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玲+呂兵兵+王靜+楊海全

編者按:農產品追溯、土壤檢測分析、生產監控管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開啟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數據時代”?;诖髷祿夹g,更多精確的數據和精準的信息正在為生產者及時糾正生產過程中的偏差、監管者實現全程無縫監管提供可能。
四川蒲江:土壤指數為好品質背書
俗話說,王婆賣瓜,自賣自夸。然而,任憑王婆一張巧嘴,如今恐怕也難抵一紙大數據所作的品質背書。在四川省蒲江縣,一套利用數據采集系統和多元信息傳感器裝備技術建立的土壤大數據平臺,正使這成為可能。
在蒲江縣耕地質量服務中心,筆者見到了這套物聯網系統的“神經中樞”。“土壤溫度、濕度、pH值……甚至是空氣中PM2.5的含量,通過各大果園的數據采集設備,源源不斷地向中心匯總,形成土壤大數據。”中心負責人馬超在各大果園進行采集設備切換時,大屏幕上立馬跳出相應地塊的十余項指標。
這套土壤大數據平臺的意義究竟何在?“通過長期的數據積累,將會形成一幅土壤指數與農產品品質的關系圖,進而為農產品品質背書,真正實現優質能優價?!逼呀h農林局局長趙武斌表示,今年蒲江開始實施3年25萬畝的耕地質量提升計劃,然而由于土壤改良投入大,見效慢,尤其是市場信息不對稱,優質難優價成為農戶主動參與提升的最大阻礙。
改變施肥結構,多施有機肥是提升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板結的不二之法。然而,這其中增加的投入卻不少。蒲江縣長秋山果品協會會長徐建給筆者算了一筆賬:施用有機肥每畝地需要新增的投入包括約400元的人工成本和800元的有機肥兩項共計1200元,相應的化肥用量減少1/3,節約化肥投入約300元,這意味著每畝地需要增加約900元的投入。
“雖然投入大為增加,但僅從外觀看,普通消費者卻很難辨識果子質量。這套土壤大數據系統試圖通過科學實證的數據為好產品好價格提供信用背書,為采購商提供及早的決策指導?!瘪R超表示。
已經持續2年進行土壤改良的長秋鄉石馬村村民陳金福就嘗到了甜頭,今年他種植的晚熟柑橘“不知火”才掛果,就被預售出去了大部分,采購商正是看中了其良好的土壤數據?!叭舭疵拷锔涕偈召弮r增加1元,以4000斤的畝產估算畝增收就達4000元。”徐建說,隨著土壤數據與農產品品質關系圖的形成,真正促成優質優價,愿意投入的果農會越來越多。
山東蘭陵:用啥藥哪里來一掃就查到
12月3日,在山東省蘭陵縣的永明農資經營部,筆者看到,每瓶農藥的獨立包裝上都貼有一個具有可溯源功能的二維碼標簽?!霸圻@里經營農藥,每一瓶都要貼上這個二維碼。一掃這個二維碼,這瓶農藥,哪里生產的,怎么流通的,就都能知道。農民來買農藥,也要錄入實名信息,回去之后用在哪里,怎么使用,都要負責任。一旦出現問題,一掃就能查到?!庇烂鬓r資經營部經理李永明告訴筆者。
蘭陵縣農業局局長郭再立介紹,這個具有唯一性和權威認證的二維碼標簽,就是農藥的“身份證”。通過二維碼,蘭陵可對農藥經營實現全程動態“條碼化管理”,做到“生產有記錄、流向可追蹤、信息可查詢、質量可追溯”。
在背后支撐運轉的,是蘭陵投資30萬元建設的農藥登記備案大廳和數據庫。在這里,蘭陵對農藥登記備案工作實施二次審核、條碼監管。在臨沂市農業局進行一次備案的基礎上,對進入蘭陵市場的農藥產品重新進行審核備案,并辦理特制條形碼。這些條形碼就像“身份證”一樣,包含了經銷商信息、農藥產品信息及一組動態暗碼。沒有條形碼,一律不得銷售。
