年期,其身體形態、功能、素質等方面出現的退行性變化,增加了患病概率。呈現出患病率高,病程長的特點,多以慢性病和退行性疾病為主。因此,醫療需求較大,醫療費用支出較高。
1984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的一組模型指出,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失能率和死亡率都隨之提高〔16〕。對多數國家來講,年齡與醫療成本確實存在一定的聯系。據統計,美國、新加坡、中國65歲以上人均醫療費用支出分別是65歲以下人口的2.8倍以上〔17〕、5倍〔18〕和2.7~4.8倍〔19〕,老齡人口的人均醫療費用是年輕人的3~5倍〔20〕。我國1998年第二次衛生服務調查結果顯示,老年人口無論門診次數還是住院天數都高于一般人群,同時人均醫療費用也大大高于一般人群,可見,我國老年人口對醫療服務的利用密度要高于年輕人〔20〕。65歲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最高,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的患病率、失能率、殘疾率都較高,這決定了老年人平均要比年輕人利用更多的醫療服務〔21〕,可見,年齡是影響醫療費用不斷攀升的主要因素之一。
死亡和慢性病的流行及失能的風險都與年齡有關。因此,直覺上正確的假設是,醫療衛生費用隨著一個國家的老年人口比例的提高而提高。但國內外一些學者對此持相反態度。Getzen〔22〕認為,影響醫療支出的是平均余命,而不是年齡,醫療支出主要由生命最后階段的醫療所產生。死亡者在他們生命最后兩年的醫療支出,作為年齡函數并不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高〔9〕。隨后的諸多研究也證明了以上觀點,一旦控制了影響死亡的因素(健康狀況),年齡與醫療費支出并不相關,而是與生命最后階段呈顯著相關〔23〕。從死前5年到死前1年,醫療費用增長近10倍;而65~85歲,醫療費用僅增長30%〔24〕。可見,醫療費用的上漲并不取決于年齡,死亡逼近時間明顯比年齡更適合作為醫療費用的預測指標〔25〕。有國內學者利用中國老年健康長壽調查數據庫(CLHLS)分析中國老人實際醫療總費用與年齡之間的關系,表明老年人實際醫療總費用不但不會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反而有減少的趨勢〔26〕。
可見,學術界對于年齡是否能直接引起醫療支出增加的看法不一,但根據人類的自然生長狀況看,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的各重要器官均會發生明顯的生理功能和解剖結構的變化和衰退,對外界刺激的抵抗能力和代償適應能力也逐漸下降,導致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運動能力降低,其患病率和醫療需求將大幅增加,進而加大了我國醫療費用的支出比例。同時,隨著增齡現象而出現的衰老特征會使老年人身心健康狀況出現一系列的問題。
一般認為,健康狀況越差,所需醫療費用越多。多數學者認為,健康狀況是導致醫療費用激增的直接原因。由于老年人口健康“折舊率”高,加之維持健康帶來的消費效用和余命中因不良健康狀況所增加的醫療服務,從而增加了醫療費用的支出〔6〕。
老年人自身健康狀況是影響其醫療服務需求和生存質量的決定因素,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疾病頻率指標、疾病嚴重程度指標及門診、住院醫療服務明顯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7〕。平均來說,健康群體的醫療支出要比不健康群體少3 880元,而隨著個體健康狀況的變化,健康狀況對醫療支出的影響隨之增大,處于非常健康狀況群體和處于健康狀況良好群體的醫療支出要比處于非常不健康狀況群體少4 671元、4 251元〔28〕。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呈逐漸下降趨勢,患病的概率和醫療費用則與之相反〔17〕。尤其是慢性病會顯著影響老年人醫療費用支出水平〔29〕,慢性病具有病程長、病因復雜、健康損害和社會危害嚴重等特點,所以對老年人醫療保健的需求時間長、量大且無法痊愈,這必將導致醫療費用的高支出。疾病會導致家庭直接成本(醫療及相關費用支出)和間接成本(因疾病造成的生產時間損失)的增加,不僅使家庭陷入貧困或者更深度貧困〔30〕,也給社會的經濟發展帶來沉重負擔。
心理疾病對老年人健康的危害是不可忽視的,不僅對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產生影響,同時在治療上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財力都是不可估量的。在對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群進行調查發現,75.6%的被調查者認為,難以承受過高醫療費用而選擇放棄去醫療機構治療或康復〔31〕。WHO預計到2020年為止,抑郁癥將成為危害老年人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第二大殺手。美國每年因抑郁癥造成的經濟損失達437億美元,WHO、世界銀行和哈佛大學的一項聯合研究〔32〕表明,抑郁癥已經成為中國疾病負擔的第二大疾病。