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曙光
江西警察學院,江西 南昌 330100
?
培育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社會治理
陳曙光
江西警察學院,江西南昌330100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會議于二零一二年十一月順利在北京召開,在此次會議上,我國為社會主義建設開創出了新的天地:首先,明確表示在二零二零年我國有望實現全方位小康社會的建設目標;其次,轉變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整體構局,即自“四位一體”過渡到“五位一體”??v觀“五位一體”這一整體構局,社會建設的影響力不可小覷,與此同時,它還是創建社會主義社會的核心保證。而社會組織又屬于社會創建與監管主體中的一部分,它極大的推動了社會治理的實施。目前,我國經濟社會實現了飛躍式的發展,以及行政制度改革的持續開展,使得發展與促進社會組織融入到社會治理,現已逐步演變為深層次社會管理變革的根本方向。
社會主義建設;社會組織;社會治理
站在現代政治學的角度分析,當政府、社會組織、企業這三類核心角色實現了有機統一,即此三者之間互相平衡制約,政府、社會組織與企業之間如同一個“鐵三角”,并不斷促使社會朝和諧穩定的方向發展,也就意味著社會逐步的走向成熟。就目前來看,在眾多要件中,社會組織屬于多樣性社會中必不可少的要件,政府優勢是集中精力辦大事,但不擅長于提供個性化的、多樣化的、多變的微觀服務,可社會組織則恰恰相反,它的微觀服務主要體現為多元性與個性化,并且較為多變。社會管理體制中的“社會協同”就包括了社會組織協同政府的互聯、互補、互動作用,“公眾參與”就包括了群眾通過社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參與社會建設。在充分理解現代社會組織體制及社會組織內涵的基礎上,我們必須充分掌握住社會組織在社會建設和管理中具有參與提供公共服務,反映利益訴求、擴大公眾參與、增強社會活力和居民凝聚力,并時刻發揮著促進社會主義社會核心發展的關鍵影響力;必須充分掌握住促進社會組織成為社會創建的一部分,促進社會和政府之間的協作走向公平、互助、平等的方向,增強社會自主管理和為社會服務的技能與水平,如今已經成為社會主義管理進一步變革的根本走向;必須充分掌握住鼎力扶持與發展社會組織,引導社會新生力量持續的迸發,由“依賴人民打天下”轉變為“依賴群眾治天下”,并且轉換黨委在此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即自“撐船”過渡為“掌舵”等各類措施,在社會創建與社會制度實現變革這一過程中,均屬于至為核心的目標,我們必須盡一切可能的譜寫出黨委“掌舵”、政府負責、各類主體一起參加的社會創建與監管的全新篇章。
這些年來,在上海指導的區縣內,為了能夠更好的解決社會沖突和矛盾,采取了一系列引入人才的機制,譬如說,大力舉薦心理方面的專家與咨詢師、招聘律師、專業性的社工等。以上一系列的措施,意味著目前在上海指導的區縣內的探討與實踐之路已產生了相應的規模。比如,上海公益社工師事務所專注于家庭專業社工服務,在外來人口服務管理、單親媽媽家庭服務、浦東國際機場動拆遷遺留問題化解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上海虹口區的為了更好的解決社會沖突與矛盾,還形成了專業性的工作室,譬如說,“梁慧英調解工作室”。該調解室積極主動的解決社會沖突和矛盾,與此同時,為了更好的解決社會沖突和矛盾,此調解室還實現了社會組織與調解工作的有機統一,即以社會組織為根本平臺,進而為社會與人民開展一系列的調解措施。在中心城區的再改造的問題上,更是積極主動、竭盡全力的解決相應的沖突與矛盾;上海閔行區九星綜合市場消費者投訴調解管理站發揮“老娘舅”作用,化解專業市場內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的矛盾,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等等,這些政府與社會組織互動參與化解矛盾的實踐經驗,得到了國家信訪局的高度肯定。其次要融入城市建設管理。