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濤
河南省新鄉市公安局緯五路分局,河南 新鄉 453000
?
淺談重特大案件的現場照相
史海濤
河南省新鄉市公安局緯五路分局,河南新鄉453000
重特大案件的現場照相,是檢驗一名刑事照相人員工作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不同的案發現場對于拍攝要求千變萬化,但拍攝模式千篇一律。本文根據公安基層工作的實際情況論述了作為一名刑事照相人員成長和提高的幾點體會。
刑事照相;現場照相;具體操作;注意事項
重特大案件,主要特點是影響惡劣,社會危害性嚴重,容易引起人民群眾的恐慌情緒,很有可能造成社會不穩定。由于信息化時代具有極強的傳導性和互動性,社會輿論的壓力紛紛指向公安機關。因此,作為現場勘驗的拍攝者,對重特大案件現場不能簡單地進行拍攝,應全方位、多角度把現場全貌、每一個角落及細節毫無遺漏的表現出來。
刑事照相技術又稱刑事影像技術,就是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利用照相的方法,對案發現場和現場遺留犯罪的痕跡和物證的方位,按照辦案工作的要求和現場勘查的程序規定,把現場的狀況和痕跡物證的位置、特點等如實客觀的拍攝記錄下來。通俗的說,刑事照相就是一切案件事實的客觀載體。
刑事照相的主要任務有以下幾個方面:1.對犯罪現場進行記錄和固定;2.對痕跡物證進行固定顯現;3.拍攝檢驗鑒定材料,記錄檢驗結果,為鑒定提供條件和直觀證據;4.處理相關的影像;5.對物證進行直接檢驗鑒定。
刑事照相主要由現場照相、物證照相和辨認照相三部分組成。其中,現場照相又分為現場方位照相、現場概貌照相、現場重點部位照相和現場細目照相四類內容。現場照相的四種照相方式彼此互相聯系、互相補充、互相印證、逐步推進,從而構成了整個犯罪現場的完整形象。從拍攝的范圍來看,它們越來越小,但與犯罪的關系越來越密切。
作為一名基層照相人員,不僅要熟練掌握現場照相的各方面技巧和業務技能,而且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踏實的工作態度。在平時工作中認真對待遇到的每一起案件,當遇到重特大案件時既要保持冷寂,不能慌亂,同時又要保持一定的緊張心態,全身心地投入到現場拍攝中去。在日常工作中,我們會遇到和面對各種各樣,甚至是五花八門、千變萬化的現場情況。但在拍攝時,我們必須遵循現場照相的原則,同時我們需要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技能,讓現場照片更好地、更客觀地反應現場的本質特征。
現結合實際工作談談重特大案件現場照相中的幾點體會:
現場方位照相是以表現主體與周邊環境事物為目的的拍攝活動,也就是反映被拍攝主體位置坐標的拍攝行為。現場方位照相的拍攝對象是整個現場和周邊環境,表現案發現場方位和位置以及周圍的建筑物、街道、橋梁、車站、碼頭等外部環境。作為現場方位照相的中流砥柱,反映案發現場所在的位置以及周圍的環境的關系要始終貫穿于方位照相的拍攝過程。現場方位照相的原則是“盡量的高而遠”,但高而遠并不是指的無限高和遠。在拍攝時,首先我們要時時把握、細細觀察、用心琢磨并合理選擇拍攝位置;其次為增大景深盡量使用小光圈拍攝。在拍攝時,如果拍攝位置和被拍攝主體距離太遠,取景范圍過大,拍攝主體和主體周圍的物體在照片上反映就會過于細小,既不利于突出主體,同時也給辨別增加難度;如果距離太近,取景范圍變得狹小,主體周圍的物體反映就會受限,被拍攝主體的定位不明確,達不到原有的拍攝意圖。有時,可以使用長焦鏡頭和廣角鏡頭來彌補現場方位照相中拍攝地點選址的不足,但也不能過于依賴變焦鏡頭。長焦鏡頭,景深短,雖然能突出主體,但給精確調焦帶來一定的困難,而且畫面壓縮感強,透視效果差,有時畫面還會出現“紫邊效應”;而廣角鏡頭尤其是超廣角鏡頭,拍攝畫面近大遠小,出現夸張和變形,這是現場拍攝的大忌。拍攝點高度選擇也要適中,高度太低,拍攝主體容易被其他物體遮擋,對案發現場與周圍環境關系的反應就不夠清晰明了;高度過高,拍攝俯角變大,畫面立體感減少,同樣取景范圍增大,不利于突出拍攝主體。
