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 凱
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 100000
?
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探討
龔凱
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100000
摘要:民商法關系到人民生活生產的方方面面,是與民生問題最為貼近的法律典范。連帶責任在我國民商法中扮演者極其重要的角色,雖然民商法的很多領域都有對連帶責任都有相關的規定,但是我國卻沒有一部法律是專門對連帶責任進行規定的,并且我國法律學者對于連帶責任方面的理論研究也很稀少。本文首先對民商法中的連帶責任進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探討了我國現行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所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解決相關問題的對策,以期能夠促進我國民商法律的完善。
關鍵詞:民商法;連帶責任;問題;對策
一、引言
連帶責任是中國民商法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制度,他的存在主要是為了對受害人進行補償和救濟,進一步加大了民商法法律關系中相關當事人的法律責任,從法律角度對債權人合法的權益進行有效的保障。然而不容忽視的是,連帶責任在我國民商法的法律適用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沒有達到當初連帶代責任的立法的法律目的。本文將法律中的條文規定同司法具體實踐相結合,對連帶責任在現實應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的解決對策。
二、民商法連帶責任在法律適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民商法連帶責任概述
民商法的連帶責任制度是指當事人為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時根據法律的相關規定或者當事人的事先約定,他們的共同債務需要當事人全部或者部分承擔,同時還將他們內部的債務關系引發出來的一種民事責任[1]。當一個債務存在多個責任人的時候,他們當中的每一個人都對全部債務負有清償的責任,這就是所謂的各責任人之間存在著連帶關系。
(二)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
民商法與實體法是相輔相成,互相依存的,在民商法的實施過程中應該將民商實體法中所包涵法律價值考慮在內,如果僅僅單獨的運行民商法的法律程序,那么民商法的實施也只能流于表面,起不到實際的法律效果。本人認為,如果在民商法使用過程中,實體法的規則與程序法中的規則產生矛盾時,應當首先確保實體法的實施。而我國在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五條的規定之中改變了實體法中關于共同侵權行為連帶責任的規則,用來適應程序法中關于必要訴訟規則的需要,這種做法顯然不符合實際情況。
(三)未被起訴的侵權人的責任分配
共同侵權行為在沒有到達法院的審理程序時,債權人還不能追究被起訴的侵權人的相關責任,未被起訴的侵權人的債務責也更加不會受到追究,從司法實踐方面來講,雖然債權人沒有對涉及到共同侵權案件中的全體侵權人進行全部起訴,但是法院也應該對共同侵權人的侵權范圍進行合理的劃分,不管未被起訴的侵權人還有多少,法院都不會單獨的再去追究這些侵權人的過錯以及他們是否能夠到本案進行訴訟。在共同侵權案件審理過程中,法院根據原告所列舉的證據來確定被告人是否構成侵權責任,然后再具體對侵權人給原告造成的財產損失的加以認定,而對于被起訴和未被起訴的侵權人之間的侵權責任分配卻不去追究,連帶責任得追究也只是在多個債權人發生求償權的情況下發生。
三、民商法連帶責任出現問題的解決方法
(一)在《侵權責任法》中加入必要共同訴訟
必要共同訴訟一般包含固有必要訴訟和類似必要共同訴訟兩種訴訟類型。固有必要訴訟是指在訴訟標相同時,應當讓多個當事人同時進行訴訟活動,并且法院必須對具有同一訴訟標的訴訟活動共同進行審判。也就是說,當眾多當事人之間只存在一個訴訟標,案件當事人要想行使連帶責任的訴訟權利以及旅行連帶責任的訴訟義務時,必須要求案件的所有當事人共同起訴或者應訴[2]。
(二)將連帶責任納入共同訴訟之中
為了保障案件訴訟過程中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我認為應該將共同侵權責任附加連帶責任的訴訟都納入到必要共同之中,而不是將他納入到固有的必要訴訟之中。在具體的司法案件中,連帶債務眾多責任人的中的一人就可以對所有的到期債務進行償還,因此,在案件的訴訟過程中原告方可以選擇被告方當中的一人清償所有的連帶債務。
(三)為當事人的合法要求提供制度的空間
在立法過程中,訴訟程序的設計人員應該為當事人的合理要求進行多中設計,應當從立法的層面來提供滿足這種需求的制度空間。我認為,首先立法者應該站在立法公正的角度來對訴訟的公正程度進行綜合平衡,在此基礎上盡量追求訴訟效益價值的最大化,然后再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民商法中連帶責任的訴訟程序的制度設計。其次,程序法的制度設計構建好以后,在以后的程序立法過程中,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來切實保障當事人的實體權利。最后,在以上所述的兩個過程中,也需要將實體法中的程序性規定是否符合實體法中具體的條文規定考慮在內。
四、結語
民商法中的連帶責任是一項實用性極廣的重要的制度,主要是為了補償救濟經濟糾紛案件中受害人的經濟損失。為了切實解決在民商法中連帶責任具體應用過程當中存在的現實問題,我國有必要將公共訴訟納入到《侵權責任法》當中,同時在訴訟程序的設計過程中還要將當事人合法要求考慮在內。
[參考文獻]
[1]左霞.試論合同法中的法定連帶責任[J].知識經濟,2016(05).
[2]劉廣文.民商法中的連帶責任分析探討[J].法制與社會,2012(21).
中圖分類號:D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9-0187-01
作者簡介:龔凱(1991-),男,漢族,法學學士,目前攻讀法學碩士,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主要從事保險相關的法律法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