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建
四川警察學院,四川 瀘州 646000
?
當前我國消防行政執法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李克建
四川警察學院,四川瀘州646000
摘要:目前我國人口居住密集,對土地的利用率越來越高,在這種高度集中的狀態下,一起極小的火災就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雖然我國近年已在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配套設施,但每年因消防行政執法工作不規范而造成的火災屢見不鮮,這使得人民群眾對我國消防行政執法工作產生了懷疑。因此,研究我國消防行政執法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與之相對應的對策,對完善消防行政執法工作、減少消防行政執法中出現的失誤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消防行政執法;問題;對策
隨著2008年新《消防法》的實施,我國目前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消防法規體系。該體系既有消防法律、消防行政法規、消防地方性法規及消防技術標準組成。[1]我國消防行政執法人員的綜合素質在“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等方針的指導下,也有了明顯的提高。特別是2010年公安消防部門組織了長達三年的“三項”建設工作,把加強消防執法規范化建設作為工作重點,以期提高消防執法水平與質量。[2]經過幾年的建設,目前消防行政執法規范化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各級消防行政執法部門能夠嚴格按照相關的消防法律法規來進行消防監督檢查,火災起數明顯下降,火災造成的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也逐年降低。在取得較好效果的同時,我們也看到,由于少數消防執法人員工作的缺失,重大火災事故時有發生,造成了較大的社會影響,需要各級消防行政執法部門引起高度的重視。
一、我國消防行政執法工作存在問題
(一)消防行政主體缺乏程序意識
行政執法程序是一個作出行政執法決定并加以實施的過程,是行政機關將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適用到具體的人或事時應遵守的步驟、方法和時限所構成的連續性過程。消防行政執法的程序復雜,其中又包含多種法律專業知識,而一些執法人員因為自身專業素養缺乏,他們在自身專業水平有限的情況下不講究執法程序而隨意處理關于消防處罰等問題。[3]如一些消防執法部門會出現執法人員不經上級部門批準就自行作出處罰決定的現象。還有一些部門執法人員根本不了解作出處罰的依據和標準,更不能向處罰對象說明火災發生后何時調查取證、何時權利告知、何時下發處罰決定書等程序的先后順序,這些現象都體現出執法人員對消防行政執法程序的生疏和忽視。這種處理方式不僅有失執法的規范化和法制化,也在一定程度上背離了“執法為民”的工作目標。
(二)消防行政執法過程中缺乏監督機制
消防行政執法的具體實施過程包括對有些消防設施的監督、檢查、審核管理、質量復查等。而在現實的操作過程中,很多執法人員則是偷工減“量”地完成工作。如有些執法人員對建筑物中存在的失火隱患由于其專業知識的缺陷而察覺不到,那么久而久之這些隱患將會擴大,甚至將來產生更嚴重的災害。還有在審核管理這一塊也存在很大的紕漏,有些審核人員在對消防設施進行查補時只是“走形式”,之后也不會對這些設施進行應有的護理工作。另外,有些企業為了省錢就減少對其老化的消防措施的護理和更換,而消防執法人員在第一次檢查完畢之后便不再復查,這兩方面的不負責就會導致失火隱患。這些現象雖然在現在很普遍,但是消防行政執法部門和公民在火災發生之前卻很少監督執法工作的具體實施狀況,任由其將工作簡化。
(三)消防行執法的自由裁量
消防行政執法行為是消防行政執法主體行使消防行政權力的外在表現形式,是消防行政權力的具體體現。[4]執法主體在實施執法行為時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可以提高其自身的工作效率,避免行為的教條主義,但是如果政府將這種自由裁量的權力擴大,沒有節制的話,就會使執法行為出現偏差。如《消防法》中的一些條款的規定是“處警告或伍佰元以下罰款”,那么對于客體的處罰就只能由執法主體的主觀判斷來進行裁定,而不是從根本上找出執法客體在行為上的細微差別來進行具體的處罰劃分。另外,消防行政執法人員在實施執法處罰時往往存在處罰力度不足的現象。一方面,我國各種關于執政刑法的法律、法規一再出臺,如《行政訴訟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等,執法主體往往會因為對法律的不熟悉而導致其對執法的復雜過程厭煩而隨便簡化執法手續,將一些必須處以輕罰處理的案件簡化為不罰。另一方面,執法主體作為社會中的一員,也有自己的生活圈,所以難免有一些親朋好友“托關系”、“走后門”,那么執法主體對于這些人就可能將重罰變為輕罰,輕罰變為不罰。如果這種現象一直持續下去的話,很多社會中存在的消防隱患將會逐漸膨脹,最終的危及范圍將會非常廣闊。
