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涌清 李克建 張為山
四川警察學院,四川 瀘州 646000
?
析我國醫院高層建筑消防安全隱患及治理對策
唐涌清李克建張為山
四川警察學院,四川瀘州646000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群眾就醫需求的不斷提高,現代化醫院建筑向著大型化、高層化發展。醫院高層建筑是存在較多消防安全隱患的公眾聚集場所,一旦發生火災事故,極易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社會影響極大,因此治理醫院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隱患顯得尤為重要。
醫院;高層建筑;消防安全隱患;治理
醫院高層建筑是指建筑高度超過24米或10層及10層以上的醫用建筑。現代醫院建筑高層化發展趨勢日益突出,各類醫院高層建筑建筑規模越來越大,功能越來越多,層次越來越高,但其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也不斷增多。醫院高層建筑在建設過程和內部裝修中不按照有關規定使用違規材料,加上醫院大量醫療設備及醫護人員、病患者自己使用的大功率電器超負荷運轉、對電器設備的違規操作、醫院人員消防意識差和醫院消防設計不規范、消防設施不完善等導致醫院消防安全存在較大的消防安全隱患。醫院是具有特殊適用對象的人員密集場所,在社會上得到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若是這些消防安全隱患處置不當,未引起足夠重視,一旦發生火災事故,不僅容易造成群死群傷和巨大財產損失,而且還會產生較大的社會負面影響,因此治理醫院高層建筑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具有重要意義。
對于醫院高層建筑而言,由于其特殊的使用性質而導致其存在諸多消防安全隱患,大大增加了火災危險性。此類建筑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易燃易爆物多,火災危險性大
一方面,醫院中存放有大量的用棉、麻、纖維、塑料以及木材等可燃材料做成的裝飾、裝修材料、棉被、床墊、沙發以及窗簾等可燃物增加了建筑物的火災荷載。一旦發生火災,這些可燃物燃燒迅速并釋放出大量的熱量,大部分可燃物還能釋放出大量含有CO、H2S、HCN等有毒氣體的煙氣,給醫院人員和救援人員的人身安全構成巨大威脅;另一方面,醫院內使用易燃易爆危險品主要有放射機房的X線機、膠片室里的膠片、手術室使用的醫用氣體、實驗室各種化學藥劑、切片時使用的二甲苯等化學溶劑、高壓氧艙、醫用棉被床墊及治療用的紅外線、頻譜等加熱器械、病理室所使用的乙醚等化學溶劑等。酒精燈、煤氣燈以及使用頻率高、用電量大、使用時間長的醫療設備成為了潛在的點火源,可燃物和點火源這二者如果使用不慎或管理措施不到位,很有可能引發火災。[1]
醫院高層建筑樓一般都建設有很多豎向井道,這些豎向通道往往貫穿整座建筑,如果防火分隔或防火處理不好,發生火災時很容易成為火勢迅速蔓延的途徑,形成“煙囪效應”。這些豎直通道產生的“煙囪效應”就會迅速使煙氣由建筑物的下層蔓延到上層,加快火勢的蔓延速度。[2]此外,火勢沿外墻窗口向上翻騰、卷曲,也可造成火勢向上蔓延。高溫煙氣、火苗也可通過門、窗、走道以及水平管道向水平方向擴散,擴大燃燒面積,助長火勢蔓延擴大。另外對于醫院高層建筑,一些醫院在裝修過程中違規使用大量可燃易燃材料,一旦發生火災,這些可燃易燃物質必將導致火災蔓延速度加快,撲救難度、火災損失增大。
(三)醫療設備多,用電負荷大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醫療條件不斷改善,大量醫療電器設備以及電視機、電冰箱、空調、電腦等在高層醫院中被普遍使用,許多先進的大型醫療設備如:核磁共振、CT、彩超、高壓氧艙等,也在不斷增加。由于高層醫院發展速度較快,造成醫院醫療電器設備數量急劇增多,導致管路、管線、線路情況復雜,部分老化嚴重未能及時檢修更換,另外在用電負荷及電源插座數量方面往往考慮不夠,造成私拉亂接電源線路、接線板連接接線板等情況,極易引起電氣線路負荷、接觸電阻過大、短路、漏電等情況發生,從而導致火災事故。[3]
(四)疏散路線復雜,通道不暢通
醫院內有醫護人員、就診人員、住院病員、陪護人員、探視人員、衛勤人員等各類人員,屬于典型的人員密集場所。當火災發生時,由于安全疏散距離長、路線復雜,而醫院病患者身體狀況差,且很多病患者不能自行疏散,需要依靠家屬及醫院醫護人員幫助疏散,導致安全疏散時間過長,尤其是垂直疏散,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疏散到安全地帶,極易在疏散過程中造成傷亡。[4]在醫院高層建筑中病人多集中于其中的某幾層樓,這些樓層人員密度大,疏散時易產生擁擠踩踏現象,不僅會給疏散帶來較大困難,還易造成人員傷亡。許多醫院內部的平面布置十分復雜,走道迂回曲折,在一般正常情況下,許多病患者及茄家屬摸不清方向,找不到出口,這樣的醫院在火災情況下,如果逃難人員對建筑環境不熟悉就更加難以疏散。
