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 軍
甘肅警察職業學院,甘肅 蘭州 730046
?
關于我國民法中的“解法典化”現象研究
顏 軍
甘肅警察職業學院,甘肅 蘭州 730046
編纂民法典再一次在第十八屆四中全會決議中出現,關于民法的法典化,學術界在法典化與解法典化之間相互爭論,本文從伊爾蒂解法典化理論出發,研究了我國民法中的“解法典化”現象,其中的關鍵在于“特別法”,并進行了反思,以供參考。
民法;解法典化;特別法;現象;反思
法典化(Codification),講民法的法典化,我國現行民法體系包括《民法通則》、《婚姻法》、《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繼承法》等,所謂法典化字面意思就是將這些法律文件糅合到一起,形成有體系的法典。而其反義詞就是“反法典化、解法典化、非法典化”英文為Decondification,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拆散民法典,是在有民法典的國家,大量出現的特別法律規范使得傳統民法典體系逐步分解
(一)現象
筆者通過查閱資料,總結了部分研究資料當中關于我國民法中的“解法典化”現象,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特別法
依據伊爾蒂提出的“解法典化”理論,我國民法體系當中的民事特別法逐漸增多,如《著作權法》、《消費者保護法》、《勞動合同法》、《專利法》、《藥品管理法》等。有學者認為凡是不屬于《民法通則》且涉及到民事關系的法律應統稱為民事特別法,這種劃分是否科學暫且不論。近些年來,我國的立法工作的重心逐漸向一些特殊行業傾斜,如食品、交通、專利等,這些領域相應的民事立法,在民商事關系協調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民法體系的發展
我國自1954年開始第一次民法典編纂;1962年開始第二次民法典編纂;1978年中國開始改革開放,當然就需要相應的法律,但需不需要編纂民法典在學術界產生了爭論,但還是在1979年啟動第三次民法典編纂,至今尚未建立起民法典。從《民法通則》來看,在民事基本法安排方面原則性和制度性強,民事特別法在靈活性、具體性方面表現強,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我國政治經濟改革逐步深入,特別法的靈活性、具體性對處理民生問題有著顯而易見的效果。
3.與民法解釋學的沖突
在民法解釋學當中,民事特別法的立法依據在于民法基本原則,同時也是衡量二者是否存在矛盾的標準,所以特別法的建立需要依據基本法,不能出現沖突。而我國有部分民事特別法并未遵循這一標準,在立法方面與基本法存在沖突,甚至還無法解決特定領域的特定問題,這種情況下,特別法與基本法的關系解釋就與傳統民法解釋學產生了沖突。
(二)反思
結合上文的分析,不難看出其中的關鍵詞在于“特別法”,很多學者認為中國提前進入“解法典化”就是基于“特別法”。首先根據伊爾蒂的“解法典化”理論,國外的“特別法”是民法典之外的民事特別法,我國的《勞動合同法》、《消費者保護法》、《道交法》等是為民事特別法,而《公司法》、《票據法》、《保險法》等與國外所說的民事特別法是有差異的。原因在于我國在立法方面采取的是民商合一模式。盡管堅持民商合一,但民法典只需要規定基本的、共同的制度和規則,并不需要規定特殊的市場、關系。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民商法律規則都需要在民法典當中規定。因此公司、票據等方面對應的法律可以說屬于民法典之外的商事特別法。
教科書將民法劃分為實質民法和形式民法,前者是指民法典和商事特別法,后者是民法典,所以商事特別法與國外所言特別法存在差異。從我國的《合同法》《婚姻法》等法律來看,其形式是單行法,但卻不是特別法,而是作為民法典的一篇來起草的。在《法典化迷思:法國環境法之考察》當中環境法的發展必然經過單行法、框架法、形式性法典、實質性法典階段。從這個角度引申來看,以單行法的形式暫時存在是有跡可循的,最終《合同法》《婚姻法》等在形式上的單行法還是要在民法典編纂中成為民法典的分則。
我國民法典編纂面臨著困境,學術界就法典化和解法典化的爭論一直未停止,我國目前尚未建立民法典,是否提前進入“解法典化”有待商榷。但可以肯定的是,并不能單純的依靠伊爾蒂的“解法典化”理論來解釋我國在民事關系方面的立法現象。值得注意的是,國際上解法典化的現象并沒有出現,相反進入新世紀以來,國際上先后出現了法典化、再法典化的浪潮,如立陶宛新民法典、巴西新民法典、羅馬尼亞新民法典等等,所以我國民法是否提前進入“解法典化”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1]吳奕鋒,王博文,夏江皓.“走向中國民法典——歷史的機遇與挑戰”學術研討會綜述[J].中外法學,2014,06:1408-1421.
[2]薛軍.中國民法典編纂:觀念、愿景與思路[J].中國法學,2015,04:41-65.
D923
A
2095-4379-(2016)33-0268-01
顏軍(1964-),男,上海人,甘肅警察職業學院法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