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景潮
廣州市白云區政法委員會,廣東 廣州 510405
?
我國涉外婚姻訴訟糾紛的法律適用探究
袁景潮
廣州市白云區政法委員會,廣東 廣州 510405
我國近年來跨國婚姻情況越來越普遍,無論是外嫁還是外娶,由于語言及文化、生活習性等各方面的差異,導致婚姻關系破裂的現象亦屢見不鮮。本文從訴訟角度出發,從婚姻效力、立案送達、子女撫養、財產處理四方面,分析涉外婚姻訴訟的各項實務性問題處理情況。
涉外婚姻;撫養權;財產分割;管轄沖突
我國在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無論是組織機構還是個人,國內與國外的各方面交往日趨頻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臨,大洋大洲之間的地理間隔不再是距離,全球已經進入“地球村”狀態,無論是我國居民前往外國旅游、工作、生活還是世界各國人民來到我國境內留學、工作,均已是非常普遍的事。在這個時代趨勢下,跨國婚姻亦是十分普及的現象。筆者長期從事傳統民事審判工作,單位所屬的轄區存在較多從事貿易、餐飲的外國人,其中以非洲及韓國籍人員較多,處理的涉外婚姻訴訟案件逾百宗,積累了一些涉外婚姻案件的處理心得,部分法律適用問題值得進行探究與分享: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實質上對涉外婚姻并未作專門的規定,而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47條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和外國人結婚適用婚姻締結地法律”。由此可見,我國對于不同國籍的當事人之間的結婚問題,采用行為地法的原則。不論是結婚的實質要件還是形式要件,均以婚姻締結地所在國家(地區)的法律作為準據法。原則上,婚姻締結這一事實只要不違法我國強制性法律規定和公序良俗,被當地國家(地區)確認有效,我國法律亦認其為有效。一般來講,在境外登記結婚的當事人,只要提供完備的法律證明文件及領事館認證及相關公證翻譯文書,我國法院在審判過程中即對此婚姻事實予以認定;特殊的情況是適用伊斯蘭教義或并不實行一夫一妻制的國家:比如說馬來西亞,傳說中該國男性可以娶四個老婆,但真實情況是只有屬于穆斯林的馬來人才允許這樣,如果該國華人要娶多妻,除了要信奉伊斯蘭教、改掉自己的華人姓名外,還要經過前一任合法妻子的書面同意等一系列手續才能再娶,審理涉及此類國家居民的離婚案件,必須嚴格要求當事人提供適用的準據法,不能想當然地進行判斷;復雜的情況是在中西亞及部分非洲國家締結的婚姻事實,許多當事人及律師事務所根本沒法提供完整、準確的準據法,在審理此類案件時,只能嚴格按照舉證責任的規則,由負有證明義務的當事人一方承擔舉證不利的后果。
對于一方起訴要求離婚,另一方當事人并不居住在我國境內的情況,必須嚴格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涉外民事或商事案件司法文書送達問題若干規定》,其中第6條規定:“……若該受送達人所在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訂有司法協助協定,可以依照司法協助協定規定的方式送達;若該受送達人所在國是《關于向國外送達民事或商事司法文書和司法外文書公約》的成員國,可以依照該公約規定的方式送達。”但由于與我國簽訂司法協助協定或者屬于公約成員國的國家實在不多,因此在審理案件時,一般采取郵寄送達的方式。郵寄送達往返一般需要數月時間,但最主要的困難還是當事人的有效地址問題,由于涉外婚姻訴訟中原告起訴時證明對方身份情況信息,多數是提供護照材料為主,但國外護照一般沒有注明當事人在戶籍國家的具體地址(許多國家并沒有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因此,只能將雙方在國外婚姻登記文件中所列明的地址視為有效地址,一旦通過該地址無法聯系對方,則送達程序陷入被動局面,最終只能采取公告送達的方式,耗時日久。
如涉案的未成年子女是我國國籍的居民,則完全可以依照我國婚姻法的規定去處理撫養權問題;問題是涉案的未成年子女若是外國國籍的情況,此種情況筆者雖然并未遇到,但按照2010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25條之規定:“父母子女人身、財產關系,適用共同經常居所地法律;沒有共同經常居所地的,適用一方當事人經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國籍國法律中有利于保護弱者權益的法律。”另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48條之規定:“扶養適用與被扶養人有最密切聯系地國家的法律。”因此,有必要首先要求主張未成年子女撫養權的當事人提供共同經常居住地法律作為準據法。
另外,對于未成年子女的撫養費及探視權問題,在撫養費的金額確認中,必須充分考慮到未成年子女日后居住地的經濟消費水平,綜合其日后的生活、教育、社保、醫療等各方面因素進行考慮,如當事人條件允許,撫養費的支付應該改變按月支付或按期支付的模式,采取一次性大額支付的方式,更能妥善保障未成年子女日后的權益。至于探視權的問題,探視子女客觀上存在時間、空間的障礙,而且目前與我國建立司法互認及協助的國家實在有限,故此問題現階段是無法從根本上進行處理,建議在庭審過程中引導雙方自行協商解決,否則有淪為“司法白條”的尷尬可能性。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47條之規定:“離婚適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如果由我國法院受理的涉外離婚訴訟,適用我國婚姻法和其他有關的政策規定;同時第144條之規定:“不動產的所有權,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另外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88條明確規定了:“我國法院受理的涉外離婚案件,離婚以及因離婚而引起的財產分割,適用我國法律。”故此,我國法院在審理涉外離婚案件中對于夫妻共同財產及共同債權債務的處理,應適用我國法律,特別是位于我國境內的不動產處置問題,但是,對當事人投資、參股的境外企業股權、他國(或境外組織)發行的有價證券等通過其他形式載體所反映出來的財產權利的處置問題,則應慎重處理,即使主張權利一方完成了充分舉證責任的情況下,必然會引起管轄沖突的問題,兼且在執行階段勢必仍有困難。造成這一原因一方面是各國根據主權原則在規定本國管轄權時,不可能在立法上排除它國與其平等的管轄權;另一方面是我國涉外民商事訴訟管轄制度規定相對簡單及滯后,并且有部分制度實際上并不利于管轄權領域的國際互認和協作所導致的。對此,我國的做法應該是盡快完善域外管轄權的立法問題,并且積極推進區域內談判,通過雙邊或多邊條約進行規制避免管轄權沖突。而對于具體個案而言,在處理此類涉及境外財產權利的問題上,建議在查明準據法的基礎上,盡量向當事人析明相關法律后果,引導雙方暫不處理此類財產權利;而是待雙方在法律上正式解除婚姻關系后,在相關財產權利載體所在國循該國司法途徑進行處理,雖然某種程度而言會增加當事人的累訴,但是更能一勞永逸地解決相關糾紛,更容易達到公平正義的實體效果。
[1]<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2001-4-28修訂.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2009-8-27修訂.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涉外民事或商事案件司法文書送達問題若干規定[Z].2006-8-10.
[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Z].1988-4-2.
D923.9
A
2095-4379-(2016)33-0224-02
袁景潮(1983-),男,漢族,廣東廣州人,法律碩士,廣州市白云區政法委員會,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