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楠
長春理工大學法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
論國際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則
王楠
長春理工大學法學院,吉林長春130000
摘要:罪刑法定原則是世界各國刑法普遍確立的一項最基本原則,其在國內刑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該原則是否能成為國際刑法范疇內的基本原則仍然存在較大的爭議。隨著國際公約不斷引進罪刑法定原則,及其在國際審判司法實踐中的運用,我們可以看出確立罪刑法定原則的基本原則地位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是國際刑法的必然進路,它將會促進國際刑法的新發展。
關鍵詞:國際刑法;基本原則;罪刑法定原則;發展
罪刑法定原則在世界各國的刑法中都居于重要地位,是各國普遍確立的一項最基本原則,其在國內刑法中也具有重要的影響力,但是該原則是否能成為國際刑法范疇內的基本原則仍然存在較大的爭議。但是隨著國際公約不斷引進罪刑法定原則,及其在國際審判司法實踐中的運用,我們可以看出確立罪刑法定原則的基本原則地位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是國際刑法的必然進路,它將會促進國際刑法的新發展,所以必須肯定罪刑法定原則在國際刑法中的基礎原則地位,并且積極分析探討其在國際刑法的發展中可能面臨的問題并加以完善。
一、罪刑法定原則在國際刑法中的概況
罪刑法定思想最早起源于英國《大憲章》,是資產階級為了反對封建統治階級擅斷罪責,限制統治階級濫用刑罰權而提出的,之后因其有利于規范國家刑罰權的使用和有利于保障人權而在各國逐漸興起。罪刑法定思想第一次出現于法律條文中是在1789年的法國《人權宣言》,條文中明確規定了法律僅有權禁止對社會有害的行為,凡是未經法律所明文禁止的行為都不得被他人妨礙。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同盟國于1945年成立了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戰敗國德國和日本進行國際軍事審判,這是首次在國際范圍內探討罪刑法定原則在國際刑法范圍內的適用問題。1948年的《聯合國人權宣言》和之后的國際公約中罪刑法定原則得到了各國的認可,開始在關于國際刑法的國際公約中發揮其重要作用。1993年聯合國安理會成立了前南斯拉夫刑事法庭,1994年成立了盧旺達國際刑事法庭,2002年成立塞拉里昂特別法庭,2002年成立國際刑事法院等。這表明了罪刑法定原則在國際刑法中從無到有,逐步完善最終確立。
罪刑法定原則也稱“合法性原則”或“法制原則”,主要包括“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禁止類推、禁止溯及既往、排斥習慣法和禁止絕對不定期刑等方面的內容。在數百年的發展中,罪刑法定原則已經成為刑法中的“帝王條款”,在國內刑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世界范圍內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力作用。但是對于罪刑法定原則在國際刑法中是否是作為一項基本原則而存在,現今的法學界并沒有達成一致,所以該問題就成為國際刑法領域的一個爭議較大的問題。
二、罪刑法定原則在國際刑法中發展的問題
罪刑法定原則在國際刑法中的發展過程是緩慢而曲折的,其是經歷了從一般性的國際公約或宣言到關于國際犯罪的國際公約,最后在常設機構國際刑事法院的規約中明確予以確定的過程。罪刑法定原則在國際刑法中的地位并不像其在國內法中的地位那樣肯定、穩固,而是一直受著爭議的。爭議的焦點就是,罪刑法定原則在國際刑法中,是否是一項基本原則。
對于罪刑法定原則是否應該作為國際刑法中的一項基本原則,有的學者持否定態度,也有少數的學者持肯定態度。有的學者認為,在國際上罪刑法定原則并沒有一個清晰明了的內涵概念,在國際刑法中對于罪刑法定原則研究的大部分觀點多強調了罪刑法定的實體意義,而忽略了程序意義的考量。并且在國際刑法上對于何為基本原則的判斷標準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概念,所以將罪刑法定原則作為國際刑法的一項基本原則欠妥。而有的學者則認為,應當把罪刑法定引入到國際刑法中,把合法性原則作為國際刑法的一個基本原則;有的學者在其著作中直接把“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作為國際刑法的基本原則,這些學者都對罪刑法定原則作為國際刑法的基本原則持肯定意見。
