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俊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北京 100048
?
淺談我國醫藥犯罪的立法缺陷與完善
——從魏則西事件和莆田系事件說起
王守俊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北京 100048
魏則西事件暴露出我國刑法關于醫藥犯罪的立法缺陷,即對虛假醫療行為缺乏規制。虛假醫療行為實質上是醫療服務行業中的詐騙行為,它不僅侵害就醫者的財產權,還嚴重危害就醫患者的身體健康,比一般詐騙行為有更大的社會危害性。立法上應該將虛假醫療行為專門予以犯罪化,并配置高于一般詐騙罪的法定刑以打擊遏制。
醫藥犯罪;立法缺陷;完善
2016年上半年,魏則西事件著實在輿論中持續發酵了一段時間,引起了社會公眾廣泛的關注和熱烈地討論。
罹患滑膜肉瘤(一種癌癥)的西安大學生魏則西的父母通過某搜索引擎和相關報道得知某醫院能治療兒子的病。實地考查并被該院醫生明確告知他們有從美國斯坦福引進的生物免疫療法,可以治療并保10年20年沒有問題后,父母籌錢把魏則西送到該醫院治療,但前后去治療4次,花費20多萬卻沒見療效,醫生卻改口稱治好是概率事件。魏則西隨后通過朋友查詢得知,生物免疫療法因為有效率太低,早被國外醫院淘汰了,現在美國根本就沒有醫院用這種技術。2016年4月12日魏則西因滑膜肉瘤病逝。
這就是魏則西事件。
魏則西事件及隨后牽扯起的莆田系事件引起了輿論極大的關注,醫院科室外包的疏于監管、百度的唯利是圖審查不嚴,民間資本控制下的醫院或醫院科室逐利過程中的無底線,等等話題輿論討論頗多。縱觀相關討論,大多是從道德和監管的角度論事,從法律角度思考的不多。筆者認為,從法律角度看,魏則西事件以及由其牽扯起來的莆田系事件也暴露出我國刑事立法在醫藥犯罪方面的規定存在很大缺陷與不足。
魏則西事件以及隨后牽扯起來的莆田系事件,主要內容實質上涉及的是虛假醫療問題。何謂虛假醫療?學界和醫藥行業并無明確定義,綜合現實生活中的表現來看,虛假醫療主要是指醫療服務行業中的以下虛假行為:
一是虛假檢查,虛假檢查包括但不限于檢查本身的虛假,更主要是指在檢查后故意給就診者出具虛假的、錯誤的或者夸大病情的檢查結果,嚇唬和誘騙就診者花錢或者多花錢治病。以“尖銳濕疣”這種疾病為例,有些不正規醫院除了將患者所患其他疾病診斷為尖銳濕疣外,還會告訴患者這種疾病易復發,要通過各種光照、高科技手段持續跟蹤治療。實際上,尖銳濕疣在規范治療后,通常患者3至6個月不復發,即被視為痊愈,無需過度治療。①
二是虛假治療,虛假治療是采用虛假的或者明知是無效、低效的治療方法對病人的疾病進行治療。魏則西事件中治療就是典型的虛假治療行為。
三是虛假醫療宣傳,是指醫療單位或個人在各種媒體上對本單位或個人實際的名稱身份、專業人員或醫療團隊組成、醫療醫術能力水平、治療效果等進行虛假、夸大和不符合實際的宣傳。如一些民營醫院利用患者慕名專家的心理假冒專家之名做虛假宣傳。中醫泰斗、名醫團頻頻出現在某些不知名醫院的官網上。“重點婦科醫院”“不孕不育科研基地”“計劃生育定點醫院”“官方指定醫院”……,不少非法醫療機構和民營醫院在其官方網站掛出這樣的頭銜,欺騙和吸引患者。而實際上衛生部門并沒有指定的重點醫院、重點婦科醫院。②
虛假醫療者通過各種虛假醫療行為,誘騙就診者花錢“治療”,騙取就診者的錢財,實質上是醫療服務行業中的詐騙行為。但虛假醫療行為的危害性又不同于一般的詐騙行為,一般詐騙行為只是讓受害人遭受財產損失,虛假醫療過程中虛假醫療者不僅騙取了就診者的錢財,而且很多情況下會貽誤患者疾病的治療時機,導致一些本來能治好的疾病因得不到及時救治,最終無法治好,致使患者死亡或落下殘疾,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虛假醫療行為的目的是騙取就診者的錢財,但它不僅侵害了就診者的財產所有權,而且嚴重危害就診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其危害性比一般的詐騙行為更為嚴重,不適于以普通詐騙罪對虛假醫療行為進行處罰。但我國目前的刑事立法上并沒有專門針對虛假醫療行為進行刑事處罰的條款。虛假醫療屬于醫藥行業里嚴重危害社會的行為,而我國刑法規定的涉及醫藥的犯罪中并沒有能適用于虛假醫療行為的罪名。這顯示出我國刑法關于醫藥犯罪的規定在適用和打擊范圍上存在很大缺陷和漏洞。