(五)走廊占用現象嚴重,缺乏有效管理
隨著我國社會醫療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人民群眾對醫療保健服務的需求增高,醫療服務項目也不斷增多。亞健康人群的增加,特別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普及,各個醫院不同科室住院患者逐年增多。醫院內西醫內、外科周轉速度慢,對需康復治療的患者一般轉至康復科、中醫科,前來醫院就醫的慢性病患者較多,需要住中醫科進行康復、保健治療。醫院床位周轉慢,造成醫院床位嚴重缺乏,患者入院后無正規床位,迫不得已在通道走廊加床位,占用通道走廊有限空間。[5]加上通道走廊床位設施簡單,無信號燈,無報警裝置,醫護人員的巡視不到位,醫院缺乏有效管理。一旦發生火災,通道走廊的床位嚴重影響疏散,極易造成擁堵,發生踐踏事故,并且床位所使用的被褥極易燃燒,很容易擴大燃燒面積,增大火勢造成重大傷亡。
脂褐素是一種棕褐色、電子密度高的具有自發熒光性的不溶性顆粒,難溶于水、不易被排除。采用光學顯微鏡進行觀測,脂褐素呈現淡黃色、深黃色及橙紅色的自發熒光[4]。脂褐素化學組成復雜,用密度梯度離心法分離研究發現脂類約占50%,蛋白質約占30%,抗水解有色物質約占20%[5],主要分布在皮膚的角質細胞、基底細胞、棘細胞、黑素細胞中。由于其難溶于水,不易水解被排出,在皮膚細胞內大量聚集從而導致皮膚泛黃。值得注意的是,脂褐素是膜結合細胞廢物,不能降解也不能從細胞排出,只能通過細胞分裂被稀釋。
(六)消防安全意識薄弱
無論是醫院的醫護人員、其他工作人員,還是前來醫院就醫的患者及其家屬等,大多數人對消防的認識都不足,缺乏消防方面的知識,未對消防安全引起足夠重視,造成了許多人為消防安全隱患。盡管公安消防部門及宣傳部門對有關消防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了宣傳,但醫院相關人員消防安全意識仍然淡薄,如醫院中用電用火不謹慎、疏忽大意亂扔煙頭等現象依舊存在。醫院中不少人在火災發生時,不知所措,不會第一時間想到報警,不會使用滅火設施,不會進行初期的滅火,導致火災進一步擴大,還影響救援和疏散工作。這不僅是因為醫院人員的心理素質弱等原因,最主要的還是由于他們消防安全意識薄弱。
(一)加強醫院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健全日常監督檢查制度
首先,消防安全主管部門應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落實“誰主管,說負責”原則,加強對醫院消防安全監督管理,提高消防安全負責人法律意識,確保其能對工作認真負責,減少或清除消防安全監督管理漏洞。[6]對醫院的易燃易爆物品嚴格分類管理,把日常監督落實到實際中。
其次,醫院所在轄區消防部門、公安局派出所要做好日常監督檢查工作。負責消防安全監督管理的工作人員應熟練掌握消防監督檢查基本業務,加大對醫高層院建筑的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力度,對違反消防安全相關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查處通報,責令其限期整改,規范完善相應消防設施配置,及時消除存在的消防安全問題,確保醫院的消防安全。
最后,消防安全管理部門應逐步推行醫院高層建筑火災自動報警聯動控制系統,確保能夠及時準確的掌握醫院消防安全動態。即解決了轄區公安部門警力不足對醫院實地監督檢查率低的問題,又能及時發現火情,快速出警、迅速滅火,避免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二)加強基礎建設,重點設置防火分隔
醫院高層建筑本身樓層高、面積大,內部醫療設備眾多,裝修材料復雜、易燃材料多,且由于其服務對象的特殊性,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相對一般的高層建筑危險性更大,所以對于醫院高層建筑基礎建設尤為重要。醫院高層建筑防火設計首先應按照城市的建設規劃合理進行醫院的總體布局及防火、消防車道、疏散通道及消防登高面的布置,重點設置防火分隔,阻隔和減緩火勢的蔓延速度,控制火災范圍。醫院的消防設計復雜,影響因素多,在實際設計過程中,只有正確理解相關的消防技術規范并加以運用,加強安全疏散和消防設施的設計,才能保證建筑的消防安全。設計人員以及建審人員均應熟練掌握消防技術規范的條文、掌握消防自動系統工程基本常識、及時了解消防學科的前沿知識,高度重視本職工作,嚴格把關,確保每棟建筑的消防設計滿足消防安全的需要。
(三)重視消防電氣防火設計,防止電氣火災發生
