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淑雙
(阜新市醫藥衛生學會辦公室,遼寧 阜新 123000)
?
某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的實施效果及問題分析
牟淑雙
(阜新市醫藥衛生學會辦公室,遼寧 阜新 123000)
【摘要】總結分析項目實施取得的效果、經驗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均等化的建議。采用現場調查與定性定量研究方法,對全市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效果進行分析評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效果顯著,提高了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可及性,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邁出了可喜的一步,但在指標規范化運行、項目考核評估等方需仍需加強。
【關鍵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效果;評價
2009年,衛生部印發了《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09年版)》[1],標志9項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實施。2011年國家正式確定了11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十二五”規劃綱要中也明確提出“建立健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加快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有限滿足群眾基本醫療需求”[2]。我市自2009年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以來,結合工作實際,開展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創新探索[3],隨著國家投入的不斷增長以及醫藥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效果進行評估十分必要。
1.1 對象:阜新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政策制定部門、實施醫療衛生機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提供者和受益對象。
1.2 資料來源:各級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文件、項目管理機構和項目實施機構相關文件材料、報表以及對受益對象的回訪調查等。
1.3 方法:收集全市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相關資料,采取定性與定量研究方法,對全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效果進行評估分析。評估標準以《阜新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評價標準》執行。
2.1 實施條件:項目的順利開展需要經費做保障。國家予以大量資金投入,2014年人均公共衛生經費達到35元,由省、市、縣(區)三級財政共同承擔。我市基本公共衛生經費資金總額達到6700萬元,財務管理設立專用賬簿,項目資金實行專款專用,主要用于購買公共衛生服務,通過績效考核方式,根據工作數量和質量定期撥付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衛生院以及村衛生室等提供服務的實施主體。
2.2 項目效果
2.2.1 居民檔案建立情況。2014年我市建檔率為99.25%,其中城區建檔率為97.94%,農村為99.95%。城鄉居民對健康檔案的建立工作比較認可并得到了廣大群眾的支持與配合,建檔率遠遠超過了國家規定的80%的目標。農村的建檔工作要好于城市,這與農村居民居住相對集中,便于管理有一定關系。規范化電子建檔率也達到了98.29%,超出規定指標20余個百分點。通過規范建立健康檔案工作,以便動態掌握轄區居民,特別是重點人群的健康狀況,并為其提出治療指導意見或建議。
2.2.2 慢病管理情況。我市對發現的高血壓、糖尿病積極予以登記和隨訪管理,兩病的規范化管理率分別達到63.45%和67.72%,均達到規定的指標要求。同樣農村對慢性病的規范化管理要好于城市。我市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分別接近于全國患病率15%和7%的平均水平。應引起衛生管理者的高度重視,要加強慢病的防治知識的宣教,將健康教育關口前移。
2.2.3 老年人健康管理情況。2014年我市65歲以上老年人為21.07萬人,健康管理率達到了87.52%,較上級規定的目標提高了12個百分點。
2.2.4 孕產婦及兒童保健管理情況。孕產婦系統化管理率和兒童系統化管理率分別達到了98.54%和98.4%以上,均超過省規定85%的工作指標。可見通過基本公共衛生項目的普及開展,使我市廣大婦女和兒童保健管理工作上了一個新臺階。
3.1 籌資情況: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和支持,給予大量投入是開展好此項工作的前提和關鍵。項目經費主要來源于省及市縣(區)三級財政投入為主。我市通過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行績效考核后,確定對其投入資金數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充分調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的積極性,激勵其不斷提高服務質量。也為各級財政的科學投入和經費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據。通過近5年的實施,我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籌資機制已建立,經費使用規范,監管措施到位。
3.2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開展情況:①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功能得以體現,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優越性逐漸顯現出來。目前的11類43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居民健康檔案、慢病管理等工作均得到了普遍開展,各項工作指標均超出規定指標。②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主體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通過對城鄉居民建檔、預防接種、婦女兒童保健、傳染病報告等工作的開展,收到了較好的成效。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廣大城鄉居民對此項服用的需求。基層醫療機構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方面仍有很大的空間。
3.3 存在的問題:①個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條件較差,一些項目開展不平衡。有些鄉鎮衛生院存在設備短缺或老化、專業技術人員缺乏等現現象,如老年人的B超檢查、生化檢查等均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實。②資金撥付不能及時足額到位。個別地區存在著預拔不及時,存在滯留現象,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量和廣大基層醫護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個別機構資金使用不規范,存在使用與項目業務量分離現象,這將影響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長遠發展。③居民參與和配合程度不夠。盡管該項工作已開展近六年,但是由于社會宣傳力度不夠,部分城鄉居民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認識不足,不能完全參與和配合此項工作[4]。④一些項目開展不夠規范。在調查中發現,如近2年實施的中醫藥利用服務工作在我市開展的還不很理想,一是由于基層醫療機構缺乏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二是百姓對中醫藥的認識程度不高。
3.4 建議:①政府加大投入,逐步改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條件,有計劃、有步驟對檢驗設備、超聲儀器、心電圖等基本設備進行裝備,滿足基本公共衛生項目工作的開展。②加強培訓宣傳,提高基層醫務人員業務素質。針對基層醫務人員業務素質不高問題[5],要進一步強化對各縣區師資骨干力量的培訓,加強對口支援工作的落實,選派年青骨干到上級醫院進修、培訓等形式,不斷強化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技能的掌握程度。③強化督導考核,促進項目規范落實。充分發揮市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領導小組和技術指導組的作用,通過開展督導考評,對各縣區的工作任務完成情況、項目資金和財務管理情況、項目實施效果等進行全面考核評估。并對檢查結果進行通報,檢查結果作為經費拔付的重要依據。對項目進度實行每季報告制度,保證項目工作正常開展。
參考文獻:
[1] 秦玉華,鄧發基,向興華.鄂西北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問題的探討[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3,29(1):118-121.
[2] 徐英奇.我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實踐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2.
[3] 鄭建,管仲軍.我國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研究現狀[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2,5(8):62-66.
[4] 危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公眾參與策略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2.
[5] 王潔,趙瑩,郝玉玲,等.我國農村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現狀、問題及建議[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2,5(4):45-51.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02-02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