“任何農產品出了問題,通過檢測可知違規使用的藥物成分,進而找到該藥物。通過藥物上的二維碼和備案大廳的數據庫,即可獲得該農藥從生產到使用的全部信息,實現農藥經營的可追溯可管控?!痹摽h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辦公室主任張貴彬介紹。
黑龍江:鴨稻米咋長消費者這廂全知曉
“這沓快遞單300張,一天都不夠用。”坐在電腦旁正在打印快遞單的黑龍江省拜泉縣鴻翔亨利水稻產銷合作社的工作人員一邊忙碌一邊告訴筆者。電腦上訂單不斷更新,打印機不停地吱嘎作響,房屋堆滿了當天要發走的幾百件已包裝好的鴨稻米。
鴨稻米是生態有機大米的一種種植模式的簡稱,在水稻秧苗抽出第五片葉子時,選擇野性大、愛吃草、不會飛的鴨種,在出生20天左右時放到稻田里,鴨稻共棲。這些鴨子在稻田里“服役”兩個月左右,待到水稻抽穗便離開稻田。鴨稻田里很難見到排列特別整齊的水稻,因為一些小弱稻苗被鴨子踩倒,最后優勝劣汰下來的都是基因優秀、生長茁壯的水稻,產出的大米富含硒、氨基酸、雙鏈糖和鐵、鈣、鋅等元素,米粒纖細、色澤晶瑩、滑潤如油,具有原生稻米的自然清香,是天然生態、營養健康的優質綠色有機稻米。
稻米質量如何保障?鴻翔亨利水稻產銷合作社建立了一套產品質量監控可追溯系統。在有機鴨稻種植基地全部鋪設了光纖系統,對生產過程進行全程監控,實現了物聯網技術下的精準農業生產。消費者只要掃描產品上的二維碼,就可以驗證產品真偽,更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設備隨時隨地進入公司農產品生產溯源平臺,24小時監控水稻種植、生產、包裝、檢驗的全過程,甚至可以直接掌握到稻田的水溫、蟲害等各方面信息。該合作社還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設立了綠色(有機)食品體驗旗艦店,用戶可以切身體驗到產品從種植到餐桌的整個過程。張洪利介紹說:“只要我們用良心做事,把產品整個生產過程都讓消費者看得見摸得著,消費者就能更加信任我們?!?/p>
由于鴨稻米采用純綠色原始的種植方式,生產出的大米和鴨子在價格上都要高于普通產品。同樣在進行稻鴨米生產的五常市王家屯現代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副理事長項文秀給筆者算了一筆賬,鴨稻每畝成本在4600元左右,畝產大米340斤左右,每斤大米按照合作社售價為每斤60元,大米一項每畝收入大概2萬元,每畝放養的18只稻鴨市場售價大概1000元,每畝純收入大概在15000元左右,是常規水稻種植的10倍。在市場銷售方面項文秀非常自信地說:“產品質量有保證,市場銷路一點不愁,潛力巨大?!蓖跫彝同F代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積極利用“互聯網+”的營銷手段,在電子商務平臺上銷售鴨稻米;同時,合作社拓寬專業營銷渠道,組建了專業營銷團隊,以團體訂購、專營直銷、稻田認領等方式,積極開發北京、上海、深圳等高端市場。
運用“互聯網+”的營銷方式,利用物聯網消除消費者的信任危機,建立了從生產到銷售,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的閉合產業鏈,縮短了中間流通環節,降低了產品成本,保證了產品安全?!拔覀儗l展綠色有機食品作為五常市發展現代生態農業的重要途徑,以綠色食品產業的發展來發展農業、繁榮農村、富裕農民?!蔽宄J芯G色食品辦公室副主任李曉冬說。