(四)公民的法律意識淡薄
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很多民眾對于消防行政執法的概念、程序等都不是很清楚,他們中的很多人在火災發生之后對于一些消防行政執法應該走的程序都不了解。如不知處罰的事實、理由、依據,不知道作為當事人有聽證的權力,還有人對于自家的消防安全隱患更不以為然,認為與消防執法人員無關,這些現象都是公民法律意識淡薄的體現。
二、加強消防行政執法工作的對策
(一)提高消防執法主體的素質
1.培養遵循執法程序意識
消防行政執法有一定的程序,所有的執法主體必須依照程序,尊重程序的公正性和法制化,切勿根據自己的主觀隨意性而隨便“跳步驟”。程序不是次要的事情,隨著政府權力持續不斷地增長,只有實現程序公正,權力才可能變得讓群眾信服。[5]所以執法主體必須要有程序意識,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執法結果的公正,讓人們信服執法結果及政府部門。《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和《消防監督檢查規定》對消防行政執法程序工作作了明確規定,它包括表明身份、回避、告知、聽取陳述和申辯、舉行聽證、時效等動向內容,它是限制隨意行政的前提,是保證相對人權力的關鍵,是公平與效率的平衡機制。[6]所以執法部門必須要求執法主體依照程序處理案件,對于一些不熟悉程序的執法主體進行額外教育,對于忽視執法程序執法員給予過錯追究,以保證執法主體在執法過程中的公平性以及執法結果的公正性,杜絕執法程序中的錯亂現象和任意簡化程序現象。
2.學習有關法律知識
目前我國關于消防行政執法方面的法律、法規已有一定的數量并且還在持續不斷的更新,所以作為執法主體要了解相關法律,隨時關注新條款的出現。執法部門可定期向執法人員開設法律教育的課程,利用課程的專業知識對其進行系統的培訓輔導,另外要適時對課程教授的內容進行過關考核測試,對于知識考核合格的人員要進一步對其在實際工作中的知識運用進行觀察,而對于知識考核不合格的人員則要進行進一步的教育,并且決不能任其處理實際案件。
3.增強服務意識
執法主體的執法權力是人民給的,他們執法的目的是為人民服務,所消防執法部門必須培養執法人員的服務意識。執法部門對在工作中以高姿態管理民眾、借職權隨意扣留群眾個人財產的執法人員給予一定的處罰,并在平時的工作中加強對執法人員的教育,向他們強調“執法為民”的理念和為“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另外,執法部門可推出專欄來表揚、公示一些執法人員親民、助民的事跡,力求培養執法人員的親民形象,扼制執法人員擺“官架子”等不良現象,使執法人員將服務意識貫徹到整個執法過程中以提高消防執法的效果和質量。
4.糾正思想偏差
一些執法人員在思想品德上有一定的偏差,那么他們即便有很好的程序意識、法律知識和服務態度,但都會因為思想品德的偏差而造成工作錯誤并損害執法人員的形象。所以執法部門對那些借職權撈取利益、辦關系案的執法人員必須加以警告和處罰。另外,執法部門在引進一些大學生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其在校的表現狀況及其老師評價對其進行嚴格考察,首先要保證其在品德上的端正,而不是單純的考察其專業知識和技能,專業知識和技能可以后天學習和鍛煉,但品德的偏差卻很難進行修正。
(二)健全行政執法的監督機制
1.強化消防執法部門內部監督
一方面,在執法過程中,執法主體過失的原因大多數是來源于其執法過程中的缺失,所以執法主體必須要緊扣執法程序中的各個環節。這就要求消防執法部門的負責人必須要加強對執法人員過錯的責任追究,對消防執法的每一個案件都要嚴格把關,對案件的起源、證據、程序、立案、結果等每一個環節都要進行復查工作。如果查出有紕漏,負責人應該深究案件執法人員的責任過錯并根據情節輕重予以處罰,如警告、通報批評、扣除獎金等來警示執法人員仔細、負責地工作,告知執法人員其工作的過程和結果都是在負責人的掌控和監督之中。另一方面,執法人員之間的互相監督也是在很大程度上會對執法人員的錯誤行為傾向進行有效的束縛。消防執法部門的負責人可以適時與執法人員進行私下談話來對一些執法人員在平時工作中的表現進行考察,這一系列措施有利于減少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的行為偏差。
2.加強消防執法部門外部監督