醫藥犯罪是指醫療服務、藥品以及醫藥相關附屬器械、材料的生產、流通、使用領域里的犯罪。醫藥行業是救死扶傷的社會事業,也是國民經濟的一個行業,因其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因而是一個特殊行業,所以對于醫藥行業里的假冒偽劣和其他危害行為,包括我國在內許多國家在刑事立法上都給予特殊關照,作出專門規定。
在我國當前的刑事立法中,醫藥犯罪主要有以下兩類:一是藥品和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生產、流通領域里的假冒偽劣型犯罪,包括第一百四十一條生產、銷售假藥罪,第一百四十二條生產、銷售劣藥罪,第一百四十五條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這三個罪名針對和打擊的對象是藥品和醫用器材、醫用衛生材料生產流通領域里的假冒偽劣行為;二是醫療服務過程中的違規型犯罪,包括第二百三十五條醫療事故罪(醫務人員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員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員身體健康的行為)、第一百四十六條第一款非法行醫罪(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非法行醫,情節嚴重的行為)、第二款非法進行節育手術罪(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擅自為他人進行節育復通、假節育、終止妊娠手術,或者摘取宮內節育器,情節嚴重的行為)。這三個罪名針對和打擊的是醫療服務過程的違章違規行為。除此之外,還有幾種和醫藥關涉度不大的危害公共衛生犯罪,包括第三百三十條的妨害傳染病防治罪,第三百三十一條的傳染病菌種、毒種擴散罪,第三百三十二條的妨害國境衛生檢疫罪,第三百三十三條的非法組織賣血罪和強迫賣血罪,第三百三十四條的非法采集、供應血液、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罪和采集、供應血液、制作、供應血液制品事故罪,第三百三十七條的妨害動植物防疫、檢疫罪以及第四百零九條的傳染病防治失職罪。
由以上規定可以看出,我國現行刑法關于醫藥犯罪的規定中并沒有專門針對或者適用于虛假醫療行為的條款,虛假醫療行為在我國不是犯罪行為。刑法對這種行為不予打擊和規制。這和虛假醫療行為嚴重的社會危害性是很不相稱的。
虛假醫療行為不僅侵犯了就診者的財產權利,更嚴重危害就診患者的人身健康,具有極大的社會危害性,早已達到了犯罪的嚴重程度,理應受到刑法的規制和打擊,而我國目前的刑事立法在打擊和規制虛假醫療行為方面的規定卻是空白。這不能不說是立法的漏洞和缺陷。因此,筆者建議立法機關在適當時候啟動刑事立法程序,增設刑法條款,將虛假檢查、虛假治療、虛假醫療宣傳等虛假醫療行為規定為我國刑法中的獨立犯罪,配置高于一般詐騙罪的法定刑,予以強力規制和打擊,遏制虛假醫療行為,避免更多魏則西事件的發生,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
[ 注 釋 ]
①揭秘醫院虛假醫療 體檢必有病 而且病得很重[EB/OL].搜狐網,2016-5-26.
②揭秘醫院虛假醫療 體檢必有病 而且病得很重[EB/OL].搜狐網,2016-5-26.
[1]揭秘醫院虛假醫療 體檢必有病 而且病得很重[EB/OL].搜狐網,2016-5-26.
D924.3
A
2095-4379-(2016)33-0219-02
王守俊(1969-),男,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法學系,教師,研究方向,刑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