中國有超過2 600萬人患有抑郁癥,導致的直接經濟損失約為141億人民幣,間接經濟損失481億人民幣,總經濟負擔達到621億人民幣〔33〕。在治療老年人的心理疾病時,常用的方法有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及使用安慰劑等,但這些方法需要花費昂貴的醫療費用和耗費大量時間〔34〕,需要長期靠醫學手段來維持,并且痊愈的機會很小,增加了二次消費的概率。由此可以看出,心理疾病給個人、家庭、社會均帶來了一系列問題的同時,還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可見,由于老年人的健康狀況比一般人群要差,患病率更高,病程更長,致殘和死亡的可能性更大,因而醫療服務需求量更大,所需的衛生資源更多,醫療費用也增加〔27〕。此外,醫療費用的飛速增長,不能僅從某個方面進行解釋和分析,它受多重因素的影響,從以往理論和實證分析結論看,影響醫療費用增長的因素不僅包括人口老齡化、增齡現象及不良身心健康狀況,它還包括經濟增長〔3~5,34〕、醫療技術的進步〔35〕、醫療價格變動〔2〕、人均收入〔16,36~39〕、物價上漲、醫務人員工資上升等因素,它們都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醫療費用增加〔40〕。而藥品價格虛高〔41〕、醫生亂開藥、重復檢查、某些醫療機構為求效益的誘導消費〔42〕、公費醫療,勞保醫療制度存在缺陷、醫療保險覆蓋率低等,這些不合理因素共同作用導致醫療費用增長〔40〕。
綜上所述,人口老齡化、增齡、不良身心健康狀況等因素都可能是加速我國醫療費用支出激增的主要原因。剔除自然規律(人口老齡化、增齡)和其他因素后,單從老年人自身和可控性角度來看,影響醫療費用支出的高低取決于身心健康狀況。
1 陳永昌.積極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嚴峻挑戰〔N〕.黑龍江經濟報,2012-12-(Bol).
2 何平平.經濟增長、人口老齡化與醫療費用增長——中國數據的計量分析〔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6;27(140):90-4.
3 陳立中.轉型期我國醫療衛生費用上漲的影響因素〔J〕.改革與戰略,2007;23(12):151-3.
4 程 杰,趙 文.人口老齡化進程中的醫療衛生支出:WHO成員國的經驗分析〔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0;3(4):5-7.
5 Murthy NR,Ukpolo V. Aggregate health care expenditure in the united states: evidence from cointegration test〔J〕.Appl Econom,1994;26(8):797-802.
6 Hitiris T,Posnett J.1992.The determinants and effects of health expenditure in developed countries〔J〕.J Health Econo,1992;11:173-81.
7 Getzen TE. Population aging and the growth of health expenditures〔J〕.J Gerontol,1992;47(3):S98-104.
8 余央央.老齡化對中國醫療衛生費用的影響——城鄉差異的視角〔J〕.世界經濟文匯,2011;10(5):64-79.
9 Zweifel P,Felder S,Meiers M. Ageing of population and health care expenditure:a red herring〔J〕?Health Econ,1999;8(6):485-96.
10 Barros PP.The black box of health care expenditure growth determinants〔J〕.Health Econ,1998;7: 533-44.
11 Roberts J.Sensitivity of elasticity estimates for OECD health care spending:analysis of a dynamic heterogeneous data field〔J〕.Health Economics,1999;8(5):459-72.
12 Barzilai K,Rimm A.Longevity and health care expenditure;the real reasons older people spend more〔J〕.J Gerontol,2004;59(3):S197.
13 Anderson W,Stefan F,Peter Z.Population ageing and health care expenditure;a school of red herring〔J〕?Health Econ,2007;16(100):1109-26.
14 王 華.人口老齡化與醫療衛生費用關系的地區間比較〔J〕.醫學與社會,2012;25(10):7-12.
15 王 詢,劉廣彬.人口老齡化與醫療費用上漲的實證研究〔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2;28(6):30-3.