就上海來說,為了更有效的維護城市公共治安,在2015年起草并頒布了相應的管理條例,即《上海市建筑玻璃幕墻管理辦法》。在此文件中,明確表示對于上海市內的玻璃幕墻項目,必須進行定時審核、維修、護理。可在上海內擁有數以萬計的玻璃幕墻方面的建筑。根據資料顯示,單單在浦東新區就已擁有五千五百左右的玻璃幕墻建筑,目前,有關玻璃幕墻方面的工程數據還有待改善,如果想要給數以萬計的各式建筑工程進行審核與調查,并開展相應的監管、維修、護理等措施,單單依賴于政府相關部門的力量是難以實施審核與調查工作的。在2012年度,本市的建交委采取政府采購服務的措施,讓該市裝修裝飾產業協會進行有關玻璃幕墻工程的資料庫創建工作,并同時實施相應的審核與調查工作。所有建筑的審核、維護、修理的基本現狀,在互聯網中的“大數據”計算機資料庫均能找到,相關部門可讓平臺做出相應的預警,達到實時監管、掌控的目的。截止到目前,此協會已有十五年的歷史,旗下的公司數目在二千左右,個人會員人數多達三千,單就幕墻施工的公司就已過百。此協會在實施城市監管工作的過程中,將他們過硬的專業水準、龐大的“企業圈”、優越的“專家庫”等優勢詮釋的淋漓盡致,還為公司與市場的融洽、全新商業機遇的發現創造了完美的契機。更值得關注的是,在服務企業同時,協會專門建立了專業的管理團隊和施工隊伍,舉辦管理人員和維修工的培訓班,還將開展幕墻材料的誠信評價、企業的誠信管理等,有效提升了社會組織自身的能力建設。
經過幾年的實踐,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越來越受到政府部門的重視,社會組織的積極作用正得以有效發揮。但總體上講,上海社會組織的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與現代城市發展和社會建設的要求還不適應,發展方向還需要明確,自身建設和發展環境還不完善,要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還需應對一系列亟待處理的困境與難題,大致有四個層面的困難:第一,難以登記注冊。目前的社會組織均實施“雙重監管”的審核登記體制,在實踐工作中通常會出現政府職能機構不積極主動承擔社會組織的工作主管部門的現象,但是對于社會組織而言,其又無法與相應的工作主管部門實施對接,由此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從而導致一系列的社會組無法贏得合法地位,同時也極大阻礙了社會組織的進一步發展;第二,難以生存發展。其核心顯示為政府采購社會組織服務的常態化體制尚未形成,首先,政府機構難以形成采購社會的意識,而社會組織積極自覺采購服務的意識也較為落后。其次,政府在采購社會組織服務的過程中,沒有配套的規章體制,以及詳細的體制化措施尚未進入;第三,難以吸引人才。大致體現為人事策略還有待改善,即民辦非企業機構(涵蓋民間社團組織)的職工在某些層面上難以和公辦事業單位的職工獲得相同的權益,譬如說,專業化技能的審核、薪酬、人事管理、社保等,均成為了制約民辦學校、民辦福利機構等社會組織進一步又好又快發展的政策性阻礙;第四,難以監管。就目前的形勢來看,我國在監督與管理社會組織的過程中,其核心分布在登記和審核這一環節。在社會組織的登記與審核贏得批準后,就會體現出政府方面的角度與管理工作的不到位,特別是在多元性、正常化、體制性的監督與管理措施尚未產生,即社會組織的審核和調查、社會監管往往流于形式,難以貫徹落實。
[1]王佳杰.創新管理視域下的社會公益組織協同發展研究[D].復旦大學碩士論文,2014.03.
[2]潘海生,章斐龍.大力培育社會組織 積極創新社會體制[J].觀察與思考,2013.01.
[3]陳世瑞,石君磊.社會力量參與信訪矛盾調處的實踐與啟示[J].上海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03.
[4]趙文婧.我國社會組織管理法治化問題研究[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08.
D630
A
2095-4379-(2016)30-0106-02
陳曙光(1963-),男,漢族,江西龍南人,本科,江西警察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社會學、犯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