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鵬
黑龍江商業職業學院,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1
?
職務犯罪輕刑化的刑法研究
李鵬
黑龍江商業職業學院,黑龍江牡丹江157011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價值觀念以及生活方式都在不斷的改變,然而卻帶來了一系列的腐敗問題。因此而造成的職務犯罪問題越來越嚴重,已經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因此,預防和解決這類問題成為當前一項十分嚴峻的任務。然而,在實際中,司法部門對于職務犯罪的懲處卻顯現出輕刑化的現象,本文從職務犯罪的弊端、職務犯罪輕刑化的原因以及相對的解決方法三個方面對刑法進行研究。
關鍵詞:職務犯罪;輕刑化;刑法研究
在我國刑法中,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職務犯罪的輕刑化畸形處理,這使得職務犯罪現象越來越多。職務犯罪直接侵犯的是公職人員的職務的廉潔性,應當對其進行嚴厲打擊,而輕刑化的處罰使得罪犯得到了放縱,是對我國法律的權威性的一種損害。因此,根據職務犯罪的自身特征,樹立合理的司法理念,完善法律法規,切實做到“執法必嚴”四字方針。
一、職務犯罪輕刑化的弊端
(一)違背刑法原則和法律的公平公正性
罪責刑相適應的基本原則要求罪犯所犯的罪應當和他的犯罪行為一致,犯罪分子所獲得的刑罰應當和他所犯的罪相適應。此原則的每個環節之間緊密相關,決定著整個定罪與量刑的過程,因此它是我國刑法中十分重要的一項基本原則。只有嚴格按照此原則來處理每一件職務犯罪案件,才能夠真正的完成案件的處理,才能夠使眾人信服,并起到警醒的作用。職務犯罪的罪犯,因為其具有優勢的社會地位而受到優厚的待遇,他的行為也就更加惡劣的對社會各界產生著影響,所以,對職務犯罪的犯罪分子進行輕刑化處理嚴重違背了法律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二)損害法院裁判的權威性與穩定性
減刑制度是一項存在著危險性的制度,這是因為其違背了上述的罪責刑的相適應原則。對犯罪分子進行減刑處理,會使其所受到的懲罰遠遠小于其應有的懲罰。即使犯罪分子在獲刑后也會表現出懺悔和坦白等的態度,這也是其消退人身危險性的一種表現,但是在進行定罪和行刑時也不能完全過度的進行減刑,應該適當的對其加以考慮。眾所周知,刑法的作用之一是通過對少數人的處罰來警示其他的人,但過量的減刑使得一些潛在的犯罪分子在權衡了自己的犧牲和收益之后,利用職務犯罪用最低的成本去換取最高的收益。這樣就會出現更多的職務犯罪現象。
(三)社會風氣受到腐化,司法隊伍受到腐蝕
通過大量的新聞不難發現,我國的腐敗現象仍然十分嚴重,反腐工作依然十分艱巨。在官場上,還存在著很多的貪污受賄之人,他們濫用職權,所造成的危害非常嚴重。但是,與社會中的普通公民相比較,職務犯罪的犯罪分子常常獲得緩刑,最終以免刑結束。媒體的發展使得腐敗問題很容易的被曝光,因此腐敗問題開始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在實踐中,腐敗官員可能利用一切手段來逃避處罰,甚至為了達到目的,拖法官下水。這樣使得每個犯罪分子開始效仿,出現嚴重的不遵守法律程序的事件。這種風氣一旦形成,不僅是對社會的一種威脅,也是司法人員腐敗心理和隊伍建設的開始。
二、職務犯罪輕刑化的原因
(一)職務犯罪本身的特點
職務犯罪自身具有許多獨特的地方,這些特殊的性質,使得職務犯罪的處置方式與其他犯罪案件不一樣,造成輕刑化現象。因此,想要解決職務犯罪的輕刑化問題,必須要十分了解其本身所固有的特點。一、職務犯罪具有特定的主體,該主體就是公職人員。職務犯罪是身份犯罪,它的主體只有公職人員。但該主體也是多元性的,主要是國家機關或者國有單位中的公職人員,也有相關機關或者單位的委派人員和被相關法律規定為公職人員的人們。二、職務犯罪行為一定是與該公職人員的工作相關的,例如貪污受賄,這屬于公職人員用自己的職務方面的條件來進行犯罪,再如濫用職權等。三、職務犯罪通常侵犯的是多重客體的權益。與其他犯罪行為相比較,職務犯罪嚴重影響了國家對公職單位或者機關的管理工作,嚴重侮辱了公職人員應用的廉潔性。四、犯罪分子不斷增大自我防御的力度。職務犯罪的犯罪分子是國家公職人員,他們身份特殊,自身擁有一定的便利條件,這有效的保護了犯罪分子。五、職務犯罪行為具有隱蔽性的危害性。職務犯罪通常在單位或者部門的內部發生,社會群眾不容易發覺。也就是因為職務犯罪不會直接侵犯公民的利益,公民很難了解公職內部的犯罪行為,因此很難被揭露。