16 何平平.我國醫療支出增長因素研究〔D〕.北京:北京郵電大學,2007.
17 Lubitz J,Greenberg LG,Gorina Y,etal. Three decades of health care use by the elderly,1965-1998〔J〕.Health Affairs,2001;20(2):19-23.
18 Reinhardt UE.Does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really drive the demand for health care〔J〕. Health Affairs,2003;22(6):27-9.
19 黃成禮.人口因素與衛生費用的關系〔J〕.人口研究,2004;28(3):24-30.
20 衛生部衛生統計信息中心.國家衛生服務調查一1998年第二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分析報告〔EB/OL〕.2015-5-8:http://www.nhfpc.gov.cn/mohwsbwstjxxzx/s7967/200804/v19428.shtmld.
21 吳林虎.我國醫療費用上漲的影響因素與控制策略〔D〕.大連:東北財經大學,2011.
22 Getzen TE. Forecasting health expenditures:short,medium and lon (Long) term〔J〕.J Health Care Finance,2000;26(3):56-72.
23 O′Neill C,Groom L,Avery AJ,etal. Age and proximity to death as predictors of GP care costs: results from a study of nursing home patients〔J〕. Health Econ Lett,2000;4(3):3-9.
24 Seshamani M,Gray AM.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age and time to death on hospital costs〔J〕. Health Econ,2004;23(2):217-35.
25 Gray A.人口老齡化與醫療衛生費用〔J〕.中國勞動經濟學,2009;(1):105-7.
26 劉國恩,蔡春光,李 林.中國老人醫療保障與醫療服務需求的實證分析〔J〕.經濟研究,2011;(3):95-6.
27 馮學山,王德耀.中國老年人醫療服務需求量分析〔J〕.中國衛生統計,1999;16(5):287-9.
28 孟 聽,克里斯汀·楊.老齡化與中國城市居民醫療支出〔J〕.中國勞動經濟學,2006;(1):3-20.
29 胡宏偉,張小燕,郭牧琦.老年人醫療保健支出水平及其影響因素分析——慢性病高發背景下的老年人醫療保健制度改革〔J〕.人口與經濟,2012;(1):97-104.
30 Mclntyer D,Michael TG,Goran DM,etal.What are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for households of illness and of paying for health care in low and middle income country contexts 〔J〕?Soc Sci Med,2006;62(4):858-65.
31 谷 珍.河北省農村弱勢人群健康現狀評估及策略研究〔D〕.石家莊:河北醫科大學,2007.
32 李 滋.加味小柴胡湯干預抑郁癥的實驗研究〔D〕.福州:福建中醫學院,2009.
33 李 敏.投射技術對重度抑郁患者咨詢效果分析〔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9.
34 Newhouse JP. Medical-care expenditure:a cross national survey〔J〕.J Hum Reso U,1997;12(1):115-25.
35 Newhouse JP. Medical care costs how much welfare loss〔J〕? J Econo perspecti,1992;6(3):3-21.
36 Newhouse JP.Toward a theory of nonprofit Institutions;an economic model of a hospital〔J〕.Am Econ Rev,1970;60(1):64-74.
37 Gerdtham UG,Andersson F,Jonsson B,etal.An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health care expenditure;a cross-section study of the OECD countries〔J〕.J Health Econ,1992;11(1):63-84.
38 羅艷虹,丁 蕾,余紅梅,等. 基于中國26 省面板數據的城鄉居民醫療保健支出實證分析〔J〕.中國衛生統計,2010;27(2):118-21.
39 Leu RE. The public-private mix and international health care costs〔J〕. J Health Econ,1986;79(2):251-77.
40 王文清.中國醫療費的快速上漲問題研究山西省W縣醫療費用狀況的調查與思考〔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06.
41 于德志.我國衛生總費用變化趨勢與深化醫改政策建議〔J〕.衛生經濟研究,2009;264(8):5-7.
42 李軍山.我國醫療費用增長的影響因素與控制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8.
〔2015-05-21修回〕
(編輯 杜 娟)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1CTY023); 2011遼寧省高等學校優秀人才支持計劃資助(WJQ2011025)
楊 光(1978-),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運動流行病學研究。
梁思雨(1989-),女,碩士,主要從事運動流行病學研究。
R875
A
1005-9202(2016)20-5202-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0.128
1 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