拍攝現場方位的同時應注意永久性標志物的選取,比如建筑物、道路、門牌、路標、橋梁、河流、山脈等,恰當合適的永久性標志物的選取能夠更加鮮明的表現整個現場和周圍的環境。有時,方位照相會受到地理性位置的限制,比如空曠的田野。遇到這種情況,應盡量選擇案發現場周邊的制高點,尋找永久性景物作為方位照片的參照物。一般情況,重特大案件遇到這種情況上級會調用消防云梯等特殊設備協助拍攝。如果是在夜間,如非案情需要,應當選擇在天亮以后進行現場方位拍攝。
現場概貌照相的特點是全面、客觀地反映原始現場,其拍攝對象是整個現場或現場中心地帶,目的是表現案發現場的完整面貌以及現場內容部分關系,為現場分析提供依據。從拍攝范圍上講,現場概貌照相比方位照相小,但是具體表現內容包括了整個現場的全部。在拍攝過程中照相人員應先了解案情,不能憑借經驗先入為主。犯罪現場錯綜復雜,有許多事先不可預知性,工作粗心、麻痹大意很容易使現場中一些關鍵部位沒有被記錄下來,這就給案件的偵破及以后的訴訟工作帶來無法彌補的后果。
現場概貌照相還要注意拍攝的全面性和系統性。一般情況下重特大案件會有許多關聯現場,由于需要進行拍攝的內容多而且錯綜復雜,因此照相人員必須事先制定分組拍攝計劃,進行連貫有序拍攝。每個現場嚴格按照要求拍攝,之后再將各個現場串聯起來。為了方便照片的拼接并連續、系統地再現現場原始狀況,照片之間應留有一定的重復畫面,這樣就能夠更好地為分析現場提供基礎支撐。
現場概貌照相還應堅持“寧多勿少”的原則。“多”并不是說盲目亂拍,雜亂無章,而是在有限的畫面中更好地傳遞更多的現場信息,不遺漏現場任何有價值的信息。筆者的觀點是高水平的照相人員會利用最少的照片,表現最完整的現場信息。
現場重點部位照相,是以反映現場核心部位地段、現場重要客體和遺留犯罪痕跡、物證的位置與周圍事物關系為目的的照相活動。它與概貌照相都能反映案發現場內被拍攝主體與周圍環境的關系。并且在某些范圍比較狹小的室內空間里,現場概貌照相的某些部分可以代替重點部位照相。但是兩者區別還是有的,首先,概貌照相是在保持現場的原始狀態下進行的,而重點部位照相即可以在原始狀態下進行,也可隨著現場勘驗的進行為了反映某種物體的全貌需要將覆蓋物移開后再進行拍照(比如命案現場,尸體移開后需要對尸體遺留部位進行重點部位照相);其次,概貌照相反映的是現場的全貌,而重點部位照相反映的是現場的重點部位。
重點部位是反映犯罪信息的集中點,通過對現場重點部位的勘驗和分析,可以得相關的痕跡物證和其他犯罪信息。在許多案件中,它是破案和日后起訴嫌疑人的關鍵。因此,在進行重點部位拍攝時,首先要做到謹慎,避免出現因人為的因素而遺漏現場信息的情況,否則可能會因勘驗時對現場物品的翻動,造成不可逆的后果。其次,要與痕跡人員默契配合,勘驗照相同步有序進行。
通常又被稱為比例照相,是以記錄和反映現場具有檢驗、鑒定價值和證據作用的各種痕跡物證形態特征以及細小局部狀況為目的的拍攝活動。它要求照相人員認真細致,穩中求穩,熟練掌握各種配光拍攝技巧。細目照相種類繁多,拍攝方法也千差萬別,這里就不一一贅述了。
現場照相尤其是重特大案件現場照相是一項復雜、系統的工作,各個環節互相聯系,緊緊相扣。作為一名刑事照相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應不斷摸索,不斷學習;當遇到重特大案件時處事不驚,臨陣不亂,與同事默契配合,潛心一致的完成自己的工作,這才是一名優秀的刑事照相人員。
[1]管光承.現場勘查[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2]潘國光.刑事攝影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2002.
D918.4
A
2095-4379-(2016)30-0127-02
史海濤(1982-),男,漢族,河南新鄉人,河南省新鄉市公安局緯五路分局,主要從事刑事照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