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錦飛
廣西華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廣西 南寧 530011
?
證券法的調整范圍與立法體例探討
蒙錦飛
廣西華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廣西南寧530011
摘要:近年來,我國在積極進行現代化建設的背景下,加大了各項法律的完善力度,在修改《證券法》的時候,應將重點放在調整范圍以及立法體例的研究當中,這一過程中,我國應積極借鑒國外先進的《證券法》修改經驗,并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下,逐漸轉變傳統的《證券法》立法理念,促使《證券法》得以健全的同時,為我國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起到促進作用。鑒于此,本文從《證券法》結構調整的思路入手,并在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展開了證券法的立法體例探討。
關鍵詞:證券法;調整范圍;調整范圍
近年來,我國加大了法律建設力度,《證券法》的修改是不容忽視的一個環節。現階段,我國相關部門在積極修改《證券法》的過程中,應注重從結構體系的調整出發來確定調整的范圍,而這一些措施實施的出發點是加大對投資者的保護力度。在調整結構體系的過程中,應加大對監管思路調整的重視,這是因為健全的監管機制,對于加快資本流動速度具有重要意義。在此基礎上,積極加強證券法的立法體例探討,借鑒境外資本市場證券立法體例的成功經驗,為促進我國《證券法》的完善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概念轉變
2005年我國實施了《證券法》的修改,這一過程中其結構得到了明顯的完善,然而從根本上來看,這一修改并沒有將《證券法》的理念以及框架整體進行轉變,一個明顯的特征就是我國現階段的經濟社會同《證券法》當中規定的市場狀態具有較大的差距[1]。然而,要想對這一現象進行有效的扭轉,必須從轉變《證券法》的理念入手,逐漸減輕對監管機構的依賴程度,提升證券市場的市場化程度。據相關研究表明,現階段,我國的《證券法》還是分注重其“硬法”的功能,卻嚴重忽視了市場機制的重要性,因此在實施這一制度的過程中,降低了市場的創新和自治效率。現階段,必須應用全新的理念,從我國市場情況入手構建法律,應用服務型法律替代以往的行政監管法。
(二)結構調整思路
首先,完善證券發行制度。新時期,在積極進行《證券法》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可以借鑒《金融商品交易法》,在不同的流動性風險以及結算風險的基礎上,應用“第一款有價證券”來規定流動性較高的證券,而應用“第二款有價證券”來規定流動性較低的證券。前者可以應用“募集”的方式,日本法當紅應當擁有50人,“準證券”應當達到500人[1]。
其次,加大信息披露規則。在構建良好的資本市場環境的過程中,“公平、公正、公開”應當是《證券法》構建過程中的主要原則,這是因為這一資本市場環境,符合信息披露對證券監管進行取代的趨勢,因此應積極構建舉哀你去的信息披露方式和內容,并明確信息披露的責任和范圍;在進行結構調整的過程中,還應當注重對簡明性要求的增加,也就是說在加大信息披露力度的過程中,可以對美國的做法進行借鑒,在進行信息披露的過程中,應對過分專業的術語進行避免[2]。
(一)境外資本市場證券立法體例
本文在積極進行《證券法》立法體例的研究過程中,從境外的資本市場入手,對兩種主要的立法體例進行了研究。首先,以證券的調整為基礎制定專門的法律,用以對證券交易活動以及發行進行規范,這一過程中,不同的金融部門同證券立法是共同存在的;并且,對執法機構進行了依法設立,其運行過程中,獨自承擔監管證券市場的責任,由于不同的金融監管機構同這一監管部門是并存的關系,因此“多頭監管”成為資本市場運行過程中的主要格局特點[3]。通常情況下,市場格局以分業經營為特點時,是這一立法模式產生并發展起來的關鍵。應用這一證券立法體例的典型代表為美國。
其次,在運行過程中,對各種金融行業不進行區分,如保險、銀行以及證券等,但是對“金融服務”以及“金融商品”等宏觀的概念進行應用,并在同一部法律當中充分的整合多數金融業態,這就是所謂的統合金融立法;在這一立法形式當中,監管機構如果呈現出分布式或縱向式的,那么將給予摒棄,而在對監管職責進行劃定的過程中,是不再將不同種類以及類型的業務和行業作為依據的,而是構建一個執法機構,其具有橫貫性和統一性,其運行過程中,能夠從整體以及全局的角度出發,有效監管資本市場的日常運行狀況。從金融市場的發展角度來看,這一立法模式是符合混業經營這一重要的發展趨勢的,更重要的是,在應用過程中,能夠加快創新的速度。
并且,由于監管機構在統合立法當中擁有不同的分工以及不同的設置方法,第二種模式當中還存在兩個子類:一方面,一體化監管模式。這一模式在運行過程中,監管整個金融市場以及金融機構的工作,是由一個超級監管者來實施的。現階段,應用這一模式進行金融市場監管的境外國家代表為英國;另一方面,雙峰監管模式。這一監管模式在實施過程中,主要是建立在不同的監管目標基礎之上的,通常情況下,兩個監管目標存在于金融監管當中,分別為投資者保護以及金融穩定。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對商業行為監管機構以及審慎監管機構進行分別設立。現階段,應用這一模式進行金融市場監管的境外國家代表為澳大利亞。
(二)對我國資本市場統合立法的思考
現階段,我國有不少學者在日常工作中號召實施資本市場統合立法,但是實際上,我國實施這一措施的時機還不夠成熟。一方面,我國長期處于分業經營以及管理的模式下,縱向立法是我國對金融行業進行分類的主要方式,如果現階段要想實現金融服務法的制定,需要面對著大量的整合和修改法律的工作,這一技術方面的難度不容忽視;另一方面,集中式監管模式是金融統合立法的基礎,在整合監管機構職能的過程中,將導致利益爭奪現象產生于不同機構當中。然而現階段我國實施的監管格局為“一行三會”,這種現象決定我國無法快速的摒棄傳統的監管體制,而實現雙峰監管或一體化監管。由此可見,現階段,我國在積極進行《證券法》改革的過程中,不應當抱著一勞永逸的心態,而是應當逐漸從形式上以及理念上進行轉變。
綜上所述,我國是法治國家,在積極進行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根據我國現階段的發展狀況以及未來發展的趨勢,積極進行各項法律的健全具有重要意義。在積極健全《證券法》的過程中,對其調整范圍以及立法體例的研究至關重要。本文從概念以及結構的角度出發,對《證券法》調整的范圍進行了研究,并在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對《證券法》立法體例展開了探討,希望對我國《證券法》的步伐完善起到促進作用,并有效提升對投資者的保護力度。
[參考文獻]
[1]張保紅.我國證券登記結算制度的缺陷及重構——兼論<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七章的修訂[J].法商研究,2014,02:108-116.
[2]曾洋.論證券法之“證券”——以<證券法>第2條為中心[J].江海學刊,2014,02:215-222+239.
[3]周珺.公開主義與實質主義:我國證券法基本理念的選擇及其運用——以域外相關經驗為借鑒[J].政治與法律,2015,05:136-144.
中圖分類號:D922.2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24-0192-02
作者簡介:蒙錦飛(1985-),女,廣西人,本科,廣西華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研究方向:證卷法與公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