消防執法部門外部監督及來自群眾和媒體的監督。消防執法人員在工作中有很多和民眾接觸的機會,如對消防設施缺陷的檢查、復查、罰款等以及在火災發生后的取證、立案等執法過程都會與民眾發生聯系,而這些聯系的過程也是群從可以對執法人員進行監督的機會,民眾可以對消防執法過程中出現的貪污、簡化程序等現象進行舉報。現在的網絡技術很發達,民眾可以利用微博等新型網絡監督平臺對消防執法的過失提出建議。另外,媒體對于消防執法的過失也要敢于披露和報道。
(三)規制自由裁量權
1.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完善消防行政執法的相關法律對改進消防行政執法至關重要,消防行政執法的法律、法規是執法人員對執法對象行為判斷的依據。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之前提出法律、法規已經不適應如今的現狀,立法部門必須要與時俱進和具有超前意識,要對現行法律中的落后成分進行修正。對于消防行政執法的最基本法律文獻《消防法》必須要盡快完善好相關的配套說明,對于交代不清晰的條款要予以解釋,力求讓執法人員及民眾了解各項條款的實質,避免因條款指代不清使得執法人員有隨意裁量的空隙。
2.降低執法主體的主觀隨意性
執法主體在進行執法工作的時候必須依據法定的程序以及公正的執法原則,而不能依據其主觀隨意性就對有些執法處罰進行個人的裁定。所以執法負責人在審查案件時必須關注執法人員在執法時的理論依據,確保其是依照法定程序進行處理案件,并且其結果是依照法律規范處理并且具有公正性,而不是依據個人的專業知識和已有經驗對有些模棱兩可的處罰決定進行隨意選取。如有類似情況發生,執法負責人一定要對執法人員作出責任追究并加以處罰。
3.堅持“人人平等”原則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執法人員對于執法對象的同樣情節、同樣行為結果、同樣危害后果等應給予基本相同的處理方法,而不是因為收取不正當的財務或人情關系等而對案件處理就有所不同。在法律面前,沒有人擁有特權,執法人員的自由裁量權也不可以隨意將執法處罰的幅度、類別等進行調整。
(四)加強消防行政執法的力度
執法部門對于一些違反相關法律規定而形成火災安全隱患的集體或個人一定要加大處罰力度,避免其出現再犯現象,另外對于消防設施檢查、復查工作必須做到位,力求做到對安全隱患逐個排查。例如陜西漢中市消防支隊對于一些節假日鐵腕開展消防產品嚴治、建筑工地專項治理、易燃易爆火災隱患排查整治等來消除大量火災的發生,同比去年,火災起數下降了2.75%。由此可見,加強消防執法力度的必要性。
(五)向群眾普及“消防行政執法”理念
對于“消防行政執法”這個概念,很多民眾還不太了解,所以這些人在對消防安全設施的護理以及對消防執法人員的性質、工作內容都不是很清晰。那么這就要求政府部門的加大教育,讓民眾了解一些關于“消防行政執法”的知識并普及一些有關消防法律的知識。政府可以在社區的公告欄中張貼一些關于消防以及消防行政執法方面的知識,另外,政府可以通過開辦一些法治電視節目來推廣關于消防行政執法的知識以及可以發動媒體的力量對消防方面的現狀、問題、知識等進行宣傳。民眾掌握一些法律知識,無論在監督執法部門的工作上還是在遇到火災事故的處理上都能有所幫助。
總之,我國消防行政執法的現狀中確實普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完善消防行政執法可以緩解我國目前在有關消防工作上的不足,可以促進消防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依照執法程序辦事、端正服務態度、實現行政職能,可以使執法結果更加公正、更令民眾信服,可以使行政執法部門更加廉潔。那么這就將會緩解我國每年火災發生的起數,維護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保障緊急建設的健康發展,促進社會的和諧。
[參考文獻]
[1]梅旭.淺談消防行政執法的現狀與改善措施[J].法治與社會,2010:176.
[2]黎振.我國消防行政法學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02.
[3]楊海坤.遵守程序是實現行政執法價值目標的重要保障[J].行政法學研究,1997(1):63-69.
[4]高錦田.消防行政執法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
[5]王名揚.美國行政法[M].北京:中國出版社,1994.
[6]李香梅.關于消防行政執法若干問題的思考[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0(2):67-70.
中圖分類號:D63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9-0135-03
作者簡介:李克建(1981-),男,湖北公安人,碩士,四川警察學院治安系副教授,博士在讀,研究方向:消防管理、治安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