(二)法律方面的原因
雖然我國的刑法和修訂等工作進展的很順利,但在刑法的條例中還存在著很大的問題,這些問題也是得職務犯罪出現輕刑化的現象。在我國刑法中,用較高的標準進行定罪,使得犯罪分子所獲得的刑罰較低,造成十分寬泛的量刑浮動范圍和相對較大的跨度。在目前的刑法的條文規定中,犯罪分子貪污受賄的金錢額度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的犯罪案件的需要,也就是說,刑法條文對數額的限制應當進行調整,使其更加合理。此外,刑法只是對某些條件進行了原則上的規定,并沒有實際的運用,缺乏實踐性。
在司法的實踐工作中,還沒有做到對“寬嚴相濟”這一原則的真正理解,要知道,寬嚴相濟并不是要求從輕處理每一個犯罪案件,而要根據犯罪的實際情況及對社會或者他人造成的傷害來定格,真正做到該輕的輕,該嚴的必須要嚴。在對案件進行審判時,相關執法人員不能夠準確的把握所需要證據的標準或者規格,造成收集的證據不充分。此外,還存在法律監督機制等方面的問題,比如監督執行力不足、人事任免監督權問題方面以及我國的政治體系等方面的問題。
三、職務犯罪輕刑化問題的解決方法
(一)從職務犯罪自身的特點出發
由于職務犯罪自身的特殊性質,對我國公職人員的考核力度應進一步加大,錄用公職人員的過程必須十分嚴格,此外還要對每一個公職人員的廉潔性進行不定期的考核,以及對其專業技能進行定期的考察。政府機關應該進一步實現辦事透明的目標,加大人民群眾對公職人員的監督,并將人民群眾對在職人員的評價作為衡量一個公職人員綜合能力的一項重要標準。
(二)樹立正確的理念
樹立正確的司法理念要求司法能夠真正做到寬嚴相濟,也就是說在實際的司法工作中,不是對每一個犯罪案件都從輕處理,不管案件大小和其對社會或者他人造成的影響大小而一律從輕處置,這將造成許多職務犯罪案件的處理十分不合理,也使得刑法的權威性受到嚴重的挑戰。要知道,有些犯罪行為必須要嚴懲嚴罰,否則很可能使得社會風氣變得污濁不堪,也起不到對其他人的警示作用,同時也影響了法律的公正性和權威性。因此,輕刑化是有一個嚴格的分界線的,刑法的輕重一定要根據罪責刑的相適應原則加以衡量。
(三)完善立法
確保法律的完備性是預防和解決犯罪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應當做到以下幾點:第一、保證罪狀立法規模的完善,同時對職務犯罪的量刑標準進行修改和完善、對緩刑和免刑的條件嚴格執行并能夠按照法律的程序來執法。第二、嚴格按照減刑的條件對職務犯罪進行處理,盡量減少減刑的使用,另外,為了避免過多的使用減刑,假釋的比例應當進一步提高。第三、對職務犯罪的立案追訴標準進行完善,對法律法規中的犯罪類型進行擴充。
(四)加強司法的實踐性
在實踐中切實做到有法必依和執法必嚴,這應當是司法人員遵守的統一原則和態度。在司法執行中,必須做到嚴格的、無條件的執行法律法規的每一個條文,不能歪曲其本意,對職務犯罪的定罪一定要按照規定的標準來進行,不能隨意降低或提高。我國的刑法中仍然存在著很多模糊不清的制度,應加以完善。
四、總結
當前,我國刑法中尚且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其中最嚴重的問題就是職務犯罪的輕刑化處理,這既會使得犯罪不能夠得到應該受到的打擊,又使得司法的權威性受到嚴重威脅。因此,應當重職務犯罪的自身特點出發,嚴格考核每一位公職人員,并樹立正確的司法觀念,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切實做到遵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十六字方針。
[參考文獻]
[1]楊鳳寧,何斐明.職務犯罪輕刑化法律監督探討[J].中國刑事法雜志,2013(1):99-102.
[2]樊華中.職務犯罪判決輕刑化的混沌原因分析[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13,15(1):103-109.
中圖分類號:D9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20-0125-02
作者簡介:李鵬(1985-),男,山東人,本科,黑龍江商業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