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旭春 李振華
銀行承兌匯票是一種約定,即銀行作為中介者,承諾在一定時期內以其自身銀行信用為擔保,在收取一定手續費的基礎上對客戶履行特定票據的義務。在具體執行上,存款人在承兌銀行開立存款賬戶,并簽發銀行承兌匯票,銀行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給收款人或持票人匯票金額。作為票據業務的一種,具有信用擔保性、低貼現率性、便捷性、便利性,有利于加速資金周轉和商品流通,對企業而言可以降低成本、拓寬融資渠道,對銀行而言可以優化資產配置增加利潤,故而受到銀企雙方共同的青睞。本文以資中縣聯社為例,對銀行承兌業務風險進行分析,并提出防范對策。
通過分析,我們發現,銀行承兌匯票業務存在的主要風險有匯票承兌申請人的信用風險、銀行承兌匯票的操作風險日趨突出、保證金質押失效的風險、資金循環占用的風險。同時,在貼現業務方面存在的風險有票據真實性風險、利用關聯企業循環貼現套取銀行資金、前手票據糾紛風險。另外,銀行對匯票業務管理薄弱和票據市場盲目發展與非理性競爭帶來的利率風險也是匯票業務的主要風險。
由此可以看出,銀行承兌匯票業務面臨的風險來自多方面,以及與它有關聯的其他業務帶來的風險,要規避就要追根溯源,查找癥結,對癥下藥。
嚴控信用額度
嚴格控制承兌申請人與承兌銀行的信用額度。從危害性而言,匯票資金占用的風險基本與流動資金貸款等業務相同,即在銀行將資金交付對方時已承擔了形成或有損失的風險。無論銀行的交易方采用貸款融資或匯票承兌等方式變相融資時,最有效的方法是對該客戶進行充分深入的貸前調查,結合該客戶的經營需要與償債能力核定信用額度。
同時,對承兌銀行的承兌額度進行嚴格管理。貼現業務的低風險來自于承兌銀行的付款承諾,但銀行信用也是分等級的,對不同信用等級的銀行所承兌的匯票貼現也須區別對待,盲目的信賴對方的承兌能力也可能影響貼現銀行的收款能力。具體做法可由專業部門對全國各家銀行的信用等級進行綜合評估,并依據評估結果確定辦理承兌匯票貼現額度。
辦理保證金質押手續
在承兌申請人將保證金存入在承兌銀行開立的保證金賬戶時,承兌銀行通過承兌協議約定可以對賬戶進行控制,達到了最高法院“移交占有”的標準。同時,在特定化標準方面,規定應根據每張匯票號碼與金額開立一個獨立賬戶,該獨立賬戶可以在同一賬戶內通過具體筆號與冊號進行區別。但在實際業務辦理中,因為客戶頻繁地交付保證金而且開立新賬戶需要相對繁瑣的手續,部分機構將保證金存放在同一賬戶內卻未區分注明獨立的筆號與冊號。此時該保證金賬戶無法向外部機關證明其特定化特征,因為該賬戶的資金始終處于多筆金錢混同且頻繁存入與支取狀態。如此辦理的保證金質押并不具備質押效力,承兌銀行對該保證金也不享有優先受償權。因此,在辦理保證金質押時應在承兌匯票協議書明確約定,并注明每張匯票繳存保證金存款具體的筆號和冊號,該筆號與冊號應與該賬戶打印出的交易流水體現的筆號與冊號相同。
有效查核票據真實性
前文中已對假冒、偽造或變造票據的危害進行了闡述。目前,農信社在貼現業務中主要依據人工識別和查詢查復交易對票據的真實性進行核查。從現場檢查情況來看,并不能有效辨別票據真偽。查詢查復單上只是說明承兌行是否開立與查詢單注明日期、金額、收款人、匯票號碼等內容相同的銀行承兌匯票,是否有他行查詢、催收、凍結、止付等信息。一旦犯罪分子掌握了承兌匯票以上信息,就能復制出讓查詢查復系統失效的票據;而人工識別只有一張《票據核查真實證明書》,證明書只有結果,并未證明票據核查的細節情況。
若是央行或銀行業同業中建立一套票據流轉系統,詳細記錄票據在銀行業內轉讓、查詢行、查詢目的、貼現行及票據現狀等信息,防范銀行同業對偽造票據或已貼現但被盜取票據進行貼現而形成損失。在銀行同業未建立更有效票據查驗系統前,筆者建議對本系統內查詢查復進行更詳細規范,尤其要明確查復行應對此前的查詢行為、查詢行進行反饋,防止一票多貼風險的發生。
在票據的識別與審核方面,應在票據要素、各個票據行為尤其是背書的規范性、有效期限等多方面嚴格把握票據的有效性。
避免卷入票據糾紛
在承兌業務中,承兌銀行的付款承諾是針對所有持票人,承兌匯票在外部流轉引發的爭議并不增加承兌銀行的責任。如前文中對前手票據糾紛的可能性和風險闡述,依據票據無因性的基本屬性,一旦貼現申請人是依法善意取得票據的,則其票據權利將不受前手瑕疵持有票據的影響。筆者建議采用如下方法防范降低該類風險:綜合客戶既往資信情況辦理貼現業務,克服盲目信賴貼現業務低風險心理誤區,從嚴審核新客戶或外部關系人臨時介紹引薦的貼現業務;嚴格依法審核貼現申請人與前手的交易合同及合同履行證明材料,確實排除貼現申請人非法取得票據的任何可能性;少辦理或不辦理經過多手交易流轉的匯票貼現業務,因為繁多的流轉當事人相應加大了該票據因基礎交易或票據轉讓而引發爭議或訴訟的可能性,最終影響貼現銀行按時實現票據權利。
職責分離 強化管理
在承兌匯票業務中,重點是要實現銀行承兌匯票的會計記錄與實物保管適當分離、銀行承兌匯票的審批與實物保管適當分離、銀行承兌匯票的稽核檢查與實務保管適當分離。
完善內控制度,嚴格按程序審批和辦理貼現業務,杜絕“先貼現再補議”的現象,杜絕自己承兌又自己貼現的行為,要求申請人提供真實的交易合同和增值稅發票確保匯票的真實貿易背景,防止滾動承兌和貼現進行長期融資。
目前,資中聯社開辦的主要票據業務包括銀行承兌匯票和票據貼現兩種,這兩種業務分別從2013年、2007年開辦,當前余額分別為15770萬元、5854萬元。作為企業的一種貨幣性實物資產,銀行承兌匯票業務潛在的風險固然客觀存在,但只要嚴格執行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從引發票據風險的根源上進行監控,重點加強對承兌和貼現兩個過程的主要風險點的控制,積極規避銀行承兌匯票流轉環節顯現的風險,將有效遏制票據業務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風險降到最低,促進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的又好又快發展,銀行承兌匯票就能夠成為一種安全的支付和融資工具。
(作者單位:四川省資中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