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杰
上海大學,上?!?00444
?
《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問題和對策建議
張杰
上海大學,上海200444
《勞動合同法》制定的初衷主要在于確立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雙方的勞動關系,以及保障我國廣大勞動者的根本權益,但根據目前情況來看,《勞動合同法》并未能完全發揮其作用。本文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簡要介紹了我國目前《勞動合同法》實施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幾點行之有效的措施建議,以期能夠促進《勞動合同法》的全面實施。
勞動合同法;問題和對策;實施建議
長久以來,我國普遍存在用人單位地位優于勞動者的現象,雖然社會在不斷發展,人們的很多思想觀念也有了很大的轉變,但人們潛意識中依然認為勞動者的地位低于用人單位,此現象的長久存在導致《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在訂立勞動合同時無法真正做到“平等、公平”,對保障勞動者權益有非常大的影響。
(一)無法真正實現“平等、公平”
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相關訂立原則來看,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時,兩者之間具有相等的地位,即勞動合同的制定需要雙方共同商議,勞動者具有參與權和話語權,但根據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勞動合同的訂立均沒能遵循《勞動合同法》的平等原則,勞動合同的訂立現場通常是,用人單位將擬定好的勞動合同展示給勞動者,勞動者擁有簽訂或不簽訂的權利,卻幾乎沒有改變合同內容的權利。造成此種現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人們潛意識中一直認為用人單位的地位高于勞動者,另外,用人單位為了避免合同訂立的過多繁瑣程序,而對締約程序進行了簡化[1]。
(二)政府對《勞動合同法》的認知不夠
《勞動合同法》的實施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勞動者的權益,但在實施過程中依然會存在一些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與地方政府的執行力有關,而地方政府的執行力又與其對《勞動合同法》的基本認知有關,因此追根究底最大問題在于認知問題。由于長期以來本地區一直存在勞動力過盛,而企業單位又主要以生產為主的現象,因此地方政府認為一旦勞動合同的訂立使用人單位的利益受到損害,則有可能造成企業經濟收益降低甚至破產,無論對當地經濟發展或是對當地政績效益來說,均存在不利因素,因此地方政府不惜犧牲廣大勞動者的權益為相關用人單位大開方便之門[2]。
(一)盡量使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地位差距縮小
目前我國為了保證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利益,國家出臺了各種社會保險制度,雖然社會保險制度已經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對于勞動者來說仍然與之期望有非常的距離,目前我國勞動者依然普遍處于對失業、生病等問題的恐懼之中。為了改善這一現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不斷對勞動者進行技術培訓,使其充分具有選擇用人單位的資格;二是加強對用人單位的監督力度,使《勞動合同法》發揮其真正的作用;三是全面完善社會保險制度,使勞動者的權益進一步受到保護,免除其后顧之憂[3]。
(二)增強地方政府執行力
中央機構應積極對各地方政府開展關于《勞動合同法》的講壇,使各地方政府充分明確保障勞動者權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根本上促進地方政府執行力的提升,另外中央機構應加強勞動監察的力度,可以將企業內部突擊檢查和暗訪相結合,如此一來則能夠很大程度上避免出現地方政府維護當地用人單位的現象,而一旦發現地方政府存在不公平現象,中央機構應針對其進行嚴格審查和處理,以起到震懾他人的作用[4]。不難發現現實生活中,很少出現勞動者由于自身受到不公平待遇而與用人單位發生正面沖突的情況,主要是因為勞動者害怕失去工作,基于此,政府更應該加強勞動監察工作,使勞動者權益受到應有的保護[5]。
綜上所述,《勞動合同法》的實施主要是為了保障我國廣大勞動者的基本權益,但因為種種原因導致其未能真正發揮其作用,雖然我國政府不斷在解決目前《勞動合同法》實施過程中的各種問題,不斷在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和社會保險制度,但仍然無法阻止新的問題出現,導致全面落實《勞動合同法》工作顯得異常困難。為了更好的解決這一問題,相關單位除了進行制度完善外,也應積極引入其他國家的優秀想法和方案,使我國勞動者權益真正受到保護。
[1]王美艷.<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問題和對策建議[J].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13,01(05):23-31.
[2]陳艷.我國<勞動合同法>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業經濟,2012,03(11):126-128.
[3]閆磊.<勞動合同法>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1,23(04):269.
[4]許晉.<勞動合同法>實施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1,16(06):157.
[5]劉炯,郭占霞.<勞動合同法>實施過程中問題與對策的研究[J].價值工程,2014,02(07):147-148.
D922.52
A
2095-4379-(2016)26-0201-01
張杰(1992-),男,漢族,江蘇淮安人,上海大學,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