電氣防火是指通過電氣火災形成機理配置電氣安全防火設施,抑制電氣火源的產生,防止電氣火災事故的發生。高層醫院建筑應合理配置消防電源、更換各類違規大功率電器,對電器和設備的過載、短路進行有效的保護;在電氣裝置和線路周圍不應放置易燃、易爆和強腐蝕性物質,還應杜絕使用火源;在變電所、配電室、發電機室等電氣設備比較集中的場所配置相應的絕緣滅火器材和防火設備,并禁止煙火;對于醫院高壓電氣設備,必須采取保護接地、重復接地和保護接零等安全措施,加強電氣設備相間和相一地間絕緣,防止閃爍;醫高層院建筑應合理設置防雷裝置,還應防止靜點的產生。
醫院高層消防主管部門應熟練掌握電氣防火原理、電氣設備的設計原理、構造原理、安裝方法及安全運行的基本知識,同時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高度重視對建筑的電氣防火監督與管理,防止醫院電氣火災事故的發生。
(四)合理設置安全疏散設施,確保人員安全疏散
醫院中有的病患者行動不便,當醫院發生火災時,不僅要靠外部的撲救人員進行滅火和救援,更要醫院內部熟悉路徑的專門醫護人員有效組織自救和疏散。醫院中行動不便的患者由于人數眾多,難以通過樓梯疏散,往往只能借助電梯進行疏散,高層醫院可根據其規模設置相應的消防電梯,或對醫院常用電梯進行必要的防火安全處理,以解決火災發生時采用疏散樓梯進行疏散病患者行動不便的問題,還能加快醫院其他人員的疏散效率,保障高層醫院人員都能安全疏散。
大多數醫院高層建筑樓層高、疏散設施有限,當火災發生時,由于煙霧彌漫能見度低,加上其樓內人員身體、心理等方面原因導致行動能力遠低于常人,疏散難度較大、所需時間較長,嚴重威脅了醫院人員生命安全。為了醫院人員的安全醫院可按照相關規定在樓中層設置避難層或避難間,當火災發生時,醫院人員在不能自行疏散的情況下確能夠有安全的避難場所,爭取救援時間;同時醫院還應在其安全疏散路線相應明顯地方設置應急照明設施和安全出口相應標志,并使其保持良好的狀態,方便醫院人員在緊急情況下能夠及時快速的選擇正確的疏散路線。
(五)嚴格管理,提高醫院工作人員風險識別能力
醫院各病區在床位滿載的情況下,工作量基本接近飽和,作為緩解患者住院難的措施之一,加床成為收治住院患者的習慣做法,這不但大大增加了護士的工作量,給護理工作帶來很多安全隱患,還造成通道走廊堵塞,增加了火災危險性。當然為保障患者能夠及時得到治療,醫院加床不能避免,但是在加床的時候醫院應充分考慮醫院的實際情況,不能隨意在通道走廊加床,應設置專門的加床區域,合理控制加床數量。
(六)加強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和培訓,提升醫院人員自防自救能力
公安消防部門應做好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結合社會各單位、組織,通過媒體、電視、網絡報道高層醫院建筑發生的火災事故,總結醫院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分析火災發生原因,提高公眾消防安全意識,樹立消防安全人人有責的理念。可以在消防宣傳教育過程中,創新方法內容,吸引人們廣泛參與、關注。如在進行消防宣傳講座時,通過傳單向人們推薦消防微博、微信公眾號,通過發紅包、送小禮品等形式吸引他們積極參與并關注,逐漸讓他們意識到消防的重要性與危險性,能夠自覺參與到消防安全建設中來。[7]同時醫院應組織醫院人員開展消防安全知識學習和消防設施使用技能培訓,并定期組織消防應急演練,加強醫院人員對消防安全的認識,增強醫院人員用電用火安全意識和防火意識,提高醫院人員消防設施使用能力、自防自救能力及組織疏散能力。
[1]劉濤.試談醫院火災的危險性及防范撲救對策[J].中國減災,2010(5):38-39.
[2]楊鈞然.高層建筑火災預防策略分析[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4):31.
[3]王海嬌,王碩,王欣然,韓斌如.如何做好重癥監護室消防質量監管工作[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5(4):43-45.
[4]安慶新,趙紅兵.高層病房樓的安全疏散設計[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01(5):3-7.
[5]李小銀,覃金海,岑展芬.加床患者管理中的安全隱患與對策[J].海南醫學,2012(4).
[6]邵明.淺談如何開展消防監督檢查工作[J].科學與財富,2015(6):206.
[7]魏英博.如何利用微媒體做好消防宣傳[J].新聞研究導刊,2015(11).
TU97;D631.6
A
2095-4379-(2016)30-0225-03
唐涌清(1988-),男,漢族,四川公安人,碩士,四川警察學院治安系,教師,研究方向:消防管理、治安學;李克建(1981-),男,漢族,四川公安人,博士在讀,四川警察學院治安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消防管理、治安學;張為山(1984-),男,漢族,四川公安人,碩士,四川警察學院治安系,教師,研究方向:消防管理、治安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