本文認為,應當把罪刑法定原則作為國際刑法的一項基本原則來看待。國際刑法具有多重性,既具有國際法的屬性,也具有刑法的屬性,可以說是刑法在國際背景下的適用。既然國際刑法具有刑法的屬性,那就不能割裂其與國內刑法的關聯性。而罪刑法定則是世界各國廣泛認可的基本原則,在各國的刑法中都居于重要地位。所以在具有刑法內容的國際刑法中,也應該給予罪刑法定原則一個基本的定位,否則會造成國際刑法和國內刑法基本精神的沖突。而且現今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國際刑法典,習慣法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審判國際刑事犯罪依靠的還是國際條約、國際公約或者協定,甚至有時會運用國內刑法,此時就更加需要用罪刑法定的基本精神來保障“罪”、“刑”的正確適用和均衡。此外,罪刑法定原則是對人權的重要保障,這點也和國際刑法的理念相一致,由此為了貫徹和保障人權,也應該將罪刑法定原則作為國際刑法的一項基本原則加以明確定位。
三、貫徹罪刑法定原則推動國際刑法的發展
切實貫徹落實罪刑法定原則在國際刑法中基本原則的地位,有助于更科學合理、有效的懲治犯罪,也有利于保障人權,建立一個良好有序的環境發展國際刑法。而為了做
到貫徹落實罪刑法定原則,我們應該做到、做好以下幾點:
首先,從立法層次來講,需要明確規定國際刑事法院管轄的國際犯罪的一般概念。目前為止,國際刑法中對于何為國際犯罪尚無定論,法學界也眾說紛紜未有一個明確、統一的概念,這不利于司法實踐的操作。國際犯罪復雜多樣,而如果同樣的行為,各國對其行為性質的判定不同,那將嚴重影響國際刑法的公正性,也不利于人權的保護,因此應當在《國際刑事法院規約》中明確國際刑事法院所管轄的國際犯罪的概念和構成要件,將犯罪行為用法律予以明確的規定,盡量的排斥習慣法的運用,這樣才能有效的懲治國際犯罪行為,保障世界和平、保障人權。
其次,從司法實踐層面來講,需要明確國際刑事法院的管轄權。國際犯罪有幾十種之多,但是現階段《國際刑事法院規約》并沒有將管轄權貫徹落實到所有國際犯罪中。這樣會導致一些犯罪行為鉆了法律的“漏洞”,無法有力的打擊國際犯罪,因此應當明確國際刑事法院的管轄權,讓國際刑事法院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而且在司法實踐中,要將國家間的合作進一步加強?,F今犯罪行為跨國化、復雜化的現象頻頻發生,在國際刑法確定罪刑法定為基本的原則的前提下,國際刑法實現了罪、責、刑的法定化,因此各國的國內刑法便不會出現性質相互背離的差異,有助于各國合作,在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犯罪行為時,只有國家間相互合作,才能有效迅速的遏制犯罪行為。
罪刑法定原則是為了懲治犯罪、保障人權而生,這與國際刑法懲治國際犯罪、保障人權的理念是相一致的,所以應該堅持貫徹落實罪刑法定原則在國際刑法中的基本地位。
[參考文獻]
[1]王冠男.論國際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則[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12(6).
[2]陳興良.罪刑法定的當代命運[J].法學研究,2005,18(2).
[3]高銘暄,趙秉志主編.當代國際刑法的理論與實踐[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4]王新.論罪刑法定原則在國際刑法中的確認及其特性[J].江海學刊,2010.5.
[5]王君祥.論罪刑法定原則在國際刑法中的命運[J].法學家,2005(3).
[6]陳興良著.刑法的價值構造[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7]劉亞平著.國際刑法與國際犯罪[M].北京:群眾出版社,1998.
[8]張旭,徐岱.罪刑法定與國際法——兼論國際刑法的基本原則[J].法制與社會發展,1998(5).
[9][美]M.謝里夫·巴西奧尼.國際刑法導論[M].趙秉志,王文華等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10]黃芳.論罪刑法定原則與國際刑法的關系[J].法學家學刊,2002(3).
[11]陳興良.刑法的價值構造[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12]馬克昌主編.近代西方刑法學說史[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
中圖分類號:D99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20-0205-02
作者簡介:王楠(1988-),女,漢族,吉林長春人,長春理工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