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新
(敦化市中醫院口腔科,吉林 敦化 133700)
?
口腔科護理人員職業暴露的風險分析及防護措施
趙麗新
(敦化市中醫院口腔科,吉林 敦化 133700)
【摘要】目的 對口腔科護理工作人員實施職業暴露風險針對性管理的效果進行研究。方法 選擇口腔科醫療和護理人員6名,對其實施職業暴露風險針對性管理,并了解工作期間風險事件發生情況和對口腔科護理工作期間風險管理模式的滿意度。結果 護理人員工作期間無風險事件發生發生,對口腔科護理工作期間風險管理模式的滿意度可以達到100%。結論 口腔科護理工作人員實施針對性職業暴露風險管理的效果明顯。
【關鍵詞】風險管理;職業暴露;口腔科
口腔科與其他科室的差異主要在于其患者人數多并具有較大的流動性,治療期間醫患必須近距離接,血液和唾液由于相關操作而導致飛濺,會與醫護人員接觸概率較大,使口腔科醫護人員受感染可能性進一步加大。本次研究對口腔科護理工作人員實施針對性風險管理的效果進行研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口腔科醫療和護理人員6名,其中護士1名,醫師5名;男性4名,女性2名;研究對象年齡22~41歲,平均年齡(34.7±1.2)歲;口腔科工作時間1~18年,平均工作時間(4.4±0.9)年;上述自然指標研究對象之間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分析。
1.2 方法:采用常規管理模式對對照組實施管理;采用針對性風險管理模式對研究組實施護理,主要內容包括:①隔離防護:口腔治療操作過程中相關護理人員戴護目鏡,穿有防護作用的工作服、戴帽子,避免污染衣服和頭發。且上述物品可以作為物理屏障,使術者不會直接接觸到汞,減少危害。②避免手部損傷:銳器意外刺傷后立即擠出血液,用流水沖洗,再用濃度為2.5%的碘酊進行消毒,進行醫學評估決定是否采取進一步措施。③消毒管理:在無菌操作前后、與患者接觸之后應用肥皂水徹底洗手,保證用流動清水沖洗,正確使用毛巾。耐高溫器械應該首選高壓蒸氣方式滅菌,其他物品可以選擇高效滅菌劑交替滅菌,所有器械保證一人一用一消毒。④清潔:提倡患者在治療前刷牙并徹底清潔口腔,提倡使用含漱口液進行口腔清潔。診療室應多開門窗通風并定期采用紫外線消毒,對地面進行濕式打掃,噴灑消毒液。⑤充填材料銀汞合金的管理:不要用手直接接觸汞等金屬,從口腔內取出的廢棄充填材料應該進行回收處理,定期進行體內汞蓄積量測定[1]。
1.3 觀察指標:選擇護理人員工作期間風險事件發生率、對口腔科護理工作期間風險管理模式的滿意度等作為觀察指標。
1.4 滿意度評價方法:在風險管理實施2個月后,通過不記名打分形式對口腔科護理管理模式護理人員滿意度情況進行調查,100分為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80分以上為滿意,其余為基本滿意[2]。
1.5 數據處理方法: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實施數據處理,當P<0.05,為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2.1 護理人員工作期間風險事件發生率:研究對象在接受本次風險管理過程中,相關護理工作沒有出現任何風險事件。
2.2 對口腔科護理工作期間風險管理模式的滿意度:研究對象中有5例對口腔科護理工作風險管理模式滿意,1例基本滿意,0例不滿意,滿意度為100%。
口腔科與臨床上設置的其他科室存在一定的差異,其主要具有患者人數多、流動性大、治療時醫護患之間要近距離接觸等幾大特點,在進行相關治療操作的過程中患者的血液和唾液飛濺時會與廣大醫護人員直接接觸,進而導致口腔科醫護人員受感染的可能性明顯加大。相關臨床研究顯示,導致口腔科護理人員在工作中存在職業暴露風險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幾點:①生物因素:臨床上比較常見的與口腔職業感染疾病出現有關的,病原微生物主要包括HIV、HBV、HCV等幾種可以經過血液進行傳播的病毒。在我國目前HIV等病毒的攜帶者和發病患者已經超過了100萬人,且這一數字仍然以非??斓乃俣妊杆侔l展,該類病毒傳播的控制形勢可以說非常嚴峻。在口腔可治療的相關操作過程中,如果廣大患者同時合并患有上述一些可以經血液進行傳染的疾病,處于高速運轉狀態下的牙科治療器械,很有可能使患者血液、唾液四處飛濺,并以霧化形式存在,使臨床相關醫護人員,在實際工作不可避免的與其發生接觸;在口腔疾病治療操作時,操作者被銳器扎傷的可能性也非常大。因此口腔科的相關醫護人員,是目前公認的職業感染HIV、HBV、HCV等病毒的高危人群。②化學因素:相關護理人員在調制和充填等操作過程中,如果將汞或銀汞金屬不慎撒落在地面上,后者和可能會通過人體的呼吸道和皮膚迅速的進入到護理人員的以內,在機體的各臟器之間分布,對中樞神經系統造成嚴重的破壞性損傷,長期與其進行接觸之后,護理人員的體內就會出現慢性汞中毒癥狀??谇豢谱o理人員,在實際護理工作中,會不可避免的各種消毒劑進行接觸,主要包括過氧乙酸、乙二醛和有效氯等,會對人體皮膚和黏膜造成損害。口腔修復科常用的單體及修復過程中的噴灑產生的粉塵,如果被護理人員吸入到體內,就會導致多種不良反應的產生,比較常見的主要包括呼吸道癥狀、眼結膜炎、中耳炎等幾種。③物理因素:口腔治療在整個操作過程,必須要借助相應的口腔設備和器械,超聲潔牙機、高速渦輪手機是其中比較常見的兩種,在工作中會產生較強的噪聲,進而對護理人員產生刺激,長期在這一狀態下進行工作,會使交感神經處于持續性亢進狀態,聽覺感受器發生進行性病理學改變,隨即導致焦躁、耳鳴、血壓增高、失眠等多種不良癥狀的出現。口腔科在治療過程中,使用的銳器數量和種類較多,銳器傷發生率大,傷害概率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排列依次為探針、醫用針頭、擴大針。④其他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個人因素和和護理人員本人因素兩部分。在口腔科護理服務工作中,應該充分根據上述的風險因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避免職業暴露風險事件的發生,只有充分認識到職業風險的相關危害,才能夠從思想上給予充分的重視,并通過針對性的管理措施,在順利實施治療方案的同時,更好的保證廣大口腔科護理工作人員的安全[3-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接受口腔科職業暴露風險針對性管理的相關醫護人員對管理模式的滿意度達到100%,明顯高于以往臨床研究結果,且結果各項數據比較差異顯著(P<0.05)。通過這一結果不難看出,職業暴露風險針對性管理模式在口腔科護理工作管理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可以更加有針對性的減少和避免口腔科護理職業風險事件的出現,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且本次研究過程中,醫護人員在接受該項管理后,在口腔科工作期間沒有職業風險不良事件發生,進一步的證明了在口腔科實施職業暴露風險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參考文獻
[1] 吳安華,任南,呂一欣,等.護士面臨針刺傷的危害及其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12(17):525-526.
[2] 李莉莉,盧愛工,柳淑杰.艾滋病的口腔表征及控制感染對策[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3,13(15):499-500.
[3] 盧愛工,李莉莉,柳淑杰.口腔醫護人員職業感染危險因素與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14(19):1078-1079.
[4] 李映蘭.口腔醫護人員職業感染的預防[J].護理研究,2013,17(2):193.
[5] 付京秋,胡英華,張苗苗,等.銀汞充填對口腔科醫生健康影響的調查[J].中國全科醫學,2011,7(1):42.
中圖分類號:R